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开海?
不过,朱元璋脸上那激动之色很快平息了下来,他想到了之前店家与他说的话语。
“店家,如此看来,虽然下西洋虽然收益颇多,但是这貌似与海禁的关係不大吧,完全可以维持著海禁,再由朝廷出面下西洋,至於店家你说的倭寇,走私之类,不足为惧。”
不得不说,朱元璋与朱棣不愧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想法都是如出一辙。
事实上,虽然朱棣开启了郑和下西洋这一壮举,但是,其实朱棣本身也还是遵守著禁海令的,即严禁民间商船下海,令“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老朱,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海禁並不是一个好的政策,它对大明的影响可谓是极其深远。”
明朝,算是站在了歷史的拐点。
郑和七下西洋的时间,可比西方的达·伽玛,哥伦布,麦哲伦要早上数十年的。
如果明朝能够利用一番郑和下西洋的优势,那还有西方什么事啊。
但是,很可惜,明朝没有抓住机会。
“影响深远?店家,这是何意?”
“就这么说吧,如果大明解除海禁的话,將会比维持海禁收穫更多的好处。”
“哦,不知有哪些好处?”
朱元璋端起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等待著张泊的回答。
“首先第一点,就是解除海禁,能够为大明带来丰厚的利润?”
丰厚的利润?
之前说下西洋能够带来海量的收益,朱元璋还能够理解,但是如今解除海禁也能够获得海量的利润?
“店家,你说的莫不是效仿唐宋时期的市舶司制度,通过收取商税来获取利润?”
“没错,但又不仅於此,举个例子,就拿大明第十二位皇帝,隆庆帝朱载型(ji)来说,你的这位后人,一改你之前提出的海禁政策,转而开放海禁,老朱,你知道从隆庆帝开放海禁,到明朝灭亡的这七十二年间,有多少白银流入大明了,粗略估计,整整有三亿三千方两,占到到当时世界总量的三成。”
“多————多少,三亿三千万两。”
朱元璋嘴巴微张,他已经被这个数字震惊地说不出话来了。
仅仅是开放一个海禁就有如此大的收益吗?
刘彻的表情与朱元璋別无二致,三亿三千两,也就相当於三亿三千万贯铜钱。
这可是大汉十余年的税收了。
“当然了,好处不仅於此,因为老朱你早年间滥发的宝钞,致使大明一直处於通货紧缩的境地。”
“店家,何为通货紧缩。”
刘彻对於这个陌生的名词颇为好奇。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简单来说,就是市面上流通的钱幣减少,百姓们获得的钱幣也隨之减少,导致物价下跌,整个社会活力不足,百姓们更愿意將手中的钱藏起来,生產逐渐停滯。”
刘彻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