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酒桌上的生意(6000字)
“喂,是陈老板吗?是我,老林啊!”
果然,电话里面传来了林会计的声音。
“林会计,你好。”陈光明声音沉稳,带著笑意,“家里刚安顿好,正想著这两天去找您呢。”
“哈哈,正是时候,好消息!”林会计高兴道:“咱们约好的事儿,我这边安排妥了。”
“市里设备厂的刘科长后天上午有空,正好要来平阳这边办点事,我特意问了,中午能抽出个把小时碰个头,你看咱按原来说的,就定在平阳第一饭店,后天中午,我做东把刘科长请来,你们当面聊聊?”
陈光明心头一喜,这正是他期盼已久的。
新厂房已经开工,那十五台翻新的上海牌机器虽然解决了燃眉之急,但面对眼前规划的偌大车间和源源不断涌来的订单,这点缝纫机產能远远不够。
后续扩大生產,新机器的稳定渠道至关重要“太好了,林会计你这效率真高!”陈光明由衷赞道:“就按你说的,后天中午,平阳第一饭店!”
“刘科长和您的诚意我都记著,绝不让你们白忙活,我明天就动身去县城,把饭店包间和一切准备妥当!”
“哈哈,爽快,我就喜欢和陈老板你这样的明白人打交道,那就说定了,后天中午,平阳第一饭店见,刘科长这边,我去请!”林会计痛快地掛了电话。
掛断电话,陈光明脸上露出了笑容。
此行不仅要拿下这条珍贵的设备採购渠道,也是进一步巩固供销网络,尤其是目前利润丰厚的塑编袋生意的好时机。
他立刻转身回家安排。
新厂刚开工,琐事繁多,但核心已经步入正轨。
他將厂里的日常生產管理放心地交给了经验日益丰富的林雨溪和坐镇作坊多年的陈母,
陈父则继续保障运输队运转和建厂后续物料供应“媳妇,雨溪。”陈光明回到家,径直找到正在核对工单的林雨溪,“刚接到林会计电话,后天中午要跟市里设备厂的刘科长在县城见面谈机器的事儿,这是关键一步,我得马上出发去平阳县城。”
林雨溪闻言放下笔,“这可是大好事,厂里你放心,我盯著生產质量,娘那边我会多分担,帐上流动资金你带多少走?谈新机器可需要一大笔订金。”
“我算过了。”陈光明胸有成竹,“这次去平阳,还要处理万全镇和其他几个供销点的周转和对帐。”
“特別是塑编袋那边的货款回来也是重点,帐上能动用的现金我带上大部分,留够家里周转应急就行。”
他一边说,一边麻利地收拾著一个提包,塞进帐本和一些隨身衣物。
林雨溪点头应下,让他放心。
陈光明又找到陈父,“爹,家里厂子辛苦你照看了,我这次去县城时间可能稍长点,主要是新机器渠道和供销点资金的事。”
陈父寡言,只重重点头:“放心去,这边有我。”
陈母听见他要走,连忙追出来:“这刚回来没两天又要走,早饭吃了没有,鸡汤给你煨著呢,
我给你盛点。”
小团团见爸爸要走,也咿咿呀呀地张开小手要抱。
陈光明心里一暖,但时间不等人。
他抱起儿子用力亲了一口小脸蛋,“爸的好团团,在家听妈妈和奶奶话,爸爸去趟县城,回来给你带好玩的。”
然后对母亲说:“娘,来不及喝了,路上隨便对付点,拖拉机得整备一下,马上就走。”
他放下依依不捨的儿子,又跟林雨溪交换了一个放心的眼神,便大步流星地走出院子。
直奔村口临时停放拖拉机的地方。
其中一辆状態最好的拖拉机已经加满了油,检查好了车况,等他上了车,马上就出发了。
他们要先去仙降镇供销点装一批塑革鞋运到万全,然后再往平阳县城赶,时间紧,路上必须抓紧点。
拖拉机在通往平阳县城的土路上顛簸著。
经过一路奔波,终於抵达了热闹的万全镇供销点。
陈光明跳下车,立刻投入工作。
他先是迅速將带来的塑革鞋清点入库,与余三哥进行供销点经营情况的简短交流,核对了几笔关键帐目,確认流动资金状况良好。
因为他將此行需用的大额现金,就从製衣厂流动资金中抽调的部分,以及万全镇供销点近期回笼的货款整合收好,隨身携带一部分,小心保管。
