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万历革新 > 第73章 一条鞭法的弊端

第73章 一条鞭法的弊端

“臣张居正,恭问陛下金安。”

“朕躬安。”

君臣之间走完仪式之后,张居正开门见山道:“臣素知陛下勤政,也只陛下政务繁忙,奈何前几日上奏言推行一条鞭法之事颇为重要,然而迟迟不见批覆,老臣特来询问。

盖因內阁有人猜想,莫不是哪个宦官偷藏了这份奏疏,让陛下没看到?”

“不然以陛下之英明睿智,就算不准,也会给老臣一个回信。”

张居正语气平淡,一脸严肃,却说出了让朱翊钧尷尬的话来。

但他还不至於因为这点事情而生气。

张居正这番话比起前世的网友的阴阳怪气,那是战斗力不如百分之一。

不过这事情的確是他做的不地道,就算不打算让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又何必已读不回呢。

现在却给了张居正发难的理由。

可问题是朱翊钧也没想到,张居正居然这么沉不住气,几天时间都等不了。

“若之前的盐法也放著,那张居正岂不是当天就要找上门来。”

朱翊钧暗暗腹誹张居正。

两个人之间的交锋却苦了孙德秀一干內侍。

本来好好的,忽然把话题带到了他们身上。

这和他们有什么关係?

到底是怎么回事,相国您老人家是真的不知道吗?

但没人敢说一句话,孙德秀也是。

此时此刻保持静默是最好的。

“先生误会了。”

朱翊钧自然不会拿属下顶罪。

这么做的领导没几个能成事的。

经常这样玩,以后谁和你一心?

看看崇禎就知道了。

遇到问题总要推给別人。

最后落到了无人可用的下场,因为敢於做事的人要么死了,要么坐牢。

“是朕嘱咐司礼监留中不发的。”

朱翊钧正面回应。

见皇帝直接承认,张居正並没有感到开心,反而压力更大。

这代表著皇帝的心意已经有了决定。

也代表看自己的新政要遇到重大波折。

“陛下为何如此?”

张居正不解道,他推行一条鞭法是有些许私心在,但更多的还是处於公心。

在他看来,这条政策能够增加財政收入。

而且还不用和地方进行什么特別激烈的博弈。

本质上来讲,朝廷只是换了一种徵收方式。

因此推行的阻力並不大。

他实在是想不通皇帝为什么要阻止自己。

皇帝爱钱,別人不知道,他能不知道吗?

几年前自己因为丧父,不得已回家一趟,结果刚离开,皇帝便支棱了起来,开始斜坡户部,光禄寺等部门上交银两至內库。

谁都拦不住。

前些日子又因为冯保的家產大发雷霆。

他是真的没有料到皇帝会阻止自己。

皇帝阻止这件事情图什么呢?

他要搞明白这件事情。

“朕之所以如此,自然是有原因的。”

朱翊钧頜首道。

“请陛下明示。”

张居正拱手。

“此举虽利国,但不利於民。』

“民若以白银为税上缴官府,那民如何获得白银?”

朱翊钧问道,所谓一条鞭法利国利民的说法,完全是选择性的说法。

“但若实行一条鞭法,小吏便不用多次徵收,百姓也能少其烦扰,盘剥也会变少。”

张居正没有接朱翊钧的话题。

朱翊钧的意思很明白,无非是供大於求,供小於求导致的经济问题。

不同於后世的纸幣,要多少就印多少。

这个是时代的白银,可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

事实上大明一直都缺少白银。

除非是易子相食的地区,不然大明每个布政司的各个地方的物价都是很稳定的。

粮食歉收,价格不见上涨多少。

粮食丰收,价格不见下跌多少。

此类事情在大明已经是见惯不惯。

大明的货幣增量根本跟不上大明的財富增量。

故而一旦大规模使用白银为纳税物,白银价格將会在缴税的时期暴涨。

古代的確没有系统的经济学,但是张居正不至於连这么简单知识也不知道。

就算他不知道,他也看过歷史。

唐朝的两税法的实行便是如此,

自两税法实行,唐朝徵收绢帛为税,其价格便疯狂上涨。

“官更盘剥如何与这相提並论?”

