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完胜!百家名流心服,眸光炙热的天九群美
“妙啊!”
砰的一声,蒙驁猛拍桌案,腾然起身,大声喝彩:“天下归一便会无爭,无爭故清净,清净故自然...”
“这才是兵家之道!”
“长信侯对兵家之解,已脱离术之表象,达至道之境界!”
“彩!”
“大彩!”
虽说蒙驁是站在顾秋这边,可他方才的一番论述,確实道出兵家本质。
而项燕的『万物相竞”观点,恰是论证了九州一统的正確性。
尤其是那句『国富民强,上下一心,调度统一』
从兵家『术”的表象,阐述大一统后的九州,非但不会懈怠,反而更有竞爭之力。
以至於在场的许多兵家,都在心底认同顾秋观点。
其中也包括项燕!
一名坐在下方,身著黑袍,白髮白须,双眸精光咄咄,气息威严的老者喃喃低语:“
想不到·—.”
“老夫精研多年,始终无法参悟的兵家本质。”
“却被长信侯一语道破天机”
“这才是大兵家啊。”
坐在老者身旁的一名年轻公子暗暗吃惊,李牧將军何等桀驁?
他来时根本未將那顾秋放在眼里,如今在言语之间,竟是起了钦佩之情?
今日来的战国名人属实不少。
而他们,大多都是以使者名义,带著『政治任务”前来咸阳。
不仅是李牧,项燕,还有魏国的魏无忌,楚国的景阳,燕国的剧辛,以及赵国另外一位名將廉颇等等。
而这些名闻天下的兵家,此刻都沉默不语,垂头沉思,品味方才顾秋之言。
就连项燕也是双眸微眯,立在原地不动——
许久。
这些兵家才缓缓抬头。
廉颇轻嘆一声:“唉—“”
“看来,一统之势,已不可逆也。”
魏无忌:“今日,方知何谓兵家之理—”
他抬头看向顾秋,喃喃道:“长信侯,可当吾师!”
这么高的评价?
坐在魏无忌不远的紫女暗暗吃惊,这可是窃符救赵,大败蒙驁的信陵君名闻天下的大兵家,竟是如此折服於长信侯顾秋?
紫女不懂兵家,但通过魏无忌等人的感慨与神情,心中知晓顾秋所言,令一眾名將折服!
她看向台上那个挺拔身影,心中发出感慨:“得长信侯者,得天下啊———“
此刻,项燕缓缓抬头,拱手作揖:“长信侯所言无错,是项某肤浅了。”
“项燕拜服。”
说罢,便是退了回去第二场辩论结束,顾秋完胜!
如此一幕,更是让赵姬喜上眉梢,脸上那股『小傲劲』更加明显几分。
吕不韦扫了一眼下方,低声对王缩说道:“王大人且看,反驳一统论的百家名流,此刻俱已垂头沉思。”
王綰点点头:“看来,此番辩论,比我等预料的效果还好。”
隨即,他又將目光警向一个手持宫扇的胖女人身上,轻嘆道:
“可名家的公孙玲瓏,长信侯並无信心应对。”
“若是被名家一举逆转,方才所造之势,皆会轰然崩塌——“”
吕不韦嘆道:“唉,且按计划行事吧。”
这两天,顾秋在架空大明世界,在国子监內谎称自己將在大明之外的某个国家与人辩论。
和许多人就如何反驳儒家,兵家,墨家,名家的观点进行討论。
对於儒,墨,兵,唐伯虎他们给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可名家的强辨之术,眾人在討论一番后,给出结论是.辨不过。
但文徵明却提供一个策略。
先让名家与旁人辩论,抓住对方的逻辑漏洞,以名家核心思想『名实之辩”进行反驳。
故而,在大会之前,顾秋找到吕不韦和王綰,请二人帮忙。
“啊——..”
“倒是巧舌如簧—”
韩国丞相张开地轻哼一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来到顾秋面前不远。
他先是拜见了赵姬和贏政,又与顾秋互相见礼,方才说道:
“周室分封八百诸侯,乃承天命也!”
“长信侯妄言『一统”,岂非有悖儒家先贤所提出的『克已復礼为仁』?”
