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完笛子,孟秋感觉已经差不多了,於是又从包裹中拿出了毛笔来,在大石头上面提字。
写的是李白的行路难。
由於字写的比较小,躲在远处的几人已然看不清了。
几人听了孟秋的吟唱和笛声,已然对这个少年產生了巨大的好奇,能有这般才华,若是结交一番该多好?
说不定志同道合呢?
这时,刘亥已经忍不住了,踏出了门。
阮遥在后面道:“亥兄,等等!”
刘亥没有回头:“此番才子,哪怕是陷阱,我也要结交一番。”
阮遥无奈笑道:“你没穿衣裳,莫要嚇到了他。”
刘亥这才反应过来,又跑了回来,穿上了衣服。
几人笑了笑,然后一同走了过去。
山林七贤为首之人便是江隱,他的名声最大,成就也最高。
但结局来说,跟他们下场也差不多,因为都做不了官,才华无处释放。
作为几人中最有才华之人,他对於孟秋的才华更加理解,也更能理解孟秋吟诵的“忙鬱邑余佗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的感受。
不过,他隱约觉得,这个少年与他们还是有本质上的不同。
他仍然抱著崇高的理想。
与已然颓废了的他们不同。
这便是少年气啊..
曾经自己何曾不也是如此呢?这般想著,他走上前去,同时也看清了孟秋刻字的內容,一点一点瞪大了眼睛,口中也不由得呢喃起来: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这不正写的自己这伙人吗?
他懂!
隨著孟秋一句一句地写下更多的词,他心中的震撼更加,呆在了路上。
身旁的几人亦然如此。
见到此般症状,孟秋便知道事情已成,同时提笔写下最后一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这一句,便是衝破黑暗的黎明,是一句震耳发的鼓励。
几人对於朝廷已然死心,自然不会有这般心態,但是此番见了孟秋写下的这首诗,心中仍然还是受到了鼓舞。
阮籍朝著孟秋行了一礼:
“在下无心打扰,我观阁下如此才华,实在是钦佩不已.....
他做了开场白,余下几人纷纷开始自我介绍。
孟秋一个一个扫过,与自己印象中的剧情人物做了对照。
如此一来,工具也齐全了。
接下来的几日,他被几人盛情款待,与他们饮酒作诗,痛骂朝廷,好不痛快。
几人都特別喜欢音乐,孟秋便用洞簫与他们合奏,更是引得了他们的欢心。
只短短几天,他们便都与孟秋產生了浓浓的信任,把孟秋当成了知己。
这时,孟秋也开始对他们进行一些思想的灌输了..,
总之告诉他们还有希望,国家落於奸臣之手,岂能安心而毫无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