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欧陆近况
你能说这是皇帝一次小小的任性么?
很明显,不能这么看。
站在皇帝的角度看,这叫结党!
都说有贾党,问题是李元道,所谓的贾党是理念认同。认可贾璉的学术,认可贾璉的工作和贡献。
现在这个山西和两江官员编制起来的朋党,则是清晰可见的。
二品以上官员你们占一半了!
换你是皇帝,你怎么想?也就是文官了,手里没兵权,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武將的身上,皇帝睡觉都得睁一只眼。
林如海倒是想解释,这是一个巧合。问题是皇帝不可能信你,开什么玩笑呢。
虽然没有明確的证据,但是龙禁尉密卫高度怀疑,三伙人合谋,文的不行来武的,要搞死贾璉,瓜分官企利益。
有人出主意,有人出钱,有人出人,有人打辅助。后面一定有主谋,只是没抓到证据,涉及到敏感人物,无法继续查下去。
离开热河的贾璉火车来到京城,没有下车回家而是继续直奔天津。
城內一处新建好的三层楼,四四方方的没啥美感,但是够高够大,站在楼顶上可以俯瞰全城。
这地方距离码头不远,也就是百十米的样子,置身顶楼上的贾璉,看著楼下停靠的马车,正在一箱一箱的往下抬箱子。
一旁的薛蟠挺胸站著,风吹乱头髮却丝毫不影响他的意气风发。
“算上新华殖民地运回的货,加上澳洲运回来的货,一共十枚金幣。广州和天津各占一半,四海银行的牌子,就算是立起来了。”
贾璉对此言不动声色道:“少了,这点金幣,澳洲的出產就能做到。另外在金陵和武汉优先开设分行,你的人手不足,可以找金陵的工程学院。钱这个东西,本身没什么用。利用手里的资金,实际控制南洋、澳洲、新华等地,確保航线尽在掌握之中,才是真正有用的东西。”
“小弟明白,钱放在家里,早晚是別人的,换成可以往下传的,才是自己的。”
贾璉听了感觉到薛蟠心態的变化,斜视薛蟠道:“我们的根基还是本土,海外一切准备,不过是退路。若论重要性,新华殖民地为最。所以我才把李亨运作过去,他若能成为一方雄主,那便支持他,若他不贤,能废则废,不能废也不可內訌,避让就是。北美地方够大,另起炉灶即可。”
“我已经命族弟薛科前往新华,此番船队共计八十艘,在琉球完成一万对年轻夫妇结对后,前往新华殖民地。今后每年保证一百艘船一个来回,確保能运过去一万以上的本土青壮。”
薛蟠说的计划,贾璉是知道的,这个计划特点是以移民送老婆为噱头,把人运到琉球后,进行军事训练,合格之后发一个日本女人或者印度女人做老婆,一起运往新华殖民地。
现在船队的规模还是太小了,薛家的船队还要维持南洋航线的基础控制力度,好在到处都在加快造船和培养船员,明年船队数量至少翻一倍。
“今年就这样了,明年至少要运五万人过去。后年要达到十万。我们的时间很紧,美国人隨时会开启大规模西进。一定要抢在美国人前面站稳地盘,在各个山隘口抢占有利地形,建设坚固的关卡。儘量与土著保持好关係,平等对待他们,將他们作为盟友。”
贾璉的交代不是杞人忧天,实在是本土的人过去了,一看土著真的会觉得他们就是蛮夷。
说句不好听的,本土的百姓看周边的地区,同样是居高临下,皆蛮夷尔。
真就是文明自信!看谁都是生番!
这是没法子的事情,中原王朝一直是东亚最强大的国家,国民心態如此很正常。
今天是四海保险银行正式开业的日子。这家银行主打的是海外业务,除了存储匯兑,还有出海保险业务。
申请资质的时候,央行那边手续办的很顺利。用薛蟠的话说,现在走哪刷脸都能当钱用。
四海银行总部在广州,分部有雅加达和马尼拉,以及天津。没有在京城设分行,因为没必要,也是避免竞爭引发矛盾。
薛蟠下一步的计划,去仰光和孟买开分行,欧洲太远了,也太乱了,暂时不在考虑范围內。
天津分行开张之后,贾璉计划往徐州,视察陇海路之进展。
没等他离开呢,一份急报送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来使,一起回来的还有前任驻英公使。
贾璉决定等一等,那边已经从广州出发了。
从通报上看,此番来的不是故人易卜拉欣,而是另外派了个叫艾尔多万的人来,来使的目的未知。驻英国使顾杰並没有与之同船,而是与最初军事考察团的三十一人一道回来。第一批军事考察团,去的时候一百人,最终回来的只有八十八人。十人因病故去二人选择留在了欧洲娶妻生子。
所以呢,区区一百人里头,什么人都有,谁能想到还有两人留在欧洲不归呢。
贾璉等了十日才等到船队,此番结伴归来的船队一共五艘船,全部都是薛家的武装商船。
因为新华殖民地的缘故,薛家前往半岛的船队规模缩小了一半,並且不再前往君士坦丁堡。
土耳其使团居然没有选择乘坐本国的船,倒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具体原因不详,但是贾璉大概猜到了原因。
所以,並未去码头迎接,也未见新来的使者,而是直接让人把卸任公使顾杰和军事考察团的人员,接到了自己的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