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入编当差佬,福利多,规矩更多
“如何?义使君有何安排?”公孙敬之急忙问道。
“呵呵,有劳大兄记掛,义使君擢我为游了,掌管北清明亭和南清明亭两亭三乡治安。”樊千秋说道。
“当真?”公孙敬之有些难以置信地问道,脸上表情变幻莫测。
“当真,我现在就要去功曹领取组綬和官印。”樊千秋笑著道。
“喷喷,贤弟仕途顺畅啊,那日在院初见,我便知你非同常人,定能有番作为。”公孙敬之討好道。
樊千秋心中冷笑,那日的事情他也记得很清楚,当时这公孙敬之威逼方永社低头,那是猖狂得很。
此子当时恐怕绝不会想到,自己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私社子弟,有朝一日竟然真能与他平起平坐了。
更何况,公孙敬之用了七八年才当上这二百石,可樊千只用了半年就到了二百石,速度相差太大。
“大兄,以后还要你多提携。”樊千秋行礼笑道。
“哪里哪里,以后你我同寺为官,相互提携才是。”公孙敬之这寒暄的话语之间,很有几分酸意。
樊千秋又耐著性子与公孙敬之应付了几句之后,就穿过整个院子,来到了正堂右边的那排厢房前。
他在这几间厢房面前走了几个来回之后,就確定了功曹阁的位置。
樊千秋理了理自己的袍服,然后便走到门前,先往里面张望一番。
功曹阁和户曹阁一样,也是狭小逼仄,横纵不过四五步,还被帷幕分成了左中右三间室。
【一步~1.5米】
中间坐著一个白髮苍顏的老者,右侧坐著一个中年男子,左侧是三个弯腰驼背的老书佐。
这几个人正伏在案上处理公文,堆在案头的竹简木读堆得一尺高,几乎將他们遮挡住了。
眼前的这一幕,不禁让樊千秋想起了数月之前,他在东市市楼里见到东市主记的那一幕。
於是他不由得再次感嘆,大汉基层的属官吏员当真也是辛苦啊。
“敢问此处可是功曹阁?”樊千秋站在门外,不卑不亢地问道。
“此处是功曹。”坐在中间功曹有些吃力地抬起头,眯著眼睛看向樊千秋,“你是樊千秋?”
他这句话脱口而出之后,阁中其余几人也都抬起了头,朝樊千秋这边看了一眼,眼中有羡慕。
“稟告上吏,小人是樊千秋,义使君让我来登记吏籍,並且领取组綬和官印。”樊千秋如实答道。
“我是功曹蒋平安,以后你我同寺为官,品秩上亦无太大差別,也不必用谦称敬语。”蒋平安摆手道。
“谢过蒋曹。”樊千秋见其和善,当下对其多了几分好感。
“不必多礼,先坐等片刻。”
“诺!”樊千秋进门后再次行礼,便与蒋平安隔案坐了下来。
蒋平安转身在身后的书橱中地搜寻了片刻,便將吏籍簿寻了出来。
他在吏籍簿上找了许久,才寻到游严封的名字条目,在其后加上“获罪,
因免”这几个字。
蒋平安又寻出了义纵提前写好发来的手书,再次与樊千秋仔细核对姓名、户籍和爵位等细节。
过程虽然有些刻板和木訥,但那一丝不苟的样子,仍然让樊千秋觉得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