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民航局无论如何都不接受『运十』了?”苏晨皱著眉头问。
“看来是这样。”郭伟强无奈地回答。
“那么,即使『运十』通过了部门验收,也会面临没有买家的情况,是这样吗?”
“没错,所以我才说,儘管官方还没宣布,但『运十』的命运基本已定。”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那马总工病休是怎么回事?”
郭伟强凝视了苏晨几秒钟,缓缓地说:“小晨,你比我更明白人情冷暖,老妈得了什么病,又是怎么得的,还需要我多说吗?”
苏晨沉默下来,屋內气氛变得沉重。
过了一会儿,他才开口:“老师,这件事我们早有预见吧?这也是为什么我醉酒时发牢骚,您向上级提建议,並准备了那份报告,我现在能知道上级的立场吗?”
“可以,这正是我急著找你的原因。”郭伟强说,“小晨,我们遇到对手了。”
见苏晨一脸不解,郭伟强接著说:“就在我们提交规划书的同时,还有其他人去了部里。”
“谁?”
“米国麦士坦纳飞行器公司的总工程师兼亚洲区总裁,张政仲。”
听到苏晨这个名字,心里顿时涌起了一股复杂的情绪。
是他!
真是他!
在苏晨的记忆里,网络上有不少关於“运十”项目终止的不同说法。其中一个版本提到,“运十”项目的终结可能是由一个国际上的策略所导致的,这个策略被认为是由当时民用航空界的大企业——麦士坦纳公司执行的,而那个关键人物就是张政仲。
麦士坦纳公司,原先是两家独立的企业——麦氏和道戈,它们的创始人都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友,各自以自己的名字成立了公司,並在上世纪20年代开始涉足飞机製造业。
二战期间,米国的航空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麦氏和道戈也在这一时期积累了大量的財富。
然而,战后的和平带来了订单的减少,为了生存,两家公司不得不进行合併。
1967年,麦氏与道戈合二为一,成为米国最大的国防承包商之一,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商用客机製造商。
这家公司生產了许多知名的军用飞机,比如米国空军的f-15鹰式战斗机和海军的f/a-18大黄蜂战斗机。
而在民用领域,dc系列飞机尤为著名,其中dc-3更是二战期间盟军的重要运输工具,创造了產量超过13000架的纪录。
不过,由於管理不善和市场竞爭失利,特別是与波音公司在民用客机市场的较量中落败,最终导致麦士坦纳公司在1997年被波音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