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当李广將樊千秋押往詔狱时,刘彻便派出绣衣使者到武安侯府门前打探,连同那石棺和死牛也一同细细查看过了。
派出去的绣衣使者找到了几处蹊蹺,然后上奏给了刘彻。
而刘彻也从这几处蹊蹺当中,看到了一些不同寻常之处。
这些不同寻常之处也成功激起了刘彻的顽疾一一疑心病!
“石棺確被火烧燎过,但棺身开裂,比常见落雷势大。”
“石棺中有硝石气味,寻常落雷处,从未闻到过此味。”
“围聚黔首未见列缺,只见惊雷炸,且並非从天而降,似是从棺中暴起。”
绣衣使者给刘彻带回来的消息只有这寥寥数句而已,而且太过古怪,所以刘彻揣度了许久,仍然想不清其中的深意。
但是,有一点事毋庸置疑,这是大汉肇建至今唯一一次死了人的“祥瑞”,而且死的还是距离皇帝非常近的一个人。
朝堂官员无德,上天会降天诛杀之;若皇帝无德,上天会不会也诛杀皇帝呢?
刘彻从来都不相信什么的天人感应,哪怕此刻非常恐惧,他仍不信这种鬼话!
秦汉以来,皇帝下诫敕训诫的朝臣不知道有几何,但是却只死了这一个田。
要说田比其他曾经被训诫的朝臣更加无德,那倒也是冤枉自己这个舅舅了。
而且,若皇帝下诫救就能引来这天罚,那他又何至於在朝堂上费心驾驭百官?
遇到对自己阳奉阴违之人,只要下道诫救即可,连捉去詔狱的步骤都可免了。
倘若如此,大汉岂不成了“怪力乱神”的天下,那哪里又还称得上是人间呢?
凭藉这推理,刘彻便认定这天罚定然有蹊蹺。
要么有人假扮天罚欺天,要么有人能引天罚!
不管是其中哪种可能性,刘彻都必须要查清!
在摇曳的宫灯之下,刘彻双手撑再次细细地看著素帛上的字,將其记在心中。
“荆!”刘彻抬起头喊道。
“诺!”荆闪进了殿门道。
“抬一个火盆来,烧旺些。”刘彻冷冷说道。
“诺!”荆心中直犯低估,但是却不敢多问,只是跑出去准备,不多时便带人把一个烧得正旺的炭盆抬了进来。
刘彻拿著那幅素帛步来到了炭盆前,这烧得极旺的炭火散发出逼人的热量,片刻间就將他烤出了一身的汗水。
他愣神片刻,便將素帛投入了炭火中,转眼间,便烧成一团火,在一阵刺鼻的浓烟中越烧越旺。
这样一来,便再无人能猜到刘彻心中的所想了。
直到素帛彻底在火中化成了一团灰,刘彻才放心地挥了挥手,两个內官连忙將火盆抬了出去,殿中转瞬变冷。
“传朕口諭,让丞相竇婴立刻进宫。”刘彻迫不及待想要大展拳脚了。
“诺!”荆答了下来,他確定皇帝再无別的命令之后,才跑出去传令。
偌大的宣室殿中又只剩刘彻一人,他在黑暗中站了片刻,才坐回榻上翻开《公羊传》
,犹如墓中的泥塑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