大姨父要在万全镇坐镇,陈光明立刻找到了之前负责打探缝纫机信息的余强。
他详细询问了余强与林会计接触的整个过程、林会计的脾性喜好、刘科长可能的背景,確认了明日赴约的细节。
陈光明鼓励了余强的功劳,並將他安排为后天饭局的隨行人员之一。
隨后,他让余强立刻跑一趟平阳县第一饭店,这是这个时候最高档的饭店之一,务必订下一个位置好、安静的包间,点名要后天中午使用。
“包间要最好的,环境务必要清净、体面,价格不用担心。”他交代道。
余强听闻后,认真的点点头。
陈光明深知人情世故的重要性,又对一旁的大姨父交代,“林会计帮忙牵线搭桥,不能让他白忙活。”
“大姨父,辛苦你跑一趟供销社,挑两条最好的大前门或者牡丹,外加两瓶本地能买到的最好的白酒,务必要包装好,一份包好给林会计,一份准备好,后天看情况给刘科长。”
大姨父听闻马上就去准备了。
第二天一早。
陈光明便带著去了平阳县城。
他们直奔第一饭店。
余强已办妥预订。
陈光明亲自去查看包间,確认满意后,对饭店经理特意客气地打了个招呼,递上一包烟,拜託他后天中午务必安排好服务和菜品。
这顿饭的份量真不轻。
他找到经理,仔细询问当季时令菜和饭店的拿手招牌菜。
一定要体现出诚意和尊重,更要显示一定的实力,但又不能太过铺张招摇惹人注意。
几道大荤硬菜,几道有特色的荤素搭配,一两道平阳特色菜,再加几个下酒的凉菜。
“菜量要足,食材要新鲜,味道要正。酒就用我们自带的,再加点汽水或当地好一点的黄酒。”陈光明认真的交代著,並提前付了部分定金以示诚意。
另一边,大姨父买的菸酒已备好。
陈光明检查了包装和品牌,叮嘱道:“林会计那份,等他和刘科长到了,找个合適时机先塞给他,感谢他费心安排,刘科长那份,看饭局气氛和谈话情况再定。”
他深谱送礼的时机和分寸。
平阳第一饭店的望江阁包间,气氛安静。
陈光明特意挑选的这个包间,临窗但避开了主街的喧囂,窗外能看到潺潺流过的河水和远处田野的绿意。
他比约定时间提前半个多小时就到了。
再次確认包间布置、菜品安排,並將两份用牛皮纸小心包裹好的菸酒,妥善地放在一旁备用的空椅子上。
大姨父置办的是两条精装大前门和两瓶市面上难得的汾酒,这在这个年月,已是十足的硬通货和诚意了。
余强略显拘谨地坐在陈光明侧后方,这是他第一次参与如此重要的场面。
看著陈光明沉稳地检查著一切,他內心的紧张渐渐被敬佩取代,说起来陈光明都还比他小不少。
但是相比起来,陈光明就要沉稳的多。
“光明,来这么早啊。”约定的时间快到时,包间门被推开,林会计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
他身后跟著一位中年男子。
这位中年男子约莫四十出头,穿著灰色的的確良干部服,熨烫得十分平整,头髮梳得一丝不苟,眼神沉稳。
他手里拿著一个黑色的半旧人造革公文包,脚步不快,却带著一种特有的矜持和审视感。
陈光明一眼就认定了,这位就是市里国营设备厂的供销科刘科长。
“刘科长,您好您好,欢迎欢迎!”陈光明脸上瞬间堆满热情而不失恭敬的笑容,快步上前,
隔著儿步远就伸出双手,姿態放得很低。
刘科长目光在陈光明脸上停留了片刻,又扫视了一下整洁的包间环境,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这才伸出手与陈光明握了握,嘴角扯出些许笑意:“陈光明同志是吧?老林总提起你,年轻有为啊。”
“刘科长您过奖了,农村小子,就是敢闯敢干,瞎猫碰死耗子,赶上了好政策。”
陈光明一边谦逊地回应,一边侧身將刘科长让到主位,“刘科长,您这边请坐,林会计,您也请上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