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金顶大仙连忙道:“圣僧无需多礼,早在十余年前,那海上菩萨曾让我候取经人,只说二三年将至,不曾想竟走了这么长时间,还请圣僧随我速速入观。”
“只说沐浴斋戒之后,再登山拜佛。”
那唐僧闻言,更是连连拜谢,合掌道:“有劳大仙盛意,弟子感激不尽!”
旋即,取经四众牵马挑担,遂大仙入的观里。
大仙则是命关内众等人,俱是一一出来拜见唐僧等人,旋即让小童看茶摆斋。
只说吃饱喝足之后,便是沐浴一番,诸般礼节准备齐备,明日好登灵山。
……
翌日清晨,取经众等收拾齐备,而后在玉真观大堂再见金顶大仙,众等再次行礼感谢。
那大小随笑道:“圣僧不必如此,此番得见圣僧,亦是大幸。”
唐僧此时则开口辞别道:“有劳大仙款待,灵山便在眼前,弟子却不敢耽搁,只求连忙登山,入得圣地。”
那金顶大仙闻言,遂起身道:“如此,我送圣僧、大圣等,入灵山拜佛。”
行者闻言,笑着道:“不劳真人,我自是识得路。”
大仙摇了摇头,笑着道:“大圣云里来雾里去,怎知这山路该如何走?无需多言,我且送便是。”
见状,悟空也不再多说,旋即随着金顶大仙,自那玉真观后门而出,踏足圣地。
只说那远远望去,有祥光五色,瑞霭千重,正是那灵山圣地,在外则是见不得哩。
那圣地之中,有一高峰,放大光明相,正是那灵鹫高峰,佛祖之圣境。
那金顶大仙指着那灵鹫峰,与唐僧介绍一番。
唐僧闻言,隔着遥遥山,便开始行跪拜礼。
那金顶大仙又指了指一条道路,言道:“沿着此路而去,一路不停,走到尽头,便是灵鹫高峰。”
得知前路之后,唐僧再拜大仙。
旋即众等这才踏上大道,一路而走。
只说半晌之后,众等又停了下来。
乃因前路被一道活水所拦。
那活水滚浪飞流,约有八九里宽阔,只有一条光溜溜的独木横亘在此,以做个桥梁。
“这……这该如何得过?无有舟船,那独木光溜难立,怎个走过?”
唐僧不知该如何是好,只是看向一旁的悟空。
悟空指了指旁边那凌云渡的牌子,却道:“这独木可走,且从此过来,如此方能脱变,成就正果哩。”
唐僧闻言,有些犯难。
那八戒和沙僧对视一眼,且八戒道:“吾等驾驭云雾先过,师傅且慢行。”
悟空挑眉叱咄:“你这呆子,此地哪有你驾驭云雾的份儿?”
“百尺竿头最后一步,若是使了歪法儿,可就成不得正果哩。”
唐僧深吸一口气,却道:“我若淹死,汝等且继续拜佛,将经文带回东土大唐。”
言罢,便看那唐僧要登那独木。
倏然间,便听到远远有人声响起,道:“圣僧、大圣,莫急莫慌。”
只说一个小船儿远远渡来,船上有一老人才撑着竿。
悟空一眼望去,便看出来了那老人的身份,此接引佛祖也,又称南无宝幢光王佛。
“还好有渡船,如此可至灵山矣。”唐僧脸上浮现出喜意。
悟空笑道:“八戒、沙僧、小白龙,汝等是走这独木而去,还是坐船?”
八戒沙僧闻言,俱是开口:“既是有船,自当坐船,这灵山圣水,不知有何等威能,若是落进去,可不一定能保性命。”
悟空只做个提点,见众人这般说,自无多言。
片刻之后,那小船靠岸,四人一马俱是上船。
只说这船也神奇,乃是个无底船,仿佛直接踩在了水面上,却不跌落下去。
“出发咯!”
那老人喊了一声号子,而后渡取经众等过河。
只说小船臻至彼岸,取经众等刚刚上岸,那唐僧便看到岸边有一死尸。
“这……这灵山福地,竟真有人淹死。”
悟空闻言,摇了摇头道:“师傅莫不觉得眼熟,那乃是你啊。”
八戒和沙僧也认出来了:“师傅已经褪去凡胎也。”
那撑船的则笑着道:“恭贺圣僧,脱离凡俗,真可谓今朝行满方成佛,洗净当年六六尘也。”
言罢,便见这摆渡老人和小船,俱是消失不见。
唐僧一惊,而后连忙询问悟空:“徒弟啊,那老人,不知乃是哪位?”
“此接引佛祖也,乃助师傅成一个完满之功。”悟空笑道。
唐僧恍惚,这就完满了?
片刻后,唐僧回神,向着悟空三人躬身拜谢:“此番一路行来,有劳你等护持。尤其是悟空,为师心中愧疚难耐。”
悟空摆了摆手:“两不相谢,彼此扶持罢了,且不消多言,上灵山拜佛去吧。”
“善!”唐僧双手合十。
旋即,众等再上路。
只说悟空在前方开道,唐僧紧随其后,八戒牵马,沙僧殿后,众等齐心,一个个身轻体快,步上灵山。
远望那灵山山顶,有雷音古刹矗立,顶摩霄汉中,根接须弥脉,天王殿上放霞光,护法堂前喷紫焰,果不愧是佛家圣地。
未曾入得雷音寺,只说殿外有众等比丘僧尼等诵经作课,俱是人间往生而来的大法师。
唐僧得见诸般法师,习惯性的施礼拜见,却惊得那众等比丘僧、比丘尼连忙躲避,不敢受礼。
“师傅务虚拜了,这雷音宝刹上,唯有世尊佛老能受你礼节,且入雷音寺吧。”悟空拍了拍唐僧。
唐僧闻言,四人一马踏入那雷音宝刹。
……
只说雷音宝刹中,大雄宝殿内。
莲台之上,如来佛老自是得见那取经众等入寺,遂开金口,聚八大菩萨、四大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众等尽皆两行排列,而后才唤那取经等众,入了大雄宝殿。
至此,取经众等入了大雄宝殿。
即见诸般智慧圆光高悬,恍若诸般大日辉煌,这般祥瑞异象,遍布古老大殿之内。
取经四人组见状,连带着白龙马一同,尽皆叩行大礼,诸般礼节繁杂无比。
折腾一圈之后,唐僧最后跪在如来莲座之下,双手敬奉通关文牒:“弟子玄奘,奉大唐皇帝令,远诣宝山,拜求佛音,以福泽众生。”
“万望我佛垂恩,早赐真经,弟子稽首稽首,再稽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