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大汉小吏 > 第267章 刘彻做了三件事:盖棺定论 肃清余毒 定调伐匈奴!

第267章 刘彻做了三件事:盖棺定论 肃清余毒 定调伐匈奴!

整个朝堂上下一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一统:討伐匈奴便成定论!

於是,在朝臣讚颂中,刘彻下达了“来年九月,发兵三万,討伐匈奴”之詔。

从这一刻起,大汉的歷史便掀开了新的一页。

在刘彻的果断决绝的行动之下,在极短的时间里,朝堂的局势和帝国的走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大汉这辆“马优车良”的战车,几乎在一夜之间,从一条內敛收缩的道路开上一条外放扩张的道路。

这辆战车此时的速度仍然很慢,但將会越来越快,冲向远在漠南漠北的匈奴贼寇。

最终,庞大的大汉帝国会变成一台战爭机器,吞噬天下的人力物力,再输出武力!

这三次廷议之后,长安城变得格外繁忙。

一道道詔令从未央宫里飞出来,传递到不同的衙署和四方郡国,改变著大汉帝国,影响著无数黔首。

募卒、选將、练兵、买马、修驰道-所有与战爭相关的事务,飞快地运转起来,成为施政的核心。

在这些詔令的不停影响之下,“征討匈奴”飞快地取代了“田之死”,成为了大汉黔首热议之词。

大汉的天下承平,刀光剑影早已远去。

在长辈口耳相传之下,能够流传下来的是永远只是英雄的荣耀!

无数的年轻人嚮往昔日的辉煌,只希望能儘快带兵去马踏匈奴,却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道边的枯骨。

三次廷议后,仅仅过了一个月,大汉帝国以长安为核心,一点点地被一种亢奋而热情的氛围所笼罩。

上到白髮苍顏的老翁和老,下到环绕竹马的五岁稚童,都知道一场战爭將要开始了。

在刘彻掀起的这阵热潮之下,万永社没有閒下来,而是按部就班地解决著遗留的问题。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所有要做的事情都已经做了。

该迁籍暂时离开长安城的万永社子弟已经迁籍了。

长安城剩余八个私社已经併入万永社成为了堂口。

社中原本的四个堂口则是全部更换了堂主和头目。

最重要的是,被万永社杀死的那些岁人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乾乾净净地死去了,

再没有掀起任何的波澜。

之后,万永社就像一头吃饱了肉食的猛兽,躲在窝里,一点点地消化著腹內的食物,

將其转换成自己的血肉。

而樊千秋则格外低调:每日按部就班地点卯和散衙,除了每次暗堂沉冤理事外,他减少了去万永社的次数。

白天大部分的时间里,樊千秋要么呆在县寺里查阅刑狱文书,要么在各亭部督查,要么就骑马在间巷巡视。

总之,便是“不折腾”,他在低调中蛰伏,在蛰伏中观察,观察是否有不怀好意的目光,在暗中盯著自己。

诛杀田的动静实在太大,虽然做得滴水不漏,风头似乎也已经过去了,但他仍要小心谨慎,不要被怀疑。

好在经过一个月的韜光养晦,大部分的事情都向著他预想的方向发展推进。

只有一件事让他有一些意外,那便是籍福转投到丞相竇婴魔下当臥底之事。

籍福赎刑脱了罪之后,確实趁乱从武安侯府中盗出了田与刘安来往文书,並且第一时间便送进了魏其侯府。

书信中並无实质性的谋逆言论,但“臂越妄言”不少,若是利用得到的话,也足以让武安侯府被族灭殆尽了。

但是竇婴收下了书信,並信任重用了籍福,更在后者引导下大肆清除暗处田党;却並没有对武安侯府下狠手。

以至於失去了大宗嫡子的武安侯竟神奇地保住了爵位,並在太后的过问下,由一个庶子继承了武安侯的爵位。

樊千秋百思不得其解,他不知这竇婴到底是如何想的,竟然放过了斩草除根的机会。

是胆怯了?是疏忽了?是另有图谋?不得而知。

不过,樊千秋並未深究此事,机会送到了竇婴的面前,要怎么用是竇婴自己的事了。

重要的是,樊千秋最初的目的其实已经实现了:籍福凭藉这些盗出来的书信,成了竇婴身边的一根暗桩!

总之,田死后的一个月里,万永社平安无事,樊千秋安然无恙,一切照旧如寻常。

不仅是大汉帝国將进入新的一页,万永社也將进入了新的一页,樊千秋自然也將在仕途上迈出新的一步。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在“外热內冷”的情形之下,三个月转眼即逝。

大汉农户们经过小半年的耕耘劳作之后,终於又迎来了收穫的节气。

今年上半年仍然算得上是风调雨顺,所以大多数农户在田地里的收成都差强人意。

留下一整年的口粮,存好来年播种的种子,交讫朝廷的地租算赋,添置几件农具·“

除去这些必要的开销之后,一个寻常的五口之家能结余一千钱左右。

这一千钱在勛贵豪猾之家,恐怕只够支付一匹良驹一个多月的芻。

但在寻常农户之家,却能发挥大用。

卖一床新的蒲蓆、做几套过冬的袍服、添置粗陶的碗盆器具、过年割几斤猪羊肉那是可以实实在在改善闔家生活的。

当然,这是有土地的自耕农的生活,那些佃豪猾田地的佃农便没有这么轻鬆愜意了。

除了给大司农和少府交地租算赋外,他们还要將土地里大部分的收成交给豪猾世家。

最后剩下来的粮食,哪怕省吃俭用,和米糠混合吃下,也难以让一家人全年能果腹。

来年青黄不接之时,他们只得再去找豪猾货赊,让自己朝奴僕的方向再多走上几步。

当然,这仍然算是运气好的,运气最差的则是那些遇上了“天灾人祸”的普通农户。

今年没有天灾,但人祸时时发生。

一轮恶疾、一次意外、一场事故·-都可以將自耕农和佃农打回原形,逼他们直接卖身为奴。

其实,何止是农户要过得小心呢?

制陶油漆的工匠、来往贩货的坐贾、进出山林的虞人:大部分黔首都要在战战兢兢当中求生。

而且,哪怕是出了仕,当了官,封了侯,称了帝——也仍然要如履薄冰,各自应对烦恼苦闷。

人有欲望,便有苦闷,没有人可以挑出这个檯。

当操持著不同营生的黔首艰难求生时,樊千秋这二百石游徽也总算是迎来了自己收穫的季节。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七零:穿成冷面大佬的炮灰前妻 八零养崽,二嫁退伍糙汉夜夜归家 契约婚姻到期,陆总他不离了 七零:娇艷美人嫁冷硬军官一胎双宝 沈夫人的马甲层出不穷 深藏温柔 被休再高嫁,侯府上下死绝了 精灵:刚冠军,萌新成长系统来了 回到八零林场,赶山做个万元户 港综:你二世祖,比你爹富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