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之兴隆,刚晚上十点,正是夜市最尖峰时段,他们的食材就消耗殆尽,被迫提前收摊。
送走最后一名客人。
郑午就一屁股坐下去,將围在腰上鼓鼓的腰包解下来,递给王芳,脚酸手酸的,一时不知道揉哪,乾脆一会揉手,一会揉脚,仿佛孙猴子搔跳蚤似的。
什么叫数钱数到手抽筋,他终於体会到了。
太特么累了。
真不是人干的。
歇够了,收拾家当走人。
回到小院,三人围一桌子。
王芳把腰包里的钱全掏出来,旧版的大票小票,还有一元五毛一毛的钢鏰,四人头的100大钞也有几张,堆了一堆。
两口子眼神热切起来。
手不停歇的收了一晚上钱,郑午已经脱敏了。
他现在对钱不感兴趣。
甚至有点困,想上楼睡觉。
但这个氛围,他只能配合演出,打起精神表演见钱眼开。
王芳意气风发的一挥手,“点钱。”
李得宝率先拣起100的,就这么七八张,他反覆点了三遍,手都在抖,不知是累的,还是激动的。
最后统计,毛帐2536.5元,净利815。
这还是高峰期就收摊的收入。
要是做到正常收市,翻倍不敢保证,多赚400是绝对没问题。
凑整算1200,三人平分,他两夫妻占两份,一天就能赚800,只一天,就把他们置办家当的成本赚回来了,以后每天除掉食材成本就是净利。
想想,一天800,一个月2万4,一年……
一年不得將近30万!
平分也是每人15万。
这也太好赚了吧!
卖身都没这么快!
什么大哥大,bb机,甚至连四个軲轆的小奥迪,舞池里的小娇妻(不是),都根本不在话下!
这哪是什么夜市,这就是超级金窝窝!
“真是的!”王芳后悔得直拍大腿,“早知道我进厂干嘛呀!”
李得宝跟著插刀,“瞧吧,我早叫你出来卖宵夜,你不信,这下知道耽误了多少钱吧!”
事实摆在眼前,牙尖嘴利的王芳这下也不还嘴了。
连暂时不喜欢钱的郑午都不由动容,哪怕三十年后,年入15万的也少之又少!
怪不得有人说,90年代就是造富时代。
隨便干点啥都能发大財。
三人激动半天,把肚子激动得咕嚕咕嚕直叫,又去搜罗了些边角料,隨便凑了几个菜,开了啤酒,一边吃吃喝喝,一边继续激动。
軲轆话说了半天,两口子还死劝活劝,想拉郑午一起做夜市,郑午藉口太累死活不同意。
主要是他志不在此。
生意太好,两个人根本轮不转。
只能另想办法。
请人!
接著又为请谁家亲戚爭论起来,这可关係到以后的家庭地位,並不是小事,最后还是贤良淑德的王芳退了一步,决定明天一早就打电话,把李得宝的兄弟叫来帮忙。
两夫妻討论的热火朝天。
郑午歪在椅子上睡得像猪。
人到中年,你会发现睡到自然醒也是一种奢侈。
次日,已经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