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把那人头,给刘彻送去,本官的使命便圆满了!
“为何?”樊千秋很平静地问道,“本官为何不能杀这陈须呢?”
“陈须一死,馆陶公主定会发疯,使君虽然有才有德,可官职低微,做得太绝,会有大麻烦。”龚遂直言进諫道。
从昨夜到现在,龚遂都想不明白,自家县令平时心思镇密,为何今次得到敖仓的真相之后,还擅自做主杀了陈须。
如今知道陈须已死的人不到十个,但是,此事却不可能一直瞒下去,不用太久,此事便要外露,届时会血雨腥风。
最好的谋划,明明是將陈须和罪证直接押送到长安去,交由天子和廷尉来处置。
这样一来,县官交代的事情办了,功劳也立下了,与馆陶公主也留了一些余地:总之,这才是最上算的谋划布置。
“主簿啊,若是將陈须送到长安,那便是为难县官了,他杀了则是无情,不杀则是昏。”樊干秋笑看摇了摇头。
“使君是想自己背上酷吏的骂名,来替县官分担忧虑?”龚遂似有领悟。
“为人臣者,为君分忧是正论嘛。”樊千秋笑著打趣,但停顿片刻之后,又正色道,“本官也想藉此人来立威。”
在过往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樊千秋闹出的动静可不小,杀的人业已不少,有名望者便有竇桑林和田父子这三人。
可是竇桑林之死被遮掩成了“意外”,田恬死於汉律,田死於“天罚”,虽然与樊千秋有关係,可关係不太大。
因此,樊千秋虽然也得到了几分杀名,可是这杀名却是“薄名”,並不能威震宵小,
更不能让牛鬼神蛇主动让路。
所以,杀了,等於没有杀,便是白杀。
如今,这陈须便是一只鸡,还是一只很大很大的鸡,杀了就可以立威,可以嚇一嚇那些猴或者“侯”。
樊千秋並不是看重这虚名,而是获得一种保护机制,日后有人要动他,便都要掂量这后果能不能承受。
权势、权威、名声、威望—-说起来看不见摸不著,但用处却又极大,需要一点一点地去累积和打磨。
从古到今,许多勛贵豪门,官职爵位还在,却因为气势和威望消散了,最终不可逆转地走上了下坡路。
樊千秋现在的官职还不够,可也要累积名望官声了:得让天下都知道,有他樊千秋这么一號“狠人”。
“使君说得倒也有些道理,可使君恐怕会背上酷吏的名声。”龚遂是个儒生,自然最为看重名声二字。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樊千秋如同头次与龚遂深谈时那般,再次用了屈子的这句诗。
“使君高义,是下官卑鄙了,忘了使君先前说过的话了。”龚遂似有所领悟,连忙向樊千秋行礼请谢。
“龚遂啊,本官亦知你所忧,可有一件事你可能忘记了,本官乃区区六百石,美名远不如杀名有用”
“你何时见过六百石的县令被称为循吏的,当不上两千石,连循吏都算不上。”樊千秋亦真亦假自嘲道。
“使君看得比下官透彻,是下官一叶障目了。”龚遂答完沉默片刻,接著道,“陈须的死讯便不当一直瞒著。”
“確实不当隱瞒著,只是不该在滎阳县挑明,这些骇人岁事,要有合適的地方散出去。”樊千秋满意地点头。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那”龚遂做请示的表情。
“你立刻去找通河社社令何不足,让他出一条最好的漕船,运送所有帐簿供词物证及人证前往长安城,要秘而不宣—”
“此事交由卫广去办,不要拖延,今夜便要出发,昨夜之事起码要两日才能传到阳,要趁这两日,抢先离开河南郡。”
“使君布置得极周全。”龚遂立刻领会了樊千秋的用意,隨即答下。
“告诉卫广,到了长安城之后,先別进城,提前与他的兄长联络,让卫將军带他们直接去上奏县官。”樊千秋沉思再道。
“诺!”龚遂再答道。
“还有那陈须的人头,用匣装好,一同送往长安城,直呈县官御案。”樊千秋知道刘彻想敲打许多人,这人头极为重要。
“使君是想让陈须的死讯在长安城先传开?”龚遂有些激动地问道。
“至少,更能让天下震动了吧。”樊千秋点了点头。
“使君妙算,下官自愧不如,但我还有一事忧心。”龚遂再行礼道。
“何事?”樊千秋耐心问道。
“使君虽然有县官的亲笔詔书,但是,举兵攻破这敖仓城,恐怕庄府君不日便会来问罪,届时如何应对?”龚遂又问道。
“这是自然,陈仍是户曹,他能逼庄青翟来为难本官,不只是为难本官,恐怕还想翻案,想报復!”樊千秋点头道。
“那”龚遂仍然有些不明。
“这便是陈须的第二个用处了,我可用他的生死与之周旋,还可替卫广遮掩,如此便一举两得了。”樊千秋轻鬆地笑道。
“可是若庄府君被逼到了绝境,不理会这陈须的生死消息,直接动起了杀心,这又如何是好?”龚遂仍觉得此事太冒险。
“所以,还得你来救护本官啊。”樊千秋神秘地笑了笑,似乎已经有了谋划。
“下官只是区区一个主簿而已,如何救护使君?”龚遂脸上写满了疑惑不解。
“此事不难,本官已经想好了谋划。”樊千秋神秘笑道,接著便一五一十地说出,龚遂先惊后喜,连说“使君有妙计”。
当日,龚遂便按照樊千秋的命令和吩咐,將后续的种种一一安排布置了下去。
入夜,与敖仓案相关的重要人证物证悄悄摸摸地装上了一条漕船,同时上船的还有卫广和三十个最信得过的强弩甲士。
子时,北风终於由西稍稍转向了东,漕船借著这阵风势,终於顺利地离岸起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