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戚金致师
在三国演义中,两军交战,常常会阵前斗將。
那么大明战爭的时候会有斗將吗?
大明自开国便有此类传统。
王保保兵犯徐州时,傅友德一塑刺死李二神將韩乙。
大明北伐之时,常遇春在河南塔尔湾与元军交战,他身先士卒与二十名元將麋战,一箭射死元军先锋。
元顺帝北遁,明军攻占大都时,先锋尹坚在此战中单骑当先,杀入阵中,其人杀到最后左右手各夹一元朝万户,口衔宝刀,状若疯虎,如入无人之境,元军见之惊孩,无人敢近。
靖难之役中,真定之战,燕王朱棣骑马前冲,拉弓引箭,一箭射死耿炳文。
之后,白沟河之战,朱棣与朱高煦父子同心协力,朱高煦率燕云铁骑覆灭瞿能父子。
但总的来讲,在大明朝虽然斗將之风盛行,可基本上都是小校的任务,像常遇春、傅友德、朱棣这样的案例也有。
可並不常见。
到了现在,明军虽然没有大將前去斗將,但是春秋战国的致师传统却以另一种形式在大明存在著。
不过和春秋战国时贵族之间驾车的比拼不同。
但现在的致师则更多的发生在小校之间。
两军交战之前,多有斥候、小队探查,这些人虽然少,但依仗骑术高明、武艺不俗,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敢於在大军面前叫囂、怒骂。
若敌军派出大队人马,则其散去,等人退后再来。
若敌军派出小队人马,则其当著大军的面杀之,以扬军威。
此类交锋虽然不能像古人史书中那样能一枪刺死敌军大將,让敌军丧胆退兵。
但是如能在大军面前叫,杀死其中下级军官,亦可以挫敌军锐气。
眼下,隨著戚继光这一激,立刻有一眾部將开始请战。
像这样率领精锐在大军面前露面的场景,眾將皆摩拳擦掌,期待不已。
至於女真,呵,没人在乎。
在这些人的眼中,不过是一群等著他们领赏的“功劳”。
寒风卷军阵,战旗猎作响。
两员大將已同时踏出阵列。
其中参將吴惟忠,他身形魁梧,一马当先,他乃武举人出身,嘉靖四十年就跟著戚继光在浙江南征北战。
自戚继光剿灭沿海倭寇,其部將大多调往福建、广州等地或为都督、或为参將。
只有他一直伴隨戚继光左右。
另一边的薛虎臣也不甘落后,同样请命出战。
他面容粗獷,猛地看去,只觉得如见到猛虎对视自己。
戚继光的目光在他身上略作停留,他对此人印象深刻,或者说,见过薛虎臣的人都对薛虎臣的相貌有印象深刻。
其少年考武试,因他异地报考,当地拒绝其参加考试,主官听闻此事,允许其考试,
並亲自监考他。
考场之上,主官见到此人面貌便惊嘆“虎臣也”,其人遂改名,並考了第一名。
戚继光见此大笑,“诸君奋勇爭先,不畏敌军,我深感欣慰。”
他看著吴惟忠和薛虎成道:“你二人已经是参將,都是四十多的人了,再过些年,就要和我一样知天命,尽人事。何故与小校爭锋?”
“戚金!”戚继光忽然沉下脸,提高了声音。
“在!”伴隨一声年轻而洪亮的应答,一旁阵列中的小校立刻跨步上前。
“去,带著几个人把他们的脑袋给我提来。”
戚金抱拳领命,隨后便策马衝出去,身边几个亲卫见状连忙跟上。
吴惟忠、薛虎臣等人见状,脸上略显异。
见戚金离开,戚继光这才对眾人道:“我这侄儿,少年便投奔於我。”
“也没什么本事,就知道照本宣科的带兵,让他去哪就去哪,故而每次临战都抢不到头功。”
“以至於,”戚继光说到这里自嘲一笑道:“现在才是个守备。”
“此次出征,机会难得。老夫今日,便也效仿旁人,『任人唯亲』一回,给他一个露脸的机会。待他提了首级回来,战后奏报军功,老夫也好名正言顺地提拔他一二。””
戚继光说得极为坦然,吴惟忠和薛虎臣自然不敢继续爭。
其他人也没有不满,戚继光平日在军中一视同仁,从不徇私,这戚金自其抗倭时便入其军中,直到现在也不过一守备,他们也觉得低了些。
倒像是戚帅对自己子侄辈刻意打压一般。
只是碍於戚金身份,他们也不好多言。此刻听戚帅如此说,便都放下心来。
所有人都朝著前方望去。
女真精骑原本已经打算策马离开,但见戚金身边只有五人伴隨左右。
而他们却有足足一队十二人,
以多打少,优势在我。
他们自然不会走。
在其队正的指挥下,十二人立刻面朝戚金开弓搭箭瞄准。
减金远远望见敌骑动向,脸上毫无惧色。
他骑马冲在最前,临近百步之时,他向后挥了一下手!
跟在他身后的五名亲兵立时会意,骤然散开,如同雁翅般,护住两翼,与戚金构成一个前突后掠的品字阵型。
以戚金为矛头直插女真精骑。
一百步!
“放!”女真队正一声令下,十二支羽箭同时离弦,发出尖锐的破空之声,直扑明军。
戚金与亲兵们或侧身,或伏低,凭藉精良的鎧甲与嫻熟的闪避动作,但有鎧甲阻挡,
只箭矢在铁片上刮出刺耳声响。
人马未伤。
戚金一把抓起箭囊中的四支箭,他双腿控马,战马竟在疾驰中划出弧线,绕著女真骑队右翼游走。
其后又有一人朝著左翼奔去,中间四人继续保持著品字形衝锋,但他们已经拉弓引箭,对准了女真铁骑。
八十步!
女真队正刚调转马头,忽听破空声至一“嗖!“
第一箭贯穿队正身边亲卫的咽喉,女真队正没有半点犹豫,立刻策马右转。
第二箭擦著队正的肩膀飞过。
左侧包抄的亲卫同时发难,两支狼牙箭精准钉入两名女真骑兵的眼窝。
“连珠箭。”
队正心下惊骇,他惊的不是戚金能射出连珠箭,
对於生长在白山黑水的女真部落而言,连珠箭虽然难,但时间久了,总能学会。
他们可是自小玩弓箭长大。
他惊的是戚金居然能射得这么准。
这还有八十步呢。
即使是他们这些善射的女真精锐,在这个距离上也没有把握能射这么准。
五十步!
剩余九骑女真策动马匹,开始骑射,他们要保持距离,利用自己闪射的优势,放死明军。
却见戚金突然勒马人立。
战马嘶鸣声中,剩余的两支箭已连环射出。
最后排两名女真骑兵栽落马背,其中一箭,竟是硬生生射穿了骑士身上的皮甲,透背而出,连带看將其座下马匹也带倒在地。
顷刻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