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空中楼阁”的设计方案
在门口按流程签订了保密协议,大家陆续进入,每一个人的落座,都让会议室的气氛无形中凝重一分。
洛珞则是一个人坐在了会议室的隔壁,这次的会议十分特殊,对於人员的规格和保密性要求非常的高。
当然了,洛珞没有进去並不是他级別太低。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这里面很多人的级別—他们还不知道洛珞的存在。
出於对洛珞的保护,还是先不公开他的存在,看看那些专家们的看法再说。
於是,洛珞便独自待在了另一间会议室,面前的大屏幕里,放著的正是隔壁会议室的监控视频。
隨著会议室人逐渐增多,洛珞也认出其中一位,正是曾在他改进长五整流罩气动模型时,专门从空气动力学研究院赶来的资深专家,陈立秋教授。
人员到齐落座,曹bu长端坐主位。
他没有寒暄,开门见山的声音低沉而清晰,迴荡在安静的房间里,仿佛敲击在每个人的神经末梢:
“各位,情况紧急且高度机密,这是一份名为『尘埃之怒”的纳米集群炸弹设计方案,各位都是这一领域的专家,所以我第一时间把大家紧急召集过来,进行初步论证。”
是的,这就是洛珞熬了一个多星期的成果,终於在昨天晚上完成了设计方案。
隨即在完成的第一时间他就给总装打了电话,无论是把方案直接交上去,还是直接实施製作,都得通过这边才行。
刘艺菲对洛珞的猜测还是保守了。
他研究这种东西哪里用提前报备,要不是不依赖总装他自己很难做出来,恐怕他都有直接手搓一个的衝动了。
这要是拿个真的放在电影里,想想都刑啊!
而另一边,曹bu长接到电话后认真听取了洛珞对这一研究成果的阐述。
因为洛珞过往那显赫的成绩,儘管当时已经很晚了,但接到电话后,他一点也没有耽搁,当即便策划了今天上午的这场会议。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虽然术业有专攻,他对一些具体的设计和操作不甚了解,但基本的参数他还是有个大概的。
洛珞在电话里跟他说的数据,实在是把他嚇了不止一跳,如果洛珞没有夸张的话,那这恐怕是个在新型武器设计里,一个远超目前尖端水平的存在。
更不要说纳米科技应用广泛,一旦细致的研究分化后,可能还对工业领域有著更加显著的提升。
他將洛珞的报告分发给在座的每一位专家。
“时间紧迫,请大家快速瀏览核心內容,重点评估其技术可行性、潜在威胁度以及——可能的应用价值边界。”
长条形会议桌光可鑑人,倒映著围坐一圈的十几张面容。
这些来自装备发展部、顶尖jun工院所、中科院相关领域,顶尖科技力量的掌舱者们,此刻无一例外,眉头紧锁,目光如炬,聚焦在面前那份名为“尘埃之怒”的纳米集群炸弹设计方案上。
一时间,翻动纸张的沙沙声成了主旋律。
方案图集被快速瀏览,结构剖面图、爆炸原理模型图、能量传输网络拓扑图一项项技术参数被映入眼帘。
那流线型的卵状外壳、蜂巢六边形暗纹、蝶翼展开结构、被力场约束的晶尘立方核心、內部嵌套的微型聚变点火腔室每一步设计都充满了超越时代的冷峻美感与致命气息。
几位专家先是快速扫视文字描述,隨即目光就被那些极其精准的结构示意图和爆炸原理模型吸引。
“这个核心设计思路一一力场约束十亿级纳米机器人,渗透目標结构后引导微型聚变点火器连锁引爆理论模型非常自洽。”
来自军工院的赵总师率先打破了寂静,手指点著方案首页:
“但关键点在“微型聚变点火器”和『纳米机器人集群控制”,这所需的能量密度和控制精度,以我们现有的材料物理和微操控技术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