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今夜不查案,先给刘彻挖个坑,逼他跳!
“使君,我等现在去何处?”当樊千秋沉思的时候,卫广拍马上来,脸上有忧色,定然是惦记刚在城门外听到的事情。
“你和卫布先回车骑將军府,我先回万永社总堂,”樊千秋思索片刻,才问霍去病道,“你愿不愿先与我同去看看?”
卫青如今是车骑將军,自然已经开府建衙,他虽不在长安,却已经將其母接到了府中,卫氏兄弟自然应当去那里团聚。
“阿舅,今夜社中是不是要一齐祭祀社神?”霍去病毕竟还是少年,刚刚的烦心事並未放在心中,只是有些欣喜地问。
“正是,今夜不只是要祭祀社神,无家可回的子弟会同在社中宴饮,投壶对弈,斗鸡击筑,无所不有。”樊千秋笑道。
“甚好!甚好!阿舅,今夜我要与你同去,好好地耍上一耍!”霍去病雀跃道。
“去病!阿母已三年未见到了你,你应当先去拜见阿母!”卫广板著脸斥责道。
“嘿嘿,阿舅,替我说几句好话,替我说几句好话。”霍去病笑嘻嘻地哀求著。
“卫广,放心,我有长安令义使君颁发的夜行竹符,亥时之前,我定將去病安然送回车骑將军府。”樊干秋点头笑道。
“那——全凭使君安排,”卫广行礼之后,又看向霍去病,一脸严肃地说道,“去了之后,你莫惹事,更莫胡言乱语。”
“我晓得,我晓得,有阿舅在我身边,我就算想惹事,也惹不出事。”霍去病笑道。
商定之后,几人便分头而去,卫氏兄弟匆匆赶往了尚冠里的车骑將军府,而樊千秋则与霍去病一齐朝方永社总堂行去。
樊千秋虽然三年没有在长安城行走了,但城中官道和问巷的布局却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走起来,自然也是熟门熟路。
从灞城门到大昌里,恰好要穿过万永社活动最频繁的未央乡、清明北乡和启阳乡一带,这几乡的乡市和里市最为繁华。
也许因为临近除夕,也许是因为连日下大雪,沿途的乡市和里市都很冷清,客商寥寥,处处都流露出衰败冷清的景象。
一直走到了清明市,樊千秋才零零散散看到了一些商肆,与他记忆中的繁华相去甚远。
三年前的那个除夕,樊千秋也曾经到清明河沿岸来閒逛,虽不如平日热闹,却也绝不是这般死气沉沉的模样。
而且,不仅是冷清,还人心惶惶。
缩头缩脑躲在商肆凉棚下的那些个行商,听到马蹄声后,也会站出来,打算招揽一番。
可他们一见到樊千秋是旅客打扮,立刻就黑了脸,重新躲回了棚中,还不忘记警惕地回头二人一眼。
说如临大敌,也不为过!
樊千秋上到清明桥后,又停住了,他看了看沿河两岸那冷清的景象,心中的不安和担忧又加剧了几分。
看来,长安城的萧条冷清,可不只是因为除夕和下雪啊,恐怕更与这该死的巫蛊之案有著莫大的牵连。
刚才,在灞城门外,那老翁说过,这十几日已有几百人被捉走,恐怕远不止这数目。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趁机挟私报復,用这“巫蛊之案”来攀扯撕咬与自己有仇的邻里。
亦不知有多少酷吏会借题发挥大兴刑狱,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得力”,向皇帝邀功。
更不知有多少贪官会把此事当成个藉口,大办冤狱,勒索那些胆小怕事的普通黔首。
隨时可能下狱,自然人心惶惶,这些唯利是图的行商甚至都放弃了设肆获利的机会。
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若是继续发酵,牵扯其中的人定然会更多,亦会蔓延到长安之外去,
届时,天下不知会不会乱。
若是以史为鑑,巫蛊、灾异、招魂——这些看起来是无稽之谈的事,往往会都带来意想不到的恶果,甚至还会动摇国本。
而且,明年初,大汉会再次对匈奴人大规模用兵,领兵出征的主將,正是与巫蛊之案有牵连的卫青,只怕还会乱军心啊。
两年之前,卫青虽然直捣龙城,取得了一场“光鲜”的大胜,但只是“光鲜”而已,对匈奴人並没有造成决定性的打击。
这两年里,汉军常年有十万精锐屯驻比赛,时不时还会出塞试探,但始终没有深入大漠,自然也就难以取得亮眼的战绩。
所以,刘彻明年发兵出击匈奴,定然想要获得一场大胜,更力求要给匈奴人以重创。
在这关口,忽然爆发巫蛊之乱,还牵扯到卫青的姐姐卫子夫,那干係实在太大了些,更何况,
还可能涉及到龙嗣的事情。
两厢叠加,刘彻定会暴烈果断地处置此案,本意自然是好的,可他深居宫中,纵使圣明烛照也不会尽知民间已人心惶惶。
又或者说,刘彻即使知晓民间已人心惶惶,也不会收敛迟疑,因为相比於普通黔首,他此时更在意卫子夫和卫青心中所想。
今夜,樊千秋定然会见到刘彻,他必须得做些什么,好让自己能心无旁驁地应对这巫蛊之案。
“去病啊,今夜,你要帮我做一件事。”樊千秋看向身后的霍去病,严肃地说道。
“但凭阿舅吩咐,我绝无二话。”霍去病看得出樊千秋此时的愁容,连忙正色道,
“此事干係极大,决定著阿舅的生死,更决定著大汉黔首的太平,你万不可走漏风声。”樊千秋並未明说,而是再提醒道。
“诺!”霍去病再答。
樊千秋先顿了顿,便將自己的盘算尽数说了出来,更將霍去病要做之事嘱託清楚。
后者毕竟是少年,听到樊千秋说的话,表情几经变幻,才渐渐从惊讶恢復到镇定。
“如何,可能做到?”樊千秋问道。
“能!”霍去病深吸一口气回答道。
“好!將斗笠带好,脸也蒙上,莫让旁人认出你。”樊千秋说道。
“诺!”霍去病再答,连忙就按樊千秋所说的准备。
接著,二人便过了清明河,接续向大昌里方向赶去。
很快,他们便进入了北城郭深处,四周的房屋院落越来越低小,官道问巷也豌蜓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