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真阴归正会灵元,净土真如在眼前
“不消说了,必是哪方妖邪,窃走宝贝,且叫俺老孙走上一遭。”
悟空言罢,便看向八戒沙僧,道:“二位师弟,万万保护好师傅。”
“哥只管放心!”
老猪和沙僧现在就指望悟空,自是不提。
……
祥云滚滚过,金光浩荡开。
只说悟空驾起煌煌圣人相,这才莅临那豹头山。
“洞中大小妖精,速速出来受缚!”
祥云之上,悟空施展神通,这般喊道。
顿时,那豹头山虎口洞中,诸般妖精喧哗。
只说片刻之后,一个黄狮精带着众等小妖,这才涌出洞来,望向那猴儿。
“你是哪里来的,为何扰我圣地?”
那黄狮精对着悟空质问。
悟空只是掐指一算,便笑道:“你这小猫儿,快将昨夜盗窃的宝物归来,如此还能无碍。”
那黄狮精顿时狡辩,道:“那是我缘法所得,你怎说我盗窃?”
悟空抬手一指,说了个定。
登时,这黄狮精便定在原地,动弹不得,眼神惊恐起来。
众等小妖见状,或是跪在地上,或是四散奔逃。
只说悟空打量这黄狮精两眼,只说清气随身,乃是个真修行的,不似个妖邪。
“我看你倒也不曾作恶,如此俺老孙便饶恕你一回,速速将那宝物送上,否则定斩不赦。”
言罢,悟空这才解了定身法儿。
顿时,那黄狮精连忙道:“上仙,是我有眼不识泰山,这就将宝物奉还。”
只说那黄狮精连滚带爬,只说片刻之后,便将三件神兵,三块灵铁,俱是送来。
“我看你有约束群妖之功,如此便放你一马,好教你知道我的名号,乃齐天大圣孙悟空也,且去吧。”悟空收走宝贝,这般道。
这黄狮精,也是有功德的。
深山老林,难免有生灵开智,走上个修行路。
且是这个黄狮精约束,如此众等小妖俱是修正,身上不仅无有煞气,更是没有邪气,显然几乎没有作恶。
便是比之某些人,也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若是打杀了这黄狮精,无有他的束缚,不知有多少小妖要走上邪路。
直说悟空驾云而去之后,这黄狮精终于松了口气。
而后黄狮精似乎想起来什么,连滚带爬往那东南方而去。
在那东南方向,有一竹节山,山中有一洞天福地,号九曲盘桓洞。
洞内有一大妖,其名九灵元圣,乃有个大神通在身。
黄狮精连同其余众等兄弟,俱是拜这九灵元圣为祖翁。
“祖爷爷,孙儿惹大祸了!”
那黄狮精见了九灵元圣,倒身下拜,慌里慌张。
那九灵元圣神满气足,沉稳询问:“贤孙不必慌张,且一一道来,有祖爷爷在此,莫作这般姿态。”
黄狮精答连忙道:“祖爷爷且听我言说,昨夜孙儿行至玉华州城前,见有宝贝放神光万道,便使法将之摄来,不曾想这宝物,竟是一个大神通者的宝贝,乃号个齐天大圣,今日寻来,将那宝贝收走,便离去了。”
“孙儿自知闯下大祸,只求在祖爷爷这里寻得庇护。”
九灵元圣闻听,叹了口气:“你这木母作祟,却是惹了不该惹的人,若是数年前,我倒是不惧那齐天大圣。”
“但如今那大圣,修成真道果,证得混元圣,我也不是其对手。”
“不过那大圣,如今已经修行有成,既然放过了你,便是无碍,无需担心。”
那黄狮精还是惊惧,见状,九灵元圣道:“既如此,我随你走一遭,去那玉华国,同那大圣分说,解释此般冤仇,你待如何?”
“劳烦祖爷爷,劳烦祖爷爷。”
那黄狮精连连叩首不提。
旋即,那九灵元圣便驾起祥光,滚滚而过,前往那玉华国而去。
只说那羽化国内,悟空正和唐僧等众以及弟子、师侄们分说豹头山妖怪,忽然见东南方滚滚祥云。
“哦?这般祥云,不知是天上的哪个来此。”
那八戒望着祥云浩瀚,对着周围的人说话。
且就在八戒话音落下,那祥云按下,竟然是落在众等身前。
“大圣,这厢有礼了。”
那九灵元圣拱手见礼,在他旁边,那黄狮精也是这般见礼。
“有理有理,不知你是个哪位?”悟空也回了一礼,且笑道。
那九灵元圣道:“主人翁乃太乙救苦天尊也,自号九灵。此番来此,乃是为了我这不孝的孙儿,给大圣赔罪。”
悟空闻言,忍不住哈哈一笑道:“原来如此,此番小事,不必挂在心上。”
那九灵元圣见孙悟空这般好说话,只是心中默默感慨,到底是得了大道果,心思境界不比从前了。
那王太子倒也机灵,见这等景象,当即下令,安排筵席,款待诸圣。
此间歌舞奏乐等诸事按下不提。
……
一难得过,取经人众等又在玉华国小住一段时间,只说那三王孙俱是修有所成,这才离去。
走出玉华国,便是那天竺金平府,此间又有一难,且看孙大圣斧钺斩寒暑,又过一难,直奔那天竺王都。
只说取经等众餐风宿水,一路平宁,行有半个多月,忽然见一座高山。
望着那高山,唐僧谨慎道:“那山不凡,多加小心。”
悟空却笑道:“此地递进灵山,难有妖邪。”
唐僧摇了摇头道:“还是谨慎为妙。”
悟空颔首,道:“如此便听师傅的。”
只说又过了几座山头,见得一座大寺位于路边,众等取经人便入寺内拜访。
且见一禅师走出,威仪不俗,面如满月,却应了经书上那西牛贺洲人,面如满月的记载。
唐僧见状,连忙行礼:“老禅师,有礼了。”
那老禅师却回礼道:“不敢不敢,不知法师何方来此?”
唐僧遂将那奉大唐皇帝令,往东方拜佛求经一事再讲了一遍。
顿时,那禅师大惊,双手合十连忙道:“原是天可汗所遣圣僧,早闻昭昭有唐,天俾万邦,只无缘一见矣。”
一番寒暄之后,唐僧众等便在此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