“克己復礼之要,正在於各安其位。”
“若诸侯各安其政,百姓各守其祀,何愁天下不寧?”
“而这一统邪说,恰是逆天命,乱人心!”
“令诸侯不能各安其政,令百姓不能各守其祀,天下致乱之源,便在一统!”
顿了顿,张开地又道:
“至於说长信侯此前所言“以法匡欲”之理,不也与克已復礼不谋而合?”
“所谓克己復礼,恰恰是要君王克制权欲。”
“先贤既已给出解决之道,何须再去缘木求鱼?”
“何须妄动刀兵,引得天下大乱,灾祸不止,弄什么不知所谓的一统?”
此言一出,许多儒家弟子拍手称快!
“好!”
“张大人说的好!”
“一统之论,有悖天命,乃致乱之章,乃祸水之源,实在不知所谓也!”
看著一眾兴奋不已的儒家弟子,雪女双眸微眯,浅笑低语:“你以墨制墨———
“人家也用你的观点,反驳於你。”
“真是循环报应—..
兴奋的,又何止儒家?
六国的名臣名將,也都是眼眸一亮,暗暗拍手。
对啊!
用你的观点进行反驳,才是破了这『一统论”之法!
吕不韦双眸一凛,低语道:“这个张开地,厉害啊———“
王綰:“这下糟了。”
“若长信侯反驳,则推翻自己此前的论述。”
“若是承认,则证明『克已復礼”,比“以法匡欲”之论同出一辙。”
“那—.”
“张开地所说的天下何必一统,只需克已復礼,既可国泰民安,便站住脚了。”
赵姬虽然听不太懂,但也瞧出態势不妙,低声询问:“政儿,可是长信侯要输了?”
贏政面色凝重的点点头:“张开地不以『一统论”观点辩述。”
“反而抓住先生所提出的“以法匡欲”进行反驳。”
“先生若是承认,会输。”
“先生若不承认,还是会输。”
说完,他心中默默补了一句。
“今日所造之势,怕是要前功尽弃—”
“好不容易造就的局面,亦会崩溃消散,甚至—·引发相反之效—”
“这下糟了。”
他不同於赵姬,深切明白若是今日顾秋败了,將会造成怎样巨大的政治影响!
可贏政思量许久,也没找出反驳之道。
同样不知如何反驳的还有吕不韦,王缩,以及秦国一眾文臣。
就连顾秋自己,也一时间不知如何开口。
见此情形,心向『一统论』之人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完了,完了——”
焰灵姬嘟囊道:“这下顾秋彻底被那老头驳倒了。”
紫女摇头轻嘆:“进退两难———“
“看来,还是张开地更为厉害—”
“呵。”名家公孙玲瓏笑一声:“看来,用不著本姑娘下场了。”
而就在这时,顾秋在下方人群之中,警见了一个熟悉身影。
端木云舟!
他眼眸一亮,瞬间有了对策!
“谬!”
顾秋踏前一步,沉声道:“张先生所言,大谬特谬!”
“哦?”
张开地双眸微眯,反问道:“长信侯如此说,是不认可儒家先贤所提出的『克已復礼』之道了?”
哼,你若敢反驳,那就等於推翻了你自己提出的以法匡欲。
届时,看老夫如何驳得你哑口无言,如何让秦国顏面扫地!
顾秋摇头浅笑:“非也。”
“儒家先贤的『克己復礼』,与顾某的“以法匡欲』,確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反驳?
那好啊!
你不反驳,恰恰证明天下无需一统,只要克己復礼,便可国泰民安。
而一统之论,则是缘木求鱼,妄动刀兵,酿就祸乱!
哈哈哈哈哈·—·
这一统之论,败了!
张开地心头狂喜,正待开口,却被顾秋抢先说道:“天下一统,恰是为了实现『克己復礼』,“以法匡欲』!”
“反之,若诸侯分封,则无法实现。”
张开地冷笑:“狡辩。”
“先贤已指出明路,长信侯不依明灯所示而行,却要缘木求鱼,强行狡辩?”
“莫非是词穷了吗?”
此言一出,不少儒家弟子,百家名流,名臣名將,均是摇头轻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