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沉寂片刻,传来一道咬牙切齿的声音:“掌柜的下来结帐!”
酒楼掌柜从二楼小跑下去,堆著笑道:“不用不用,秦少日后常来捧场……”
秦锐瞪了掌柜一眼,没过多理会,取出一袋银子扔下。
等他离开醉仙楼,一楼的说书先生取出砚台,开始疯狂磨墨。
掌柜在一旁看的嘴角直抽……难怪请此人说书一天要二百五十文钱!
一两黄金十两银,一两白银等於一贯铜钱,平日略有浮动。
一贯钱可买四担米,十斤盐,也是时有浮动。
一担米一百二十斤。
说书人一天便可挣一担米,妥妥高收入人群。
需知寻常无修为傍身的士卒,每月只能赚三贯钱。
单就如此而言,年收入只要达二十贯钱,便足够一家生活。
可这是在没有徭役的前提下。
徭役莫说工钱,有时连饭都需自备。
在京城,这情况还见不太到。
可整个大晏,十四州,数百郡,上万县,无时无刻都在发生。
……
“老李,你行侠仗义,积累侠意,干嘛要带上我!”朱立身瞪著眼珠子看向李通明。
“那不是你提出来,我担心抢你功劳。”李通明无奈回道。
朱立身若不说,他刚才还真想不起来。
掛帐,说的好听,实际便是不给钱的由头。
试问,哪家酒楼敢朝吏部侍郎之子要帐?
功劳?老李竟会认为这是功劳……朱立身不由一阵唉声嘆气。
见他愁眉苦脸,李通明安慰道:“好了,他爹是吏部侍郎,又不是工部侍郎,管不到你,你莫要多想。”
“我可不是怕他,我只是担心给我师父添麻烦……”朱立身小声嘀咕,“我师父就一种地的,要是得罪了吏部侍郎,那可该怎么办啊!”
李通明闻言,不由深深嘆了口气。
有人少年老成。
有人始终少年。
……
约莫一刻钟后,李通明和朱立身吃饱喝足,將面前饭菜一扫而光。
前者唤小二结帐。
李通明大致估摸了一番,他这一桌菜,应该有个三两银子左右。
小二没来,掌柜的倒是亲自上来:“大人,您的帐被人买过了,就是楼梯口那一桌!”
说著,他指给李通明看,现下已经无人。
楼梯口……李通明微微拧眉,开始回忆方才那地方坐著的人。
是个长相俊雅的中年人,气质不俗。
那老僕一看便知是淬体的高手。
他和对方並不相识。
“世上还是好人多啊!”朱立身感嘆起身。
他只觉好友不必钱,是件值得高兴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