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虚名而已,这些年赔的也不少。”
“比如我壮壮师兄那部?”
姜志强笑了,想著这俩人关係倒好,继而便开始卖惨:“是啊,他那《蓝风箏》在东京国际电影节获奖,我还出了不少力,没想到直接被禁了……”
“一点小意外,姜老板不用放在心上,我这部《石头的夏天》绝对会让你赚的!”
“顾导演这么自信?”
“小龙这两年在宝岛和香江都很火,他可是这片子的男主角,大头像往海报上一贴,说一句『新乌龙院后首作』,想不卖座都难吧?再加上入围了柏林主竞赛,另一男主角是江文,在东南亚地区加起来,不说几千万,起码大几百万还是可以的。”
闻言,姜志强有些惊讶。
“刚才看片的时候,郑老师说你的片子跟內地其它导演不一样,现在看来,何止是片子,人也不一样啊。”
“確实,我这学生主意正很正,”老郑见两人开始走上正轨,不准备全听,找个要喝热茶的藉口离开了。
顾晨之前在学院留了一个拷贝,给老师、领导们內部放映,也没怪他自作主张给姜志强看片,毕竟人家是老板嘛,满足他一个先看片的需求很合理。
“姜老板,我知道现在內地有一种风气,说电影是艺术不是商业,应该坚决取缔好莱坞大片的引进,扶持內地文艺片。但那些所谓的文艺片,说实话,也就是普通摄影系学生水平。”
“电影是『第七艺术』不假,但拍摄、製作、后期、放映等环节那么多人等著吃饭,就意味著它先天带有商业属性,堵不如疏。”
“你刚才看过片,想必也清楚,这片子我申请拍摄的时候说是文艺片,可实际上有不少喜剧元素,在香江、宝岛绝对能卖得动。”
姜志强打了个哈哈:“看来,我准备给你的报价少了啊。”
“姜老板原来打算出多少钱?”
“30万。”
“现在呢?”
“100万。”
“只香江吗?还是东南亚地区、北美、欧洲等全算上。”
“香江和东南亚,北美和欧洲的发行权我不要,你可以到柏林电影节上再卖。”
《石头的夏天》投资虽然只有100万,的也不是顾晨的钱,但不代表他就要接受这“白赚的100万”。
过两年,贾科长那没得什么大奖的《小武》,全球发行权都卖了500万,他这部《石头的夏天》要是100万就“贱卖”了,他第二部、第三部电影的投资从哪搞?
也就是这次用《鬼子来了》勾起了江文的兴趣,用老田的名號糊弄了小龙的父亲,不然这一百万投资也就是演员片酬+胶捲的钱。
要知道,葛右演《活著》的时候,可是张口就要70万片酬,他那点《风声》的版税,还不够请两个大咖的。
所以,听到姜志强“狮子大开口”后,他坐在椅子上默不作声。
姜志强等了等,还用询问的眼神看了看他,都没有得到什么回应。
知道这位年轻导演是个真懂行的,不好糊弄,他才再次开口。
“不知道顾导演的心理价位是多少?”
“不用100万,50万就可以,”顾晨开始侃侃而谈,跟姜老板说他的想法,“但50万只用来购买这部片子的发行权,等在东南亚各国陆续上映后,我要25%的票房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