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桥下“女尸”
了些时间,林江把小山参送到了梁府。
见小山参过来,梁画山非常开心,他准备了葫芦和拨楞鼓,像是在对自家孩子。
不过小山参不买帐:
“我又不是小孩!你家就没有小孩吗?!”
“我儿子已经死了。孙子也死了。曾孙子不和我过,应当是没有小孩。”梁画山笑道。
小山参不说话了。
只觉得这画手更可怜了。
梁画山与小山参教学未启,林江打算告辞离开。
见其动作,梁画山相询:
“公子不在寒舍稍待?”
“梁大家照拂神草君足矣。”林江笑道:“难得入京月余,倒未赏过帝闕风华。”
“確该好生游歷,万朝之都,天子脚下,值得一看的东西是许多的。”
梁画山深以为然,而后他又稍想了想,从桌上拿出几张宣纸:
“公子还请先把这个收下。”
“这是什么?”
“外头用的宣纸不顺手,就自己备了些。”梁画山笑著解释道:“其最主要的功能还是在连信,若是我教完了神草君,纸上自会浮现书画提醒。”
“谢过梁大家。”
林江把这些宣纸收到了袋子中。
眼见著林江要离开,小山参明显陷入了喘不安当中:
“你一定要早点回来啊!”
“只要神草君一学完画,我马上就回来。”
“可一定要说好了,千万不能让我久等。”
“这是自然,我怎么可能捨得让神草君一个人独呆著呢?”
在笑著和小山参说完这些话之后,林江这才和梁画山行礼告辞,从梁府大门走了出去。
接下来便是一日的京都之旅了。
京城极大,比林江以前去过的所有城市都大,纵贯南北的朱雀大道可容十二驾並驰,
环抱中央皇宫的八条御街皆以青石铺就。
沿街重楼飞间,胡商经营的蔷薇水阁与毯庄比邻,教坊司琴瑟声常伴卦摊铜铃响,街边可闻摊铺香,路边常有顺耳曲,城中喜唱歌的多,不管是那铺子商人,还是闺中小姐,
说来皆是似如唱。
可能是某种风气。
整个城市实在是太大了,林江估计著自己要是按照閒逛的速度乱转,恐怕得个把月才能把整个城市逛完。
前两日他一直在往北走,这日转过茶马司,忽闻潺潺水声。
竟有条丈许宽的清溪穿街而过,
忆起入城前曾见护城河支流穿墙而入,想来工部匠人凿渠引水,弄了这么些溪流。
溪面尚阔,三两画舫轻舟逐波而行,石拱桥头乌决决挤满看客。
隱约之间,林江听到了些许喧杂声:
“今儿个跟各位老少爷们儿嶗个实在话,论起做人啊,我向来是顶个!”
“,您这脸皮够瓷实啊?”
仰头朝著桥上一看,两个身穿著大褂的男人正在讲对口相声。
这两人一高一矮,一胖一瘦,皆是穿著並不怎么得体的大褂,上面还缝绣著布丁。
林江仰首望去,一高一矮两个布衣艺人踞坐桥栏林江心中不由得生出了几丝惊喜。
眼前这对活宝倒稀奇。
现如今大兴的梨园当中大多数还都是唱戏的戏子,偶尔能瞧见几个说书先生。
可说书先生毕竟和相声並不相同,前者似如这个年代的小说作家,后者则更短小轻快,口头上的本事也要求的更多。
林江在旁边驻足下听了一会。
这两人的基本功明显是相当浑厚的,每一句话都能够展示出来相当浑厚的语言功底。
只可惜这段子相对老套,贴合京城生活却並不怎么贴合林江,许多东西林江都完全听不出来笑点,只可惜的摇了摇头。
正打算上桥给这几位投点铜钱,忽得听见桥下竟传来了一声惊声尖叫。
林江循声望去,岸边老妇抖若筛糠,青帕捂嘴指著河道。
但见素衣女子面朝下浮沉,乌髮水草般散在碧波间。
她浑身上下已经湿透,整个人趴在水中一动不动。
看起来像是睡著,实际上说不准是死了。
眼见著这女人顺著水波漂流,身体直接卡到了河床的一半,便是停在那里一动不动的路上眾人皆是满脸畏惧,没一个人敢靠近,
林江眨眨眼。
其他人看不出来,他却能清晰的看出来,这漂浮在水中的女人,脑袋顶上正盘踞著一块硕大的“蓝色”。
而且这蓝色还是指向自己的。
蓝色代表著思考,看这个量还是精气十足。
应该是没死。
这女人有事找自己?
林江心头有些疑惑,於是他在周围搜寻了一圈,拿了一根树枝。
开始用树枝戳这个女人。
戳了好几下之后,这女人才终於动弹了一下。
她艰难地顺著水中抬起了头,转而看向了林江的方向。
“你好。”
“你好。”
女人看了一眼林江手中的木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