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取经众等入灵山,雷音宝刹拜世尊
出了天竺都,过了铜台府,又跨地灵县,再上大陆,便近了西方佛地。
这灵山脚下地界,果与他处不一样。
道路两旁不少见甚么琪瑶草、古柏苍松。
只说取经众等所过地方,各处家家向善户户斋僧,每逢山下人修行,还能得见林间客诵经。
端的是一片祥和繁盛之景。
那唐僧虽然是肉眼凡胎,远观不到那灵山圣地,但却也察觉出此地不同,复看向大徒弟行者。
“悟空啊,我看此处果是不凡,果是人间乐土,前方可是近了灵山圣地?”
唐僧路上,也没有少询问过悟空。
只不过悟空从来不说,只说是快到了快到了,且继续往前走便是。
而这次,悟空却笑道:“确实如此,只看吾等脚力,若是快些,一二日便能到。若是慢些,也不过三五天时间。”
此话一出,只说那唐僧感慨万千,竟是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三个徒弟见状,也能理解这唐僧。
毕竟唐僧不过肉眼凡胎,能走到今日着实不易,也该让唐僧松口气了。
只说良久之后,那唐僧的哭声方住,看着安慰他的三个徒弟,有些不好意思。
“为师失态,为师失态。”唐僧连忙道。
悟空笑道:“灵山圣地在眼前,师傅届时上了灵山,万万不可做这般姿态了。”
“为师省的,只是一时感慨,故此有刚刚那般姿态。”
如今的唐僧,自是有道高僧,言谈心性,比之刚刚踏上西行路之时,不知晓强了多少倍。
只说是还没有修行命功神通,但凡入了正道,降服五心用不了多长时间。
八戒不解道:“这有甚感慨的,一路走来也不过十余年罢了。”
唐僧闻言,只是笑道:“八戒,你等和悟空、沙僧,俱是活了千百年的神仙人物,为师不过是凡俗僧人,至今也刚过不惑之年。”
“一路行来,十余载寒暑,为师常常担忧,若是半路身死,取不得真经,有负菩萨和陛下所托该当如何?”
“尤其是那当初在镇海寺的时候,为师病的厉害,是真觉得活不过三五日了,就要写下遗嘱,教你等继续取经,好寻一个正果,算是给你等也有一个交代。”
“好在,这一路行来,还算是安稳。”
见唐僧这般说,悟空笑道:“师傅你有所不知,你这袈裟锡杖,俱是不凡,只说手持锡杖,身着袈裟,百病不侵,万灾不堕,阎王老子可不敢收你。”
“便是不着袈裟,不持锡杖,师傅你当初也吃了草还丹,有寿数四万七千载,乃是个人仙哩,更不会病死。”
闻言,唐僧询问道:“百病不侵,那为师当初为何还会生那一场大病?”
八戒和沙僧闻言,也十分好奇。
悟空笑道:“当初不好明说,今日便告知师傅,你前世乃是灵山一大法师,转世人间历劫。”
“此般生病,盖因你浪费灵山一粒米,故此当有今世三日大病,此乃累生累世的因果也。”
“原来是这般,不曾想,我这般凡僧,竟然也有这般来历。”
唐僧忍不住感慨。
悟空笑了笑,道:“真个寻常人,怎能捞到取经的好事?”
“这取经,乃天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
“俺老孙乃是太易天大德初始门下,又是天生的神圣。”
“八戒乃东方上帝的门下,实乃大罗天正统。”
“沙僧更是被天尊点化,这才升仙做了卷帘大将,乃一等一的好职位。”
“也就小白龙的来历差了些,故此作一个马,成一个背负取经人的功果。”
悟空这般言说,忽然叫唐僧心中郁郁。
这生来平凡者,莫非就和福缘善庆无关吗?
悟空自是看出来唐僧在想什么,笑道:“师傅,且说这一路行来,我等吃了不少人家的斋饭,日后你若是成佛,当得如何?”
“自是照拂,有恩当偿,此非天经地义?”
唐僧理所当然说完,忽然间就反应了过来。
这天大的好事,普通人难以摸得着,但只消说那人家向善,总有累生累世的福报。
“正是此理,这般天大的福缘善庆,在我等身上才是个福缘善庆,换成其他人,怕是早死在半道儿上了。”
悟空回想起来当初的那阴阳二气瓶之苦。
若非是得了伯阳先生的福佑,怎能活下来?
没有人帮你承担着,这天大海深的福缘善庆,早就把人给压死了。
取经众等交谈间,脚下不歇,马力不停,且向着那西方而去。
两三日时间眨眼得过,那只说转过一地,唐僧远远望见一道观楼阁。
只说那道观,数层杰阁,高有百尺。窗轩吞宇宙,栋宇接云屏。端的是真堂谈道地,灵宫宝阙阁。
“不曾想,这般佛家圣地,也有一道家好去处,真乃三教原本是一家矣。”
唐僧听闻悟空这般言说,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三教原本是一家,那是对太易天老祖这般人物而言。
且说无极大德之下,就算不是个打生打死,也相看两厌。
“我说师傅,灵山到了,你怎个还不下马?”悟空看向唐僧。
唐僧一愣,慌得下马之后,这才询问道:“悟空呵,可不要唬为师,为师怎不曾得见那灵山所在?”
悟空闻言,解释道:“灵山乃圣地也,怎在凡间可见?”
“师傅可看见那道观否?那便是玉真观,乃灵山脚下的圣地。”
“想要入得灵山,就须得从玉真观穿行而过,如此方能得见。”
“在那玉真观中,有一位金顶大仙也。”
“我等想要上灵山,须得拜会这位大仙。”
听闻悟空所说,那唐僧便连忙双手合十:“如此,我等这就前往拜会。”
只说取经等众靠近那道观,只见一道童从观中走出,向着唐僧等人施礼拜见。
“敢问长老,可是自东土大唐而来,去往灵山圣地拜佛的取经人吗?”
那道童声音稚嫩的高喊。
唐僧闻言:“正是小僧,正是小僧。”
正在唐僧说话间,倏然见一大仙,手摇拂尘,自那观中走出。
“圣僧,久候多时矣。”那大仙起手一礼笑道。
唐僧旁边,悟空介绍道:“师傅,这便是金顶大仙。”
闻言,唐僧连忙还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