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一个新奇的说法,恐怕桑弘羊会对其很感兴趣。
“而隆庆开关解除海禁,涌入了大量白银,令得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的白银,解决了大明的通货紧缩,令得大明重新恢復了活力,也算是在某种程度上为大明续命了。”
听著张泊说的莫大的好处,朱元璋低著头,一言不发。
说实话,他对海禁动摇了。
“至於开放海禁的第二点好处,那就是打击倭寇。
之前我也与老朱你说过,海禁政策毫无疑问,是將沿海百姓往海盗,倭寇的道路上逼,但是如果开放海禁,百姓们就会趋利避法,隆庆帝时期福建巡抚许孚远就曾上书道『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
既然能够交钱给朝廷,通过合法的途径做生意,那谁还会冒著生命危险做海盗倭寇呢。
事实上,也正如许孚远说的那样,自从隆庆开关后,倭渐不为患,算是根治了倭寇之乱。”
张泊说的第二点好处,令得朱元璋心中对於海禁的动摇又鬆动了些许。
如此看来,似乎並不费吹灰之力,即可解决倭寇之乱。
老朱心中升起了想要试一试的念头。
“至於第三点好处,那就是之前说到的,可以打击走私行为,老朱,你不知道,自从郑和七下西洋之后,朝廷就停止了下西洋的事宜。”
“嗯?这是为何,明明店家你之前可是说了,下西洋一事收穫颇丰,为什么朝廷还会停止下西洋。”
老朱抬起头,脸上出现了些许迷惑的神情。
“老朱,郑和下西洋的钱直接进入皇帝內库的,和国库没有关係,如果后任皇帝能够像朱棣一般,为国家前途著想,將钱拿出来做分配,做一些工程什么的,那自然是极好的。
反之,如果皇帝没有上进心,用下西洋的钱贪图享乐,朝廷官员也管不著。
但是,郑和下西洋的费用,以及船只的建造与维护,都是由朝廷负责。
既然官员和地方士绅无法获得利润,那他们自然也就不希望下西洋一事持续下去。
因而,当时的许多官员,便以下西洋劳民伤財为由,劝諫停止下西洋这一行为。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因为郑和的七下西洋,使得大明周边的海盗全都被清理乾净,民间的船队趁此机会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走私贸易。而走私贸易可是不需要向大明交税的,这就使得大明损失了无数的钱財。”
此刻的老朱,拳头紧握,额头上青筋暴起,呼吸都有些急促,口中缓缓吐出几个字。
“咱的钱!”
对於老朱的愤怒,张泊倒是神色如常。
“当然了,如果开启海禁,那就不一样了,既然能够通过正规的途径去做生意,那么谁又会键而走险,冒著杀头的风险去做走私贸易呢。
这一方面打击了民间的走私行为,另一方面,也算是为大明提供了一笔额外的收入,
何乐而不为呢。”
朱元璋沉默半响,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张泊的说辞。
他要开海!
“当然了,老朱,这些都是开启海禁后较为浅显的好处,接下来我要说的,才是足以影响大明未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