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逢时琢磨了一下,开始委婉起来。
“传信给我?他能传什么信?”
朱翊钧觉得莫名其妙,俺答一个快要死的人,和他传什么信,早点安排好自己的后代才是正事。
只见,方逢时犹犹豫豫之下,说了一个让朱翊钧目瞪口呆的话。
“就是,他是不是许了陛下什么好处。”
“放肆!你当这里是什么地方?”
孙德秀大声呵斥。
这种情况他可不能由看这斯胡说八道。
一旦传出去,成何体统?
而且真要传出去,再联想到皇帝售卖火的事情,搞不好还真的有人信。
朱翊钧被方逢时这话说得不知所措。
“五十万还在追我。”
“当了皇帝,也能收蒙古人的五十万吗?”
朱翊钧看了看方逢时,只见方逢时一脸严肃,他搞不好真这么觉得。
没办法,俺答汗这人是有前科的。
入寇大明都敢和仇弯做交易,谈价钱,最离谱的是,他居然还信守承诺。
万一,俺答汗凭藉著自己的信用,真就和皇帝商谈,许诺皇帝好处,这种事情也不是不可能。
他倒不是认为皇帝为了钱就把大明给卖了,而是怕皇帝信了俺答汗的一些鬼话,以为自己和他的交易是占便宜的,实际上是吃大亏的。
这种跨国贸易很少有亏的,因为交易的商品往往都具有稀缺性,对双方都很有吸引力,因此不存在真正的吃亏,只存在赚多或者赚少。
方逢时担心皇帝太年轻,被俺答汗忽悠,只赚了一点钱,就让蒙古得了大好处。
“老方你放心吧,我没有和俺答交流过,这事是我一人的决定。”
朱翊钧决定不绕弯子了,在这么下去,谁知道方逢时还能说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话来?
“为何如此?陛下如此,九边將士如何想?”
方逢时特別不理解,如果是这样,那么皇帝的目的只有赚钱了。
大明缺钱到了这个地步了吗?需要出卖利器给蒙古人,眼睁睁看著蒙古人对大明造成伤害吗?
“大致有三个缘故。”
朱翊钧並不著急,对於方逢时的担忧他也有腹稿,“至於边镇,那就给边镇分润一二,这样將士们有了赏钱,自然不会有太多怨言,况且,只卖鸟,药石过大的火不会卖给蒙古人。”
“可就算如此,那也....
方逢时见到皇帝如此不以为然,更加著急。
鸟也不行啊,就算大明士兵,有些还在用火门枪呢,还有用单管火箭的,这对大明土兵有威胁。
“老方,你別急嘛,我先说说我的缘故,我以为售卖火於蒙古人,其军力能短暂加强,若一二十年过后,其军必然大不如从前。”
朱翊钧先是说出了自己的第一个理由,火可以让蒙古人战力下降。
“怎么可能?火一旦售卖,蒙古孩童皆可持火入寇。”
方逢时觉得皇帝这话纯粹胡扯,火比弓箭强的一大优势就是训练成本。
除此之外就是使用成本。
弓箭对人的姿势要求是很高的,这些都需要长时间练习,就算人掌握了射箭的要诀,
但也存在著力气不够的问题。
火可不是这样,只要会操作,瞄准之后,就能射出弹丸,击杀敌人。
这就使得大量的蒙古少年具备战斗力,蒙古保守起见,可以多出至少十几万的兵力。
“那么老方,蒙古为何强大?”
朱翊钧问道。
“自然是因为马匹,其行动迅速,来去如风,进退自如,可隨意出击我大明九边任何一处。我朝自嘉靖以来,持续修筑长城,原因就在於此。”
方逢时不假思索的回答,大明的长城设计的目的从来都不是为了御敌於国门之外。
这根本就不是长城的作用。
除非是局部战役,不然大明是不会依託长城抵抗蒙古的。
每段长城能住守几个人?
大明的兵力依旧在长城的后方。
长城的最大作用是迟滯敌人的攻势。
几万铁骑想要入寇大明,就需要破坏长城,破坏一段长城之后,几万人才能入寇,但是因为破坏的口子是有限的。
如果距离长,那么蒙古人破坏的时间就长,如果破坏的短,那么蒙古人每个时辰从关隘入寇的人就少。
几万人全部入寇所费的时间就长。
从破坏长城到全部进入长城这段宝贵时间,就是长城的作用。
明军已经足够召集机动部队,撤离疏散乡野民眾,和蒙古人作战了。
甚至距离近点的话,明军甚至可以集结兵力以多打少,因为蒙古长城外的军队还没有进入內地,而內地四处都有大明的军队源源不断集结,一旦咬住蒙古人,和蒙古人打会战,蒙古人是非常吃亏的。
这便是长城的作用。
除此之外,长城还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有了长城阻挡,边镇乡野百姓就不会心慌恐惧,不敢出城种地。
不然隨便几个蒙古人骑著马乱窜,就能抓住一群倒霉的种地农民。
长城对於边镇的治安、人心、军事、兵力集结都具有重要作用,俺答之所以封贡,除了嘉靖时期的军队越来越强,不好打了之外,还是因为大明的九边体系终於完整建立了。
俺答入寇的成本越来越高。
“没错,是马匹,但除了马匹之外呢?”
朱翊钧又问道。
方逢时张口想要说,然后忽然愣住。
“是骑射。”
朱翊钧替方逢时回答。
“骑、射结合,才是蒙古难缠之处,来去如风,攻势迅猛,蒙古人皆自幼张弓射箭,
他们產训合一,对蒙古人而言,射箭就如大明之农夫种地一样,乃是操家的手艺。”
“而我朝百姓则不同,操家的手艺要么是种地,要么是读书,要么是干活做工,除了些许猎户,就没有几个人靠著弓箭討饭吃,因此我朝只能脱產养士兵。”
“不脱產训练的士兵,强行拉上战场,除了消耗粮食,消耗蒙古人的箭矢,什么作用都没有。”
朱翊钧淡淡的说道,这个时代的军事技战术已经很发达了,战爭一直都是严肃的事情,“门槛很高的事情。
普通人真要上战场,其实只能当炮灰。
別的不说,射箭很多人都很难射准,更不用说射移动靶了。
还是那句话,想想cs这款游戏,给你一把连发的步枪,突然跑出来的人,指哪打哪的枪法,都可能一法不准。
拿著狙击枪架著,都打不到一个人。
给你一把弓箭,一支鸟,一百米开外,你的准头不可能比游戏的表现更好,只会更差劲。
毕竟游戏中的准星是真的可以做到指哪打哪的。
而现实没有这种离谱的能力,
蒙古人为什么几万人就能屠戮几十万人的城市?乃至数百万人、数千万的人生命?
就是因为平民根本无法对抗训练有素的土兵。
“现在,蒙古人有了火,他们的孩子可以不用费心练习弓箭,只需要使用火,就可以驱赶狼群,捕获猎物,那么他们还会努力练习射箭吗?”
朱翊钧好奇的问道,见方逢时不说话,他继续道。
“长此以往,以后呢?三代之后呢?蒙古人还有多少神射手?那时的蒙古人,威胁何在?”
方逢时证的看著皇帝,周围的宦官闻言也不由的看向皇帝。
这个..:.想法可真是..::.过於奇特。
但又让人无法反驳。
可这件事情就是让人很不放心,这想法有些儿戏和想当然。
朱翊钧对此则胸有成竹,因为这样的事情真实的发生在歷史上,如准格尔汗国,西瓦汗国,诺盖汗国,甚至还有索伦部族,浩罕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