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看著新兵,“对了,老九也来了,不知道分配到哪儿?”
“我问过了,胶州那边新兵够用,连云和舟山的新兵主要是补二旅、三旅,
但名册中没有九哥的名字。”吴大绩解释道:“所以很可能是分配到直属团了。”
老九指的是会稽陶景同,陶大顺、陶大临的族弟,十二人中排行第九。
一旁的陈隆在心里嘀咕,难不成是结社东南结社是很常见的,不过主要是文人士林。
至於军中结社-陈隆想了好一会儿,除了投降了的一百零八条好汉,那就只剩下义社十兄弟了。
朱想了想,对吴大绩使了个眼色,两人走到一边。
“怎么了?”
朱嘆了口气,“昨日文书已至,护卫军已接手沐阳、郟城,江北军设在骆马湖东侧的营地被撤销。”
“欧阳必进乃是严嵩舅子,俞大猷、沈希仪都是其旧部,至於谭纶山东战事將起,说不定韃靶会攻徐州,谁敢来顶徐州知府这个位置?”
“所以只有伯父.”吴大绩也嘆了口气。
江北军最终选择了全面让步,全军退到南北运河西面,將沐水相关的领域拱手让给了护卫军。
这件事一定会遭到朝中官员弹劾,正如朱所言,欧阳必进、俞大献、谭纶可能都不会遭到处置,背锅的很可能是江北巡按御史吴百朋。
吴大绩低著头想了会儿,“再说吧,稍后也要问问大哥和文长兄。”
吴百朋与舟山的关係非常特殊,既钦佩,又无奈,最重要的是数次明里暗里襄助—..更別说其侄儿还在军中。
所以,舟山是不希望吴百朋离开江北的。
吴大绩將烦心事丟到脑后,看见已经走到不远处的陈锐的脸色,小声说:“看著吧,大哥心头不痛快——“”
“总不能当著这么多人的面训责吧?”朱摇头道:“再说了———”
朱话还没说完就住了嘴,因为他们都听见了陈锐那轻描淡写却带著冷意的话。
“莒州內书房难道是虚设的吗?”陈锐如电般的视线在凌云翼、金柱、石茂华等人脸上扫过,“诸位皆一时俊杰,总领一地,安抚民眾,百废待兴,迎来送往非你们职责。”
徐渭在边上授须浅笑,衝著金柱使了个眼色。
金柱点点头,出列道:“我与石君采不隶属於莒州內书房,先后赴莒州,诸多事宜需票。”
果然是老前辈啊,事情是你捅出来的,却一点都不肯沾身,凌云翼肚子里都骂娘了,只板著脸说:“莒州诸事繁多,亦需一一详稟。”
“非要在码头详稟?”陈锐摁耐不住,看向凌云翼,又看向金柱。
“有这个必要吗?”
这下子凌云翼和金柱都撑不住了,只能闭上嘴巴不声,码头处的气氛略有些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