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大汉小吏 > 第274章 皇帝制书至,增秩到六百石,擢为滎阳县令!

第274章 皇帝制书至,增秩到六百石,擢为滎阳县令!

第274章 皇帝制书至,增秩到六百石,擢为滎阳县令!

樊千秋发现的这处细节正是“粮少价高”。

今年是个丰年,按常理来说,乡市和里市中的粮食芻应该量大价低,可是今日却恰恰相反。

樊千秋回想这一多月的情形,惊讶地发现五穀的价格竟一直居高不下。

为了防止记忆出错,他从绑在鞍边的囊中翻找起来,寻出了一卷竹简,打开细细地对比起来。

这竹简名为《货殖价目簿》,樊千秋每次巡视集市,都会在上面记录各种货物的价格和数量,以备不时之需。

他展开了竹简,一简一简地往前看,发现粮食的价格確实比往年要高。

去年八月,关东郡国的新粮大量运入关中前,一斛粟的价格是一百钱。

去年九月,关东郡国的新粮进入了关中之后,一斛粟的价格是七十钱。

今年冬春两季,隨著时间的推移,存粮逐渐减少,粮价开始缓慢提升,五六月青黄不接时,一斛粟的价格到了一百五十钱。

这还是有充足的粮食供应的长安城的粮价,在一些陵县或者偏远小县,粟的价格甚至达到了一百七十钱,甚至接近二百钱。

而不只是粟,麦、稻、黍之类的主粮价格也隨之不断爬升,到达高价。

如今,大汉绝大部分地区仍然还是一熟制,所以每年的粮价波动趋势很相似。

按照以往的经验,进入今年的七八月份后,粮价將开始走低,今年又是一个大丰年,

一斛栗的价格在九月当回落到七十钱。

但是很古怪的是,清明市上的粟的价格却在一百四十钱左右波动,堪称高价。

此时,刘彻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改革,盐铁没有专营,诸侯仍然铸钱,平准均输政策也还没有正式地推行。

虽然在思想层面已经进入儒家大一统阶段,但经济层面仍是无为而治的路子。

因为没有强权的干涉,物价最能直接反映真实的供需情况,所以粮价高涨,只有一种可能性一一市面上的粮食数量未变多。

可分明是一个大丰年,粮食应该充盈才对,又怎可能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呢?

这市面上的粮食,到底去哪里了?

樊千秋將竹简投入了囊中,视线重新看向了热闹的清明市,隱约间觉得很不安。

在生產力低下的封建社会,粮食那可是影响社会安定最重要的因素,容易引出大问题啊。

当他陷入沉思时,缉盗王温舒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挤出来,来到了樊千秋马侧。

“上吏,县寺刚派人来亭中寻你,说是有急事,让你立刻回县寺去候命。”王温舒说道。

“何事?”樊千秋思绪收了回来。

“少府来人了。”王温舒回答道。

“少府?”少府等於是皇帝管家,樊千秋与其的交集便是那几个亿的市租,所以他最先想到的是:对方是来督缴市租的。

“来的是一个尚书。”王温舒郑重其事而又意味深长地朝樊千秋点了点头。

樊千秋结合说话的內容和表情,心中顿时一惊,立刻明白王温舒的意思了。

尚书乃是少府的属官,如今的这个官职还不如十几年后那么显赫,主要承担的是文书方面的工作。

包括整理秘府中的藏书和史料,帮助皇帝起草各种詔书、传递各种詔书等。

一个尚书此时来找自己,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性:他新官职的任命下来了,且品秩在六百石及以上!

因为二百石到四百石的官吏,由丞相直接任命,比六百石及以上品秩的官员则必须要由皇帝任命。

“本官晓得了,你带著这什亭卒继续巡视间巷,我回长安县寺候命。”樊千秋有一些激动地说道。

“诺!”王温舒叉手领命道一刻钟之后,樊千秋回到了长安县寺,他走进县寺桓门,便有相熟的属官向他道贺,

非常地热络。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七零:穿成冷面大佬的炮灰前妻 八零养崽,二嫁退伍糙汉夜夜归家 契约婚姻到期,陆总他不离了 七零:娇艷美人嫁冷硬军官一胎双宝 沈夫人的马甲层出不穷 深藏温柔 被休再高嫁,侯府上下死绝了 精灵:刚冠军,萌新成长系统来了 回到八零林场,赶山做个万元户 港综:你二世祖,比你爹富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