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临目的地
林江一行离去三日,山巔余香仍然繚绕未散。
周参將虽无正牌点星的手段,临终前的毕生修为却著实不凡。
这香息怕是要经年累月方能尽消。
距离这山峰最近的僧人们自然也是发现了这一点,不过,这对於僧人们来说,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毕竟虽然周参將坑了僧人们一次,但是若是山巔能够长留满山清香,便也是个头,
日后也能吸引来更多的香客。
於是方丈这两日便遣小沙弥日日巡山,又瞩附若有余力,可支取寺中银钱在峰顶修筑迎客凉亭。
今日轮值的灰衣沙弥踏看残阶而上。
他沿著路上走时不由抽了抽鼻子。
沁人肺腑的芬芳令他眉眼舒展,纵无寺中方丈那些长远计较,单是这般通体舒泰之感,便教他暗自盼著香气久驻。
及至峰顶,尚未及细观四周,却见两道身影突兀立在薄雾间。
朝著那俩人影方向一看,小和尚不由得微微有些发愣。
那边站著的是一男一女,女人著一身青色的衣服,身形稍显怯懦,不敢正眼瞧眼前男人。
这女人的手中还拿著一个篮,篮子里面明显盛放著诸多朵。
一眼瞧过去,只觉得五顏六色,相当的漂亮。
而在那女人的身边,则是站著一个穿著文人衣服的男人,看上去身板相当挺立。
但这並非是重点。
重点是这个男人的脑袋上竟然戴著一个驴子脑袋的头套。
那头套半搭了著垂落下来,看上去有一种奇妙的谈谐感。
二人立於山巔交谈,零碎字句隨风灌入小和尚耳中:
“死了啊—”
“..—单独下的手?”
“我不清楚。”
话音未落,两人似有所觉,募然回首。
小和尚嚇得缩紧脖颈,强撑笑容,双手合十:
“两位施主好。”
女子立即將头埋得更低,嘴唇打著颤,指尖绞著衣角。
她好像並不擅长和其他人说话。
倒是戴著驴首面具的男子頜首回应:
“小师父好。
“这两位可是来寺中上香的?”
不晓得为什么,小和尚只觉得自己盯著这两人时,呼吸也变得有点沉重了起来,全身上下都不怎么自在。
“並非,”男人摇了摇头,那驴子的皮套在他的脑袋上来回乱晃:“他们两人来到此处,只不过是为了缅怀一位故人罢了。”
“那———小僧就不打扰了。”
小和尚愈发的头晕目眩,全身上下都不怎么舒服,只想快点从此处逃离。
匆匆朝著眼前两人行了一礼,转身离开了此处。
待那灰袍彻底消失在山径尽头,驴首男子转向同伴:
“不必贸然杀人。”
“他好像听到了咱们说话了—”
女人声音又小又轻,听起来好像非常委屈的样子,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不能因为对方有可能听到便取其性命,”驴头男人语气仍然安寧平和,“更何况他只是一个小和尚,听了就听了,有些事情也不必如此小肚鸡肠。”
“我不大明白。”
“將军府当中有许多人都不大明白这事,”驴头嘆息一声:“罢了,先把这事告诉將军吧,那林生风的孙子,可要比咱们盘算的还厉害许多。”
车队行程出奇顺利,愈近青泥洼地界,沿途愈显繁盛。
初时仅能望见零星村落,隨著车轮滚动,聚落渐如星子缀满原野,林江等人甚至望见数座颇具规模的集镇。
市集间人声鼎沸,商旗招展,车马如流水。
在从京城离开的第七日时,几人来到了青泥洼旁侧的一个镇子。
这个镇子叫做“二里沟”,原本的意思是距离青泥洼二里的一道沟,后来青泥洼越来越往海岸方向走,这二里沟却还留在原地,不管如何丈量都无法量出这二里距离。
虽如此,凭著毗邻大城的优势,此地仍是繁华,有青石板的地方,用的便是青泥洼老城区的地界。
几人在城市当中搜寻了一圈,找到了一户可以供住宿的小客栈。
眾人寻得间能落脚的小客栈,正待用膳时,林江忽见菜牌上“鱼水饺”四字,记忆如潮漫涌。
尚未穿越到此方世界之前,家人曾经带他去了一处沿海的小镇,在一个向內低洼的平房当中,他吃了由鲜鱼打成泥製成的鱼饺子。
至今还记得那满口的鲜味。
一想到那曾经过往心思便不由得变得有些难过,也是嘆息了一声,去找店小二要了一份饺子。
正当林江与小二细究鱼鲜时,韩忘之抓住时机压低嗓音问眾人:
“这位朱公子到底是什么人啊?”
落座的几人本来还在舒缓著长途旅途的疲惫,听到这话之后不由得面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