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便早早起来,齐聚泰山主峰下。
畜牧,各类玉器,鼎器等一应祭品,排列整齐。
泰山上下,曹魏的大纛飞扬,兵马煊赫。
有远近的百姓,天不亮便赶过来,站在戒严的区域外。
有些人家,还带著宰杀好的鸡鸭,自发参与和朝运共祭的大典。
参礼的百官,皆是情绪激盪。
古来封禪,一朝一代也未必能赶上一次,堪称千年盛事。
从空中俯瞰,泰山下聚集的民眾,官吏,兵马,总数近三十万人,当真盛况空前。
曹操从行宫內走出,编钟鼓乐之声顿起,有上达天听之意。
华歆作为奉常,和郑玄並列,站在百官前,诵读封禪的颂词:
“我大魏圣皇帝,临位三载,止天下之乱,作制明法,各方罔不宾服。亲登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跡,万民赞其功。
无错版本在读!首发本小说。
治道运行,各方来朝,皆有法式……”
巴拉巴拉,颂词极长。
曹操就在颂词的念诵中,来到了山下。
他身后万军林立,眾妃嬪,宗室亲眷,百官千家,人员簇拥。
曹昂以长子身份,站在眾人之前。
此时此刻,正是一位帝王功业达到极致,当封天报功之时。
曹操往山上,迈出了第一步。
轰隆!
天地间隱然有雷声乍起,仿佛天地在与他共鸣。
曹操又走出第二步,霎时,风云变幻,气运涌动。
一股紫气,从泰山区域攀升瀰漫。
曹操抬头瞅瞅,心忖这次老天爷倒是给面子。
上次在鲜卑王帐,登山祭祀,一点动静都没有。
看来是地方不对,怪不得歷朝都来泰山封禪。
这里是真正的近天之地,藏著不为人知的神异。
曹操开始一步一步,往山上走去。
前半程登山路,有文武隨行。
张辽,典韦为武將代表,甲冑鲜明。
荀彧,郭嘉,荀攸等人,为文臣代表。
还有水镜先生,庞德公,华佗,张机等人,对应五方人士。
又有宗室,各家士族,列阵等在山下。
整个过程要表明海內昇平,每个细节,都有严格规制。
————
白河羌是高原地区,最强大的部族之一。
秦汉时期,他们就在河西活动,频繁劫掠过往商旅。
后来迁移到了高原上。
曹军征剿五胡残留,到达高原后,白河羌率先组织兵马,展开对抗。
他们召集诸部,抵御曹军,並在佛家过来的人支持下,袭杀羌族的一些部落,製造惨案。
没错,是袭杀羌族各部,製造惨案。
其目的是嫁祸到曹魏身上,从而以最短的时间,將鬆散的高原地区各支部落组织起来,形成抗衡曹魏的力量。
封禪大典的同一天。
天蒙蒙亮。
一路追踪佛教徒来到高原的许褚,带领曹军,河西地区的谍子,突袭杀到了白河羌。
白河羌坐落在一片高地上。
周围山水环绕,以木桩为墙,內部帐幕连绵。
他们聚集各方后,人数过万,是高原地区最集中的一股反抗曹魏的力量。
曹操给许褚的命令,是全歼五胡中羌氐两族的残留,与封禪大典配合,用五胡的血来进行血祭,呼应封禪!
天亮前的黑暗里,白河羌的哨兵,突然听到一声滚雷般的怒吼。
隨著声音,一个人像狂风席捲大地,从远处衝进了白河羌。
部落外围的木墙,被那人影撞击,瞬间四分五裂。
外围的几个帐幕內,羌人刚听到动静,便被那人影衝进来,將帐內的羌人一起击杀。
血光四溅,骨骼断裂的声音,让人头皮发麻。
来势如下山虎的人,正是许褚。
隨著泰山封禪的开始,这天早上的许褚,体內力量激盪难抑。
他渴望一场痛快淋漓的廝杀!
以敌血祭奠我大魏的武勛,封天之功…许褚热血已沸!
后方。
曹魏的千军万马,正掩杀上来。
泰山。
曹操已走到了山腰。
苍穹上,电闪雷鸣。
他的登山路,仿佛是要从人间走入天界。
那电闪雷鸣,风云呼啸,如同天地对他的考验。
曹操步履沉稳,对天地间的诸般气象,视而不见。
走到半山以后,已没有文武伴同,唯帝王一人,將登顶山巔。
典韦,荀彧等人在山腰驻足,仰望向山上走去的曹操。
山路漫漫,高达千仞。
曹操的身形,越来越小。
一阶一阶的石阶,被他拋在身后,距山顶渐近。
当他迈出最后一步,踏足山巔,极东的方向,一轮骄阳跃出,播撒出照耀广袤天地的万重光芒。
这一刻,日夜轮替,天地同辉!
ps:求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