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皇帝的內帑可不是只供自己开销的,武官的奖金,军队的赏赐,皇帝的內帑也是要出钱的。
这算是皇帝对於军队控制的一种手段。
换而言之,皇帝的內帑是具有公职功能的。
真要算私人开销,他可用的钱恐怕都不够冯保家產的一半。
而且最重要的是朱翊钧对於白银的购买力是有明確认知的。
这可不是什么穿越小说里面的故事情节,隨便抄一家贪官就是百万白银起步。
那是扯淡。
后世所谓的三年清知县,十万雪银是清末的话语,根本不適用於明朝。
在明朝贪污个几千两就很了不得了。
可以夺职充军发配一条龙了。
贪污上万白银的官员已经算上巨贪了。
基本上可以杀头了。
这绝不是开玩笑,譬如很多人以为富庶至极的藩王,万历年间闹出真假楚王案几近让楚藩国除。
楚王恐惧,变卖家產贿赂万历皇帝,请求其网开一面,其所贿赂金额也不过二万两银子。
或许有人以为这是楚王要钱不要命,故意装穷。
但实际上万历这財迷是真的动了抄家楚王的心思,因为当时有人举报楚王,其人是开国功臣王弼的后代,王弼长女嫁给了楚王,他言祖上家產尽被楚王吃了绝户,其中家產包括庄田86处,金六万多,白银二百五十万余,珠宝不可计数,说这都是太祖皇帝赏赐给先祖的。
其人还言庄田之利自永乐到万历,能有八百万白银,他愿意全部献给皇帝。
朱元璋赏赐功臣有没有这么大方,朱翊钧不知道。
但是举报的这人明显是衝著要楚王命去的。
万历皇帝是真的信了。
他是真的爱財如命。
他也真的派人去查了楚王的家產。
查了足足一年时间。
最终得出结论,楚王各种財產加一起也不过十几万,两万白银的確是他能拿出来的最大现金流。
可为了这点钱就把楚王抄家,实在是太难看了。
万历皇帝拉不下这个脸面。
楚王这才保住了一条命。
楚藩积累財富二百年也不过十几万白银,这可是大藩国。
冯保上位才几年,其財產便已经数倍於楚藩。
朱翊钧怎么能不心惊,怎么能不怒?
他前世对於古代的贪官家產也研究过,其中和珅的家產尤其记忆犹新。
“嘉庆查抄和珅家產,最终查到其名下有房屋四千间,田產十六万亩。”
“然而四千间房子,田亩十六万折合白银也不过四十万白银。”
“明朝白银购买力比乾隆年间只强不弱,冯保一人的白银便比和珅几十年积累的不动產还要多。”
当然,和珅的主要財產不是这些不动產,而是那些现银以及古玩字画。
其中白银就有几百万两,古玩字画珍珠翡翠也有几百万两。
可和珅是何许人也?
人家靠著大清独有的议罪银制度合法贪了多少年才积累这些?
冯保呢?
其人也不过上位八年。
八年!
便有百万家资!!!
算上通货膨胀,冯保贪污的总数可达和珅全部家產的七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不等。
就算不拿和珅作为对比,其人比之雍正朝的大將军年羹尧的財產(159万两)也是有过无而无不及。
比之乾隆第一贪污巡抚王亶望的財產(三百万两)也差不了多少了。
想到这里,朱翊钧余怒再次燃起,冷冷道:“传旨,將冯保、徐爵这等忘恩负义、蠹国害民之贼的家小,发配辽东,永不赦还!”
孙德秀连忙躬身称是。
“还有东厂。”朱翊钧目光转向陈矩,语气严厉,“给朕好好整顿,现在就开始整顿,將那些市井无赖、地痞流氓之徒,凡是混进来的,一律给朕清退出去!往后用人,多从军中选拔,神枢营、五军营、各地卫所,皆可遴选忠勇可靠之士,或是寻访那些忠实可靠的老兵。”
“拥有功名者也可报名,不管是武举人、武秀才,还是文举人、文秀才,皆可招录。”
“参照武举、科举之法,设立考校门槛,严格录用,寧缺毋滥!”
“你下去之后,擬定一份详细章程,写明选拔、考核、升迁之制,儘快呈报给朕看!”陈矩被皇帝这番雷霆手段慑住,只觉冷汗涔涔,连声称是,不敢有丝毫怠慢。
朱翊钧又深吸了一口气,挥手让陈矩退下,这才继续迈步前行。
他脑中的思绪开始翻腾不休,胡思乱想。
“冯保贪墨至此,其他人呢?”
“孙德秀.....他又有多少家底?”
“各地太监每年又贪了多少?”
还有朝廷的大臣,他们呢?
还有张居......
想到张居正,朱翊钧那纷乱的思绪却猛地一滯,隨即又缓缓平復下来。
他不禁自嘲地笑了笑,不再去凭空猜忌。
..........
注1:总督东厂太监张鯨等题:会同锦衣卫都督同知刘守有等,抄没犯人冯保並其弟侄冯佑等,及张大受、徐爵等家財——金银、睛碌(宝石)、珠石、帽顶、玉带、书画等件,並新旧钱、各色蟒衣、紵丝、绸绢无算。日逐具奏,运进御前。所有各犯衣服、米盐、床柜、桌椅、铜铁锡磁器皿等件,奉有钦定,各该衙门交收。报闻。——《明实录》
注2:保金银百余万,珠宝瑰异称是。——《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三宦官二》
注3:御史毛在弹劾:锦衣卫掌卫事都督同知刘守有与同僚李延禄、指挥张照、郭尚文、千户庞清、冯昕、焦兰等人朋比为奸。先前奉旨命刘守有查封徐爵、冯保、张大受、周海等人的房產时,刘守有等人监守自盗,仅上报十分之一二的財物,而对房屋田產等大宗资產则公然隱瞒。案犯家属又贿赂张照等人从中疏通,此等结党欺君之行,如何自辩?——《明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