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大妖赤鳞
陈顺安闻弦而知其意,面露喜色,接过衣服、鞋袜道,
“兄台放心,此事陈某定然守口如瓶,若是有人问起来,就说陈某也是通过猴妖考核的,绝不给兄台惹麻烦!”
“他日陈某扫榻相迎,兄台可得赏脸。”
方仓使立于一旁,眼观鼻尖,似乎没看到这幕。
还得是老江湖啊,就是上道。
这旗令官见状,给了陈顺安一个你懂得的眼神。
两人对视一笑,纷纷拱手。
人的名树的影。
陈某打拼至今,若还要被什么流程、什么规矩束缚。
那不是白打拼了嘛!
……
月华如练,洒在黑沉沉的江面上,泛着细碎的银鳞。
遥望见三岔口的水上芦林中有一只小船,船上一人,头戴青箬笠,身披绿簑衣,斜倚着船,背岸独自钓鱼。
“老丈,夜深了,早些收杆回屋吧!”
岸边,有巡逻的军健,打着火把,朝船上那人呼喊道。
陈顺安抹了抹脸上的雾水,朗声回道,
“老朽最喜夜钓,能中大鱼。”
“得了吧你,我观察你半天了,连只大板鲫都没钓上来……空军不丢人,性命要紧。”
年轻军健不知人情世故,大咧咧道破陈顺安空无一物的鱼获。
陈顺安嘴角抽搐,竟有些恼羞成怒起来。
“你这厮,说话泼粪也似,瞧我给你露一手,让你涨涨眼界!”
与此同时,陈顺安念头一动,藏身船底的银书生终于游了出来,看了眼森白尖锐的鱼钩,犹豫了下,还是一口咬下!
上神,小可这是背了破相的风险,陪你演戏。
可不能辜负小可啊!
不过也怪了,上神钓技怎如此之差,还真一条鱼都没上钩?
银书生也默默嘀咕两句。
水面上,
鱼漂起伏,陈顺安精神一振,连忙提竿,便见一条有树叶粗细,通体如银的大鱼跳出水面,拍得水四溅。
“银鱼?是玉树银鱼,好大的银鱼!”
“还真是?快,去抄网!”
“大物,这是上大物了!”
岸边军健传来道道惊呼声。
“好个银鱼!”
而陈顺安见状,也是脸上一喜,好似真的钓上鱼了似的。
运力于臂,想把银鱼拽上船。
可那银鱼却极是狡猾,尾巴猛地拍向水面,掀起半人高的浪头,同时身子一扭,竟硬生生挣断了大半鱼线。
迅速没入江底。
岸边军健傻眼了。
“这都能脱线?!”
“我的大物!”
一群军健捶胸顿足。
而陈顺安见那银鱼逃遁,气得直拍大腿,额角青筋都蹦了起来,立即抄起船尾的木桨,狠狠拍在水面上,朝江心划去,
“哪里逃!”
江雾不知何时聚拢过来,白茫茫的一片,很快就吞没了乌篷船的身影。
只剩岸边一群军健、船夫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
这是,气急败坏,追鱼去了?!
……
到了江心,跟银书生约好的地点。
四下无人,河面空寂。
偶尔有夜鸟掠过,留下几声孤啼。
陈顺安放下船桨,垂钓江上。
然后陈顺安想了想,学着当初用马秀才‘人肉打窝’,高诵黄庭道经,引诱山野精怪上钩之事。
也装模作样的拿着一本《三命通会》,高声诵读,
“天下文章在三江,三江文章在我乡,我乡文章属舍弟,舍弟跟我学文章……今年陈某,一定高中皇榜!”
“明庚癸旺,若通火土月气,制伏庚癸,大贵;不通,凶狠平常……”
读书声袅袅,随着江风波涛传开。
正当陈顺安担心是不是那黄将军粗鄙少智,不懂道经之妙时。
他耳根微动,隐约察觉到从江底快速游来一庞然大物。
一股腥臭味,随即而来。
上钩了!
陈顺安眼前一亮,动作不停,继续钓鱼念经。
水底。
黄将军听到船上动静,也不由得眼前一亮,大喜道,
“读书声?莫非这老头还是个落第的书生、秀才?妙极妙极,读书人的心肝儿最嫩滑不过,那舌头更是嚼劲十足,等他把宝鳞打磨好了,我便用冷水一激他的胸膛,活剐了心吃!”
原来这黄将军也听过几段话本。
知晓凡人的心都是用热血裹着,如若把这冷水泼散了热血,取出心肝来,是又脆又鲜,好吃得紧!
它试过,果真如此!
于是,它便朝身边的银书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