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还怎么活?
內阁办公室一片安静,办事的小吏走路都放轻了脚步,生怕惊动了办公室內的阁臣们。
四位阁臣在屋內安静的坐著,人手一杯茶,也不说话,就干坐著发呆。
“半个时辰了!”岳齐幽幽的低声说话,打破了沉寂。
“这才到哪,一般都是一个时辰起步。”李清的话里透著一股子酸味。
方颂噗嗤一声笑了,真的是没忍住。
林如海咳嗽一声道:“少说怪话,陛下召见,自然是有要紧事商议,谈的久点很正常。”
首辅大人的內心有一个声音在声嘶力竭的吶喊:我才是首辅。
自李元登基以来,诸位阁臣与皇帝单独奏对的机会不是没有,往往时间都不长,最多一刻钟就结束。
什么感觉呢,两边不在一个调子上。或者说,李元对於內阁大臣们表现出来的暮气,不是特別的耐心。
总而言之,皇帝觉得阁臣们太保守了。
此刻呢,李元又觉得,贾璉太激进了。当然贾璉的激进,不是任何事情都激进。多数情况下,贾璉也是偏保守的。
李元认为贾璉在此刻的激进,无非是此前遇刺的后遗症。
入阁之前的贾璉与入阁之后的贾璉,在李元看来差別不大。贾璉更愿意出差,做一点实际的事情,而不是呆在办公室里。
李元不认为贾璉能力有问题,不是能力问题,那就是行事风格的问题。毕竟是出了名的实干派。
同为內阁大臣,贾璉做的事情都是看得见摸得著的实际成绩,內阁大臣则是以务虚为主。
不愿意呆在办公室內,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林如海这个首辅。翁婿之间关係不和谐,这也不是啥秘密了。
贾璉与李元的对话,出现了短暂的中断。对於贾璉提出的观点,李元有担心是很正常的。
能够继承大统是一地步,坐稳了是第二步,如何行使权力是第三步。
无论是哪一步,李元都需要有人支持,权力的体现是说话有人愿意听从。说话没人听,无法执行,空有帝位的皇帝歷史上有例子。
李元很清楚那帮宗室和外戚们都做了点啥,处理分量不重的个別人物,或者说不是一条心的人,那都不是问题。
剩下的那些人,別管能力如何,他们都是最支持李元做皇帝的人,这些人叫基本盘。
轻易的针对他们,会造成一个不好的舆论环境,必將导致文官系统对这一类人发起疯狂的攻击。
说到底,李元的威望还没有彻底的建立起来,从內阁驳回他对八个文官的处置就能看出来。不是自己人,自然无法一条心。
这不是是非的问题,这是屁股的问题。
“朕也有难处,先生还请体谅。”李元为难的低声解释,主要是心里很清楚,此事贾璉並无私心。
“陛下,底层庶民乃国家的根基所在,肩负著朝廷所有的负担。陛下作为九五之尊,有的事情没看见,那就算了。有的事情既然暴露出来了,陛下就该坚决的站在庶民的一边,给天下官员释放一个明確的信號。这次的寺庙投献案,和尚能做到投献土地五万亩,盖因权贵们寧敬鬼神一类虚无縹緲的东西求一个心安,也不愿意体恤庶民分毫。京畿之地尚且如此,天下官员会怎么看,怎么想?基层士绅又会如何?朝廷权力自上而下,上面是一粒米,落到基层一定会放大十倍甚至百倍。陛下若对官员的道德有任何期待,还不如期待老天爷风调雨顺。”
贾璉很有节奏,不紧不慢的说完一番话之后,没有再继续的意思。
言尽於此吧。
贾璉並无说教之意,李元能听的出来,无非就是实话实说。
“朕登基以来,多次驳回先生所倡,先生可有记恨之处?”李元冒出这么一句话,多少有点诛心了。
“陛下有问,臣不能不答。实话实说,先帝驳回臣的建议更多。为人臣者,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凡事不过尽力而为罢了。是非功过,后人评说。璉所求者,既然到这世上走一遭,儘量给后人留下一些有用的痕跡。”贾璉的回答看似很坦诚,实则前后的心態不一。
前者不免有点虚偽,后者则是心声。
皇帝怎么理解,贾璉不在乎。真的不在乎了,贾璉现在就想著,还有那么多事情等著去做,哪有时间在这浪费口舌。
內心说一句不客气的话,贾某人对得起李家天下了。
李元被这个回答干沉默了,是啊,父皇那会先生也很激进,在郧阳分地那会,弹劾的奏摺都能淹死人。当时李元都觉得,贾璉回来后一定被清算。济寧之变,贾璉出战,同样也分了不少“无主之地”,甚至还摊上了不对圣人后裔见死不救的骂名。所有这些事情,没有影响承辉帝对贾璉的信任,而贾璉也用忠诚回报了承辉帝的信任,成就了一段君臣佳话。
现在看看,不过是驳回了一次建议,就担心贾璉心怀怨懟,似乎李元对贾璉的信任,不如先帝多矣。
“朕失言了!”李元还是很果断的人,立刻表达了歉意。
贾璉听了正色道:“陛下,千万要记住,您是天子,事情可以做,话不能说。刚才的话,就当微臣没听到,以后陛下切记不可对臣子如是言。”
李元听了心头陡然一凛,立刻明白了贾璉这番话的意思,正色起身抱手躬身:“谨受教!”
贾璉连忙起身让开,不受此礼:“陛下万万不可!”
皇帝要树立威信,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乱说话。尤其是面对臣子时,威望不足的皇帝,更不可轻易认错。行动上可以改,话不能说。
这是很有针对性的话,因为李元的威望不足,面对官员的时候,绝对不能怂。
贾璉此刻的所作所为,正好应验了此前说的话,可谓是言行一致了。
“先生既然来了,正好开一次御前內阁会议,朕这就安排,先生且下去休息片刻。”李元的心態调整的很快。
贾璉告辞出去,李元对身边的胡敏嘆息道:“父皇曾言,贾璉侍君以诚,今知矣!朕之心胸,不如父皇多矣。”
胡敏听了立刻笑道:“圣人所欠者,不过是威望罢了。有贾公等忠臣协助,假以时日,必不输先帝。”
这个马屁李元只是微微一笑,对於自身心態的变化,他还是有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