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准备试车
她在技术科等你老半天了!”技术科的办公室里,暖气片烧得通红,窗玻璃上凝著厚厚的水雾。
陈玉玲对著摊满桌面的图纸发愁,铅笔在纸上划得密密麻麻,橡皮屑堆成了个小山包。
见王建业进来,她立刻指著图纸上一处:“王工,这个同步器的锥度角度,按你给的参数做出来总是打滑!试了三次,每次嚙合都不到位,这可怎么办?再找不到解决办法,
整个变速器的组装都得停滯。”
王建业俯身查看测试记录,发梢上的雪水“啪嗒”滴落在纸上。
他盯著数据栏看了好一会儿,从口袋里摸出一支红铅笔,手指在图纸上轻轻点著:“把接触面改成双锥度,根据摩擦学原理,这样能使摩擦係数提高30%。
而且在第二锥面加锯齿纹,增强咬合度。
我会重新计算相关受力情况,出一份详细的技术说明,
另外,材料方面可以考虑用新到的合金钢,我已经做过硬度测试,数据在这份报告里。”
“这能行吗?”陈玉玲將信將疑,手指轻轻敲著图纸边缘,
“改动这么大,时间来得及吗?德国专家下周就要来考察了......要是在他们面前出问题,咱们这么久的努力可就白费了。”
“我在燕京见过类似的改进。”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王建业语气坚定,把冻得发麻的手揣进工装口袋里,
“苏联专家用这个办法解决了伏尔加的换挡问题。
咱们的材料比他们的还好,只要严格按照工艺规程操作,肯定没问题。
我建议成立一个专项小组,全程跟进改进过程,確保每个环节不出差错。
今晚我就把改进方案整理出来,明天一早咱们开个会討论。”
他说话时,白气在暖气片上方凝成一小团白雾。
窗外的雪还在下,可一汽厂的厂房里,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
钳工车间的工具机重新转了起来,鈑金车间的冲床又开始“眶当”作响,技术科的灯光亮到深夜。
忙碌的日子过得飞快,日历纸被寒风吹得“哗哗”直翻。
转眼到了十二月中旬,长春的雪下得愈发肆意,厂区的红砖路上积雪能没过脚踝。
但一汽厂总装车间里,却是另一番火热景象一一白炽灯把整个车间照得亮如白昼,起重机吊著零件来回穿梭,工人们踩著铁架爬上爬下,吆喝声、工具碰撞声混著机器轰鸣声,震得人耳膜发疼。
王建业带著团队进行最后的组装,手里著装配清单,目光扫过每一个零件。
当看到发动机与车架精准对接时,他的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握著扳手的手竟有些发抖。
“稳住。”
罗工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这位工程师裹著件军绿色袄,手里端著个塘瓷缸,热气正从杯口升起,
“当年我参与组装第一辆解放卡车时,手抖得连螺丝都拿不稳。”
他把塘瓷缸递过去,杯身上“自力更生”四个红字被磨得有些模糊。
王建业接过茶杯,温热透过陶瓷传递到掌心。
他压低声音道:“爸,我有点担心——”
“担心什么?”
罗工在他身边蹲下,布满老茧的手熟练地拧紧底盘支架的螺丝,“每个零件都是咱们亲手做的,还能比外国人的差?你看这焊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