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大哥
今日一整天,林江没离开康傻子他们的营地。
清晨他在村落般的营区转了两圈,发现这里的人分两类:
一类是带刀武夫与江湖客,行事利落风风火火;另一类则是普通农户,自给自足操持农事。
踩著泥泞路面,袖中小山参又探出脑袋隨他打量路人。
她用画出来的根须挠著头:
“这里的人气神儿和镇上百姓不一样呢。”
“確实不同。”
比起镇上闭门过日子的百姓,这里的村民眉眼间多了几分鲜活劲。
“看不懂。”小山参嘀咕著歪头。
她终究还是不太明白,这一村一镇距离並不算是太远,为何其中住人差距竟会如此之大。
“不明白就去问问好了。”
林江逕自走向路边茅屋。
茅草房前有个年轻人蹲著,手里拿了个破碗,破碗里盛了一碗麵条。
白水的,汤稍微有点点浑,里面能看到点面的痕跡,麵条却又不是白的。
应当是混了些別的粉。
林江也就到了这年轻人身边蹲了下去。
年轻人顿时就变得有点尷尬,他看了看林江这一袭华贵的衣服,又看了看林江笑眯眯的表情,沉默了好大一会,侷促地朝屋里喊:
“娘!再盛碗麵条!来客人了!”
“青天白日哪来的客?”
有位老妇气冲冲的从草宅子里面走出来,可当她掐腰时,正看到门口蹲著的林江。
老妇喷吧了两下嘴:
“倒是稀罕。”
林江笑著拱手:“村中未见酒肆,只得到您家来求碗吃食。”
林江边说著边从袖口当中拿出了小一碟铜钱,想要递给眼前老妇,老妇却摆了摆手:
“哪里的话,一碗麵食而已。我们这地方全仰仗康爷才建成,尚且还没酒肆,等日后把西北这片匪都赶跑了哟,定是有人会在这里落户!”
“我就想学厨子。”青年跟著念叻,“掌勺多好,天天能看各色菜式,灶膛火苗一窜,大锅水汽蒸腾,吃吃喝喝多快活。”
“可不敢放你进伙房,怕你连锅铲都啃了。”老妇端了一脚年轻人。
见老妇执意不收钱,林江收起铜钱,笑著抽出油布包:
“厨子不偷,五穀不丰,进了后厨就该吃吃喝喝。”
在这娘俩好奇的眼光当中,布包展开,整整齐齐码著酱肉片。
这是林江从兴元离开时,刘掌柜专门给他带。
路上不一定总有新鲜肉食可吃,刘掌柜就乾脆去附近滷肉铺子下了一大单,给林江的乾坤袋都装了不少。
“这、这太金贵了”
老妇推辞的话未说完,林江已要来面碗,將肉片分作三份铺在面上。
虽仍是白水汤,总算见了荤腥。
三人蹲在檐下吸溜麵条。老妇吃罢两片便把肉拨给儿子:“我老了,牙口不太好,你来吃。”
“这肉酥烂得很,”儿子又推回去,“我多吃了碗面,撑著呢。”
推让间酱肉到底落进老妇碗里,老妇人咀嚼著吃,吃的很慢,每条肉的味道都细细品。
三人吃的都很愉快。
吃完面后,就隨意把三个碗叠到一边,林江问:
“住这村子可好?”
“哪由得挑拣?”老妇抹著碗沿,“康爷管的地界不遭抢,大伙能省下口粮,不过混口饭吃。”
“我娘总爱说晦气话,我就待见这儿。”年轻人道:“康爷多威风!也有精神劲!他是原来风鰲山的人,原来的风鰲山是好地方,所以他也是好人。我要当不成厨子,就跟著康爷剿匪去!”
“你老老实实给我留在这,老娘教你怎么烧菜。”
老妇一把就住了年轻人的耳朵。
“误矣!可是娘,您燉的菜不好吃嘞!”
老妇下手更狠了。
林江望著拧作一团的母子:“你们都很信任康大人啊。”
“外头种十斗交八斗,在这儿能留六斗。够实在了。”
林江点了点头。
再起了身,又拱了次手:
“多谢款待,面很好吃。”
“哪里哪里,还是您的肉更好吃一些。”
林江笑著离开,走出几步,母子的絮语飘进耳中:
“哪来的贵人?”
“不晓得,我只昨天见辆马车,许是康爷请的帮手。”
母子细嗖嗖的討论声终是在林江耳畔旁边慢慢消失,林江也提起袖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