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全族!供我科举 > 第251章 文华殿奏对(1)

第251章 文华殿奏对(1)

第二日,秦思齐准时到值翰林院。他如常坐在自己那方靠窗的值案前,面前摊开著尚未编修完的《大丰实录》稿本,一支蘸饱了硃砂的笔静静搁在笔山上。强迫自己將全副注意力都凝聚在眼前的蝇头小楷上,试图从那些熟悉的帝王言行、政事纪要中寻求一丝平静。

翰林院內一如既往地静謐。这种平静,约莫在申时初,被一阵轻微却清晰的脚步声打破了。

一名身著緋色宦官常服、面白无须的中年太监,径直越过前庭,朝著史馆编纂所在的內院走来。这道显眼的红色身影,瞬间打破了原有的寧静。

一时间,所有埋首於浩繁卷帙中的学士、修撰、编修乃至庶吉士,无论年长年少,都不约而同地或抬起头侧过目光,齐齐聚焦在这位太监身上。

那太监站定,目光扫过一眾青袍官员,喊道:“请问,哪一位是翰林院编修秦思齐秦大人?”

剎那间,所有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角落里的那个年轻身影。有惊愕,有探究,有难以置信,也有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秦思齐放下笔,站起身,从容行礼:“下官便是秦思齐。”

太监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微笑:“秦编修,皇上有旨,宣您即刻至文华殿见驾。请隨咱家来吧。”

“臣,遵旨。”秦思齐声音平稳,迅速整理了一下身上的七品官袍,確保冠戴整齐,便在那太监的引领下,向院外走去。

身后,压抑的议论声如同潮水般涌起。

“秦编修?他才来了几日?”

“皇上亲自召见?所为何事?”

“莫非是殿试策论有何……”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李尚书前日似乎……”

各种猜测在低语中传递,羡慕、嫉妒、好奇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状元陈文翰从自己的独立值房中走出,望著秦思齐离去的背影,眉头微蹙,若有所思。榜眼张汝霖则从书卷中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隨即又低下头,仿佛事不关己。

秦思齐对此充耳不闻,跟在太监身后,穿过翰林院幽深的廊廡,走出院门,踏入那象徵著至高权力的宫禁深处。

引路的太监並不多言,只是沉默前行。宫廷深邃,红墙黄瓦,一路经过数重宫门,侍卫肃立,查验腰牌。终於,来到了文华殿前。

此殿並非举行大朝会的奉天殿,而是皇帝平日处理政务、召见臣工的地方,更显精雅,却也更加贴近权力的核心。

殿內,龙涎香的青烟从鎏金兽首熏炉中裊裊升起,丝丝缕缕,在午后略显慵懒的光线中缠绕消散。

光线透过高窗的明纸,变得柔和而澄净,静静洒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面上。

皇帝端坐於高高的御座之上,並未身著繁复的朝服,只是一袭玄青色常服,衬得他面容沉静,不怒自威。他正执硃笔,批阅著一份关於漕粮延误的奏章,眉头微蹙。

“陛下,翰林院编修秦思齐奉詔覲见。”引路太监尖细而谨慎的声音打破了沉寂,跪在殿门处。

秦思齐趋步上前,依足大礼,在金砖地上跪拜叩首,声音平稳道:“微臣翰林院编修秦思齐,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终於放下了手中的硃笔,那轻微的搁笔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抬起眼,目光平静地落在伏在地上一动不动的年轻官员身上,打量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平身吧。”声音平和,听不出丝毫喜怒。

“谢皇上隆恩。”秦思齐再拜,然后才起身,垂手恭立,严格按照礼制,眼观鼻,鼻观心,视线绝不隨意游移,更不敢直视那御座上的天顏。

但能感觉到那道审视的目光仍停留在自己身上,让背后的官袍隱隱被冷汗浸湿。

自己这个新科探,入翰林院不过几个月,若非恩师李立恆大人举荐,绝无可能得蒙陛下单独召见。此次覲见,福祸难料。

皇帝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问道,话语简洁:“你可知朕今日唤你来,所谓何事?”

秦思齐心念电转,隱瞒?搪塞?在九五之尊面前,任何自作聪明的小心思都如同纸糊的墙壁,一捅即破,坦诚才是稳妥之道。

想到这里,秦思齐不再犹豫,再次躬身:“回陛下,臣不敢妄揣圣意。昨日,恩师李立恆李大人召见臣时,曾提及陛下近来忧心漕运不畅,尤其是山东会通河一段梗阻严重,漕船难行,致使南粮北运屡屡延误,边关粮储堪忧。

恩师言道,陛下或会垂询臣对此事的浅见。臣愚钝,若陛下垂问,臣唯有据实以告,竭尽所能,不敢有丝毫隱瞒。”他將恩师点出,坦诚信息来源。

皇帝闻言,对秦思齐的坦白似乎並不意外:“哦?李爱卿倒是心急。也罢,既然如此,那你便说说吧。对这京杭大运河,尤其是眼下梗阻最甚的会通河段,你有何见解?今日殿內无甚外人,你可畅所欲言,朕恕你无罪。”

畅所欲言四个字,彻底激起了秦思齐骨子里的那份书生意气、才情与胆识。常规的修修补补治河方略,工部早已呈报过无数,陛下必然耳熟能详。若想真正触动圣心,必须拿出不一样的格局。

整理著脑海中翻腾了半夜的思绪,决定不再仅仅局限於运河本身的清淤、拓宽等具体工程细节,而是將更为宏大的构想,大胆地陈述出来。面对这位以锐意进取、魄力过人著称的帝王,小打小闹的修补之策,恐怕难以真正入其法眼。

“陛下,臣以为,今日运河之弊,看似在河道淤塞、水利失修,然其根源,实则不在河道工事本身,而在国策权衡,更在於…都城之选!”

此言一出,侍立一旁的几个资深內侍虽然依旧低眉顺目,但身形都几不可察地微微一动,显示出內心的震动。御座上的皇帝,目光骤然专注了几分,原本隨意搭在御案上的手指,开始轻轻敲击桌面,发出极有规律的、轻微的嗒、嗒声,似乎在思索,又像是在等待下文。

秦思齐知道话已出口,如离弦之箭,再无回头路,他必须將自己的逻辑清晰地展开:“臣斗胆,请为陛下剖析三事,或可阐明臣之浅见。”

“其一,为何不定都西安?西安乃千古名都,周秦汉唐皆源於此,关中沃野千里,四周山河险固,易守难攻。

然自唐末五代以降,歷经战乱,关中之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森林砍伐过度,物產渐趋匱乏,水土亦不如前,早已难再支撑一个庞大帝都的日常消耗。

若此时强行迁都西安,则我朝財赋重心仍在江南,漕运距离非但未减,反而更加遥远。漕粮需逆黄河、渭水而上,水势湍急,航道复杂,其艰难险阻,比之现在何止倍增?此举无异於捨近求远,弃易就难,恐使漕运之困更甚於今。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姣姣美人总被强取豪夺【快穿】 教导培训?谁教你这么改机娘的? 七零不做冤大头,下乡赶山娶村花 修仙:记录美好生活 穿越女尊,对象天道包分配 开局成为老登让精神小妹崩 怎么办!高冷首长一亲就红温 暗恋对象又坏又撩,她招架不住 姐姐哭起来,更漂亮了呢 资本家小姐觉醒后,揣孕肚追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