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之间,袁尚只觉得袁熙筹粮不力,高干办事拖拉,竟无一人能真正分忧解难。
思绪不由自主飘向已然死去的审配与逢纪,心中愈发沉郁。
有审配逢纪在时,既能运筹帷幄,亦能披肝沥胆,严格执令,何至于如今,事事都要亲力绸缪,而眼前这两人,却连分内之事都办得如此磕磕绊绊,令袁尚徒增烦扰。
自古以来,落魄的凤凰不如鸡。
袁尚在这怒气冲冲的指责袁熙筹粮不力、高干办事拖拉,实际上袁尚自个儿在拉拢旧部没多大效果。
袁氏门生故吏也不是傻子,如今的河北局势,但凡眼睛擦亮点的都能看得清楚。
除了一些能力和德行不足又自认为在刘备麾下得不到富贵的,没有谁会真的跟着袁尚去求那虚无缥缈的富贵。
至于曹操治下的袁氏旧部更不用提,刘备或许还会只诛首恶,曹操那是要连根拔起的。
只不过,袁熙和高干没有趁机反问袁尚,袁尚也因此保住了颜面。
有俗话称:三个臭裨将赛过诸葛亮。
实际上:三个臭裨将连诸葛亮的脚跟都摸不上,更别说超越了。
袁尚、袁熙、高干这三人聚在一起所谋划的事,不仅甄氏等袁氏门生故吏瞧不上,就连袁尚募练的死士都瞧不上。
所谓死士,也只是想在袁尚麾下混口饭吃。
故而,当袁尚因心情烦躁怒斥了某个死士后,这个死士直接就跑去了真定城,向关羽揭发了袁尚密练死士之事。
关羽早就看出了袁尚的不安分,兼之高柔也将高干屡屡游说之事告知了关羽,对袁尚等人的密谋,关羽只感到可笑。
若不是还要利用三人的刺史身份应付曹操的天子大义,关羽早就将袁尚等人缉拿了,省得在眼皮子底下生事看得生烦。
但很快。
关羽的烦恼也解决了。
孙乾入真定,带来了刘备新的指令:“近日辽东公孙度遣使结盟,主公欲遣袁尚、袁熙及高干三人入驻襄平,以示两家结盟通好之意。”
一听刘备的这个指令,关羽瞬间领悟刘备的意图:袁尚三人现在还不能死,至少不能明着死,否则就无法继续跟曹操在三州刺史的任命上扯皮,可袁尚三人若是去了辽东,那一切就都能顺利解决了。
自古以来,借刀杀人方为良计。(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