第157章 离南国怀感
大吴正统四十九年、大昭神武二年的新春,丁岁安是在云州过的。
年后,正月十八,昭帝禅位,监国摄政太子伊劲哉继承大统,改元兴始。
神武年号一年而终。
吴国使团顺道参加了新帝登基大典。
伊劲哉正式登基后,两国和谈迅速推进。
战俘归国、吴国赔银,皆已议定。
但两国却在名分问题上拉锯了大半个月。
南昭改王称帝已成既定事实,最终商议结果,吴昭两国由原来父子之国,改称兄弟之国。
吴国为兄,南昭为弟.
论起已年过八旬的吴国皇帝,南昭称弟,真算不上吃亏。
至于赔银,首年五百万,往后每年百万。
当然,两国说法不一样,吴国称其为‘赐岁’,南昭称其为‘赔款’。
总之,耗时数月后,终于达成了一个双方都小有微词、却都能勉强接受的和约。
二月初九,春雨靡靡。
使团北归在即,新帝在皇城大庆阁设宴饯行。
陪同的有南昭重臣、青年才俊.
酉时初,时近黄昏。
丁岁安一行抵达大庆阁
南昭重臣关注的重点自然是李秋时、云虚等人,丁岁安一个小卡拉米无人在意。
他倒乐意清闲,随意在大庆阁内转了转。
大庆阁建于高台之上,视野极佳,可见城外绵绵雨幕中,青山新翠、草色烟光。
转过一个转角,忽见栏杆旁,一道窈窕身影伫立。
一身大红金线绣凤纹样广袖宫装,头戴繁复华贵九翚四凤冠,凭栏远眺,更添几分高不可攀的疏离清淡。
“阿嘟~”
丁岁安主动上前打招呼。
两人自打年前分别,已经一个多月没见了。
伊奕懿却并未回头,依旧望着远山,声音平直清冷,如同玉珠落盘,毫无温度,“都头,还是称公主吧。”
伊劲哉称帝,她如今确实是正儿八经的公主。
“.”
春雨细密,敲打着大庆阁的飞檐,发出沙沙声响。
微风拂过,凤冠珠翠垂下细细的金流苏,在她光洁的额前微微晃动。
下颌微扬,自持清傲。
确实很有公主的威凛仪态了
“见过公主。”
丁岁安原本热络的口吻也淡了下来。
“听说,都头明日便要动身归国了?”
伊奕懿口吻不疾不徐,听不出有什么特别情绪,像是一场无关紧要的客套,丁岁安背手,随她一道眺望青山,“嗯,明日便走。”
“呵呵~”伊奕懿极为官方化的淡淡一笑,“我南国景致如何?”
“好,南国风物,天下秀丽。”丁岁安的回答,同样很官方。
“呵呵,此去千里,兴许此生再难来我大昭,都头可有心愿未了?”
“有。”
“何心愿?”
“想带走一个人”
“谁?”
“一名小娘。”
“小娘?”
她问的依旧轻描淡写,但若细听,能察觉那尾音里一丝极细微的凝滞。
“对,当初和我一同翻山跋涉的小娘。”
“.”
凝霜眸子中终于有了点变化,伊奕懿沉默许久,终于肯微微侧过头,与他浅浅对视着,以一种极轻、仿佛叹息般的语调道:“那都头,为何不能为那名小娘留下呢?”
“天中,有挂牵。”
伊奕懿闻言,霜眸中泛起的那丝涟漪渐渐平静,重新转回头看向迷蒙山水,“都头有牵挂。想必,那名小娘在云州亦有挂牵.”
“是啊。”
丁岁安声音不觉间也轻了下来,“各有牵挂,身不由己。”
像是一句总结,也像是一句告别。
伊奕懿睫毛轻轻颤动了一下,旋即恢复平静。她努力扬起唇角,营造出一个符合公主身份的、得体而略显淡漠的微笑,“那便祝都头,一路顺风。”
话音刚落,却听一阵杂沓脚步声,由远及近。
“刚才我看到他了!往这边来了!”
“同窗们,这回说啥不能再让他逃了!”
“对!虽然睿王谋逆,但当初那吴人在石料厂当众羞辱兑古,便是羞辱我南昭万万男儿,他们武人不敢找回场子,自然由我士子来!”
“.”
约莫七八名书生打扮的年轻人拨开廊下帷布,齐齐一怔。
他们要找的丁岁安果然‘藏’在此处,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大昭高岭之、陛下唯一血脉、素来低调的昭宁公主竟与此贼并肩栏前。
为首的谢无暇、孙蕴心中登时生出一股极为强烈的酸涩挫败感。
外间有传闻,昭宁和吴国都头丁岁安有私他们原本是不信的,但上回去大胜县,亲眼见他在公主卧房内捉老鼠。
这回,又是两人躲在此处并肩欣赏风景。
吴贼!
不但伤我大昭武士,还果真要采我大昭之么!
和你拼了!
正在此时,却听阁内内侍尖利喊声,“陛下至~”
“恭迎陛下~”
大庆阁内,一片齐声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