朱翊钧不以为然,大明徵税的官吏的工作又不是贪污。

按照张居正的说法,每次徵税,各地都要造反了。

这个时代是一个人情社会。

更和百姓都是本地人,乃是乡里乡亲。

和后世很多人想像的不同,吏不仅压榨百姓,还会帮助百姓逃税漏税。

这些百姓固然包含有权有势的地主豪强,但是也包括了普通百姓。

毕竟谁没有几个亲戚,就算没有亲戚,也可以成为朋友。

民间还是很看重义气的。

“可就算如此,一条鞭法也能为朝廷带来.....

张居正准备继续劝諫,他想告诉皇帝,这些事情他知道,但是即使如此,一条鞭法也要推行。

愿意很简单,財政收入,大明现在的財政好转和他的上台说没有什么关係的。

这点张居正自己心里面也很清楚,之前大明財政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战爭。

有俺答汗十多万骑兵隨时入寇,大明的蓟镇,辽东,三边,那个地方没有十万多的部队?

这可都是营兵。

都是领双餉的。

东南沿海还有总规模达十万,分为几百队,乃至上千队的对大明漫长的沿海进行入侵。

於是大明只得修筑堡垒,连年造船。

这些都是財政赤字的重要原因。

但是张居正还没有说完,朱翊钧就打断了。

“除此之外,先生,这白银虽好,但终究不如粮食。”

“我朝这些年天灾不断,各地储备粮食本就不足,若以白银为税,粮食则如何?”

“自然可以钱让百姓运粮,可那时已经缴税,且因为朝廷徵收大量白银,用银子买粮僱人可有些许便宜可占。”

“可若如此,丁役不足该如何?”

朱翊钧问道,一条鞭法並不是简单的收白银那么简单,它还涉及到了役问题。

“若愿服役则服,不愿则交银,如此你情我愿,不好吗?”

张居正皱眉,他有一种不好的预感,皇帝显然不会无缘无故的提起这件事情。

“相国啊,我说的是丁役不足可不是无人服丁役。”

朱翊钧好像在说一个绕口令耍赖,但张居正不这么认为,他仔细思考著皇帝话语。

朱翊钧显然没兴趣和张居正猜谜语,他直接公布了答案:“这白银终究比粮食容易运输。”

“若收白银,则我朝动用的民力必然下降,即使用钱雇用,我朝动员的民力也必然不如从前。”

朱翊钧提到了一个张居正从未想到的问题。

这在后世来看可能比较熟悉,动员力度,又或者说物流体系。

“这张居正听明白皇帝的意思了,他不禁皱眉思考。

这点他之前还真的注意过,但只觉得这件事情上好事,因为白银价值高,那么漕运的负担也会减轻。

僱佣的民夫也会减少,这对百姓而言是好事。

对国家而言也能省钱。

但他从未从动员力度的角度看待问题,

维持一支大规模的漕运民夫体系也是有好处的。

好处就是大明可以隨时调动大量的人力,这种好处有时候不是金钱就可以解决的。

因此在张居正的眼中,民夫减少显然是一件好事。

可朱翊钧的想法却是反其道而行之,民夫减少会影响朝廷的运力。

张居正觉得很棘手,他还没掉进钱眼里,对於朝廷而言,有太多东西是银子比不了的。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斗菇大陆 星海高武:开局单页户口本 重生东京,我只想安静下棋 打造恐怖游戏,嚇哭全球玩家 人在2024,系统1979? 半熟 负债3万亿,债主们跪求我別死 影视之还钱系统 七零美人到西北,硬汉红温了 诸界末日,召唤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