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码头处的训责
营州,浮来山东南角,原先的贼兵大营被改为护卫军在此地的营地。
不过因为只有两营兵驻扎此地,所以莒州內书房也在这儿办公,无数的物资由沐水、沂水北上,在这附近堆积成山,然后一点点的向外散开,使得残破的莒县渐渐恢復生机。
说起恢復生机,凌云翼在不久前赴任莒州內书房之初,对以朱等人为首的执政人员大为讚赏—因为他在箕屋山下船步行赶来莒县途中,见村中有小狗两三只。
如果賑灾不及时,如果安抚民眾不得力,小狗不会叫唤,只会成为锅中肉。
由小见大,朱立即成为了凌云翼最为看重的文员,虽然他身边还有马文煒、王晓、刘应节和刚刚赶到的钱塘陈洪蒙。
一直跟著朱,甚至就是朱亲自领入內书房的陈隆也忙碌起来,虽然尚未加冠,但对本地的熟悉,莒州陈家的人脉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捧著一叠文书的陈隆有些异的看著疾步而来的老人,他认得这是沂水县武家的武选,其父其伯都是两榜进士。
“他是武家人?”朱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嗯。”陈隆应了声,“武选,举人功名,曾入职大理寺,其父武卫,弘治年间进士,听说就是今年二月贼兵破村后死的—”
朱眉头挑了挑,没有说什么,反而是陈隆低声问道:“这两日,好像周边大族纷纷过来”
“嗯。”
陈隆抓了抓下巴,觉得自己不应该再问,因为匯集过来的不仅仅是本地大族,就在今日,他看见了本应该驻守沂水县的五团的一营正柳鹏。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適才在想著沂水武家的朱回过神来,笑著说:“放心吧——
话还没说完,有急促而节奏分明的鼓声在营中响起,陈隆远远望去,士卒正在整队,將校在高声指挥。
身后有脚步声响起,陈隆回头看去,以凌云翼为首,金柱、石茂华、马文煒、刘应节、陈洪蒙聚集而来。
半个时辰后,陈隆站在莒县东南方向的沐水码头处,看著有遮天蔽日之势的船帆,看著甲板上密密麻麻的士卒,以及站在最前方船头处的身影。
“真是想不到,大哥竟然亲自来了。”朱笑著与身边的吴大绩说。
来此相迎的有三类人,其一是內书房,其二是军中將校,其三是本地大族。
凌云翼、陈子鑾、楼楠以及几个大族的族长家长站在最前面,朱、吴大绩几个年轻的躲在后面,正在敘话。
虽然同在莒州,但朱、吴大绩分在军政两处,见面的机会很少,也是难得碰头。
“谁让江北军犯蠢呢。”吴大绩嘿然道:“不过大哥原本就计划要来一趟的。”
一边说著,吴大绩一边警了眼边上若有所思的陈隆,笑了笑没有解释什么-现在无论是军中还是內政,称呼陈锐为大哥的已经不多了,有的称呼师正,有的称呼將主。
“对了,听说前些日子麻八郎来了一趟?”吴大绩垫著脚看著新兵一批批的下船,在码头外的平地排列成队,嘴里在说:“也不知道胶州那边如何。”
朱知道吴大绩问的是梅农、汪古、沈一贯他们,略略解释了几句,后者忍不住低笑了几声,“二哥居然也过了考核,看来是下了苦功夫呢。”
所谓的二哥指的是杭州梅农,商贾世家出身,长的胖乎乎的,向来喜静不喜动,能过了这次新兵考核,实在是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