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万历革新 > 第101章 报刊刊印成功

第101章 报刊刊印成功

甚至一些部落迁徙到李如松的附近定居下来,专门给李如松干活谋生。

没办法,这个纬度的地方,缺盐、缺粮、缺物资、缺铁,什么都缺。

因为这里就没有一个先进的文明。

种地也很困难。

什么都缺,李如松的码头就格外重要了。

对於这些部落而言,对大明的贸易的需求可比蒙古人来的迫切。

至少蒙古人交易的很多东西其实算不上什么生存的必需品。

比如茶叶什么的,虽然帮助蒙古人解除肠胃油腻,提高寿命什么的,但这东西终究不是什么生存必需品。

大多数都是贵族需要。

普通的牧民不需要这个。

但是这些部落不同,他们是真的一无所有,別的不说,盐巴就很紧缺。

因此李如松在这里的日子还是相当不错的,他有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虽然人不多,

但是也不是周围这些土著可以抗衡的。

蒙古人的普通士兵都需要用骨箭,何况这些人呢。

装备和大明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如何抗衡?

相反,李如松反而可以利用大量的物资僱佣当地的土著为自己干事。

比如打一些桀驁不驯的部落,或者修建城市什么的。

至少李如松现在就僱佣了一些人开始建造石城墙,替换垒土而成的军堡。

“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任职。”

李如松望著南方的土地,他有点想家了。

但是这样的思念很快就过去了。

没办法,这里虽然苦寒,但是架不住皇帝给的权力大啊。

而且没有什么肘。

他几乎就是独裁官。

一言而绝兵事,想打谁就打谁,想杀周围的哪个部落就杀。

无法无天,为所欲为,这样的权力,就算是他李如松也是第一次体验。

“也能难怪边將多滥杀,或者挑起边事。”

李如松有了心得感悟,算是想明白了很多没有明白的事情。

“就算再快,我也要待几年才能调走,既然如此,何不往下大,最终和我大明相连接?

李如松有了一个新主意。

“去,找朝鲜人,问问他们要不要一起出战。”

李如松派人吩咐了一下,士兵离开,打算去和朝鲜人交涉。

天子李如松周围的部落转让给朝鲜的事情他是知道的,但是他无所谓。

他乃上国將军,丝毫不忧区区朝鲜,

而且他也没打算和朝鲜爭夺什么地方,这些地朝鲜占领和大明占领,在李如松来看,

是有些区別,但是区別也就那样。

无非是从大贏特贏转变为中贏。

总之不是什么坏事就是了。

京师。

朱翊钧看著李如松的奏报,其表示永明城已经重修,规模进一步扩大,码头也扩大。

“很好,这李如松干事挺快。”

朱翊钧頜首,他对李如松很满意。

果然,一些事情还是得派年轻人干,

比如张居正,朱翊钧一直要推行的胥吏改革,张居正这才到山东开始推行。

这还是因为张诚在山东大搞动作,於是张居正就借著这个契机开始推行背吏改革。

只能说,这位张先生是懂得借力打力的。

这人可不是什么莽夫。

“如此一来,威海卫也可以派出舰队去永明城补给、运输物资。”

“话说回来,开中法算是废了,但是也可以修修改改,捡起来再用啊。”

朱翊钧忽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之前的开中法主要是让民间百姓运输粮食。

但是现在他可以把开中法用在海运上啊。

有船商、船队什么的肯接单运输什么物资去辽东、永明城,朝廷也可以出钱,让他们出力啊。

海运的损耗、人力的成本可和陆运是两个概念。

“感觉,可以搞一搞,唯一担心的问题就是遇到骗子。”

朱翊钧琢磨著。

山高路远,有时候皇帝都管不到。

何况在海洋呢,一旦船只运输的物资太多,让船员起了贪婪之心,船队立刻监守自盗,这绝不是什么稀奇事。

漕运的好处除了海风、海浪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漕运在內陆地区,不怕运输的人跑掉,甚至船沉了,只要派人打捞,总是能降低损失的。

但是海运不同,海运是一个风险很大的运输渠道不说太多的东西,就说某个县衙的税银沉在了海外,那这个税怎么办?

是要补交吗?

还是就算了?

自然不可能就算了,要知道朝廷的钱收上来之前就有了大致的费范围了。

少了这一笔,那么干的事情又少不了,到最后要么均摊,要么再徵收一笔钱。

漕运就不同了,就像青面兽杨志,虽然运输税银沉了船,但是大致位置还是有的,可以后续找人打捞。

但是海运就不同了,这里面还需要考虑到人心。

正所谓財帛动人心,人家瓜分了物资,润朝鲜、润日本、润女真都可以,这些地方太烂的话,乾脆领著所有人去南洋卖了物资,定居下来也是一个出路。

“保证金制度?物流公司?担保?算了,我提几个想法,让下面的人完善吧。”

当皇帝的好处此刻展现的淋漓尽致,他根本不用亲力亲为。

“不过还是需要提一句,那就是运输的时候儘量官民合力。船队嘛,可以一起起航,

这样就可以避免有人润的问题了。”

“还可以让官府去一起启程的民船上派出监军什么的。”

“这就是管理学啊。”

朱翊钧頜首,他对此非常满意。

“皇爷,按照您的吩咐,这报纸已经刊印出来了。”

孙德秀走来,递给朱翊钧一背报纸。

之所以是一沓报纸而不是一张报纸,那是因为篇幅不够,朱翊钧打算搞成一个小册子,虽然是报纸,但是更像是后世的杂誌。

是一册,而不是一张。

“没办法,这年头的字体还是繁体,过於复杂,铅字印刷质量也不是尽善尽美,字体如果太小,就看不清了,但是大一点,字是能看清楚了,但是对於纸张的浪费,也是一个大问题啊。”

朱翊钧感慨。

这世界果然没有尽善尽美的事情。

“皇爷,按照您的意思,这一期除了您要刊登的小说之外,还专门提了蝗虫的事情,

皇爷,您创立农科院真是有先见之明啊,再加上东厂的人办事得力,还真的找到了蝗虫的虫卵,总算是搞清楚蝗灾是这么回事了。”

“原来这天底下真没有蝗神啊!”

孙德秀激动道。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斗菇大陆 星海高武:开局单页户口本 重生东京,我只想安静下棋 打造恐怖游戏,嚇哭全球玩家 人在2024,系统1979? 半熟 负债3万亿,债主们跪求我別死 影视之还钱系统 七零美人到西北,硬汉红温了 诸界末日,召唤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