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嫡明 > 第442章 战成都南明讨崇明,破猓猡稚虎征黑

第442章 战成都南明讨崇明,破猓猡稚虎征黑

第442章 战成都南明讨崇明,破猓猡稚虎征黑虎。(万字大章)

“这是…南朝的援军!朱寅亲自率军来援了!”

蜀王和众官都明白了,一时之间都有些恍惚。

成都向朝廷告急求援,结果朝廷没有派来一兵一卒,连汉中兵也不愿意调,等于是自顾不暇之下放弃了四川。

谁知,南京居然派出了援军,还是朱寅亲自来援。

他们惊喜之余,也不禁唏嘘不已,心中五味杂陈。

“没想到,居然是伪…南朝王师!”蜀王朱宣圻神色感慨万分,“总督相公,你怎么看?”

他虽然是蜀王,地位最尊贵,但并无权柄。四川何去何从,当然还是王继光来定。

王继光也长叹一声,仿佛忽然卸下了千斤重担,如释重负般说道:

“摄政太傅亲自率兵来援,我等并非不识大体、不明大义之人,当然只能顺天应命,易帜归附南京了。”

转头对巡按说道:“李道长,你怎么说?”

李时华点头苦笑:“看来,四川本就应该归附南朝啊。事已至此,岂非天命?罢罢罢,就照总督相公和王爷的意思,易帜归附吧。”

几人数语之间,就定下了归附南朝的大计。

可是实际上,朱寅都已经率兵入川了,就算他们一根筋的仍然忠于北朝,又有什么用呢?

当然要借着南朝救援的春风,投桃报李的易帜了。反正南北都是大明,泰昌皇帝乃是皇长子,本就应该继位,尊陛下为太上皇也无不可,无非是皇家内部之事。

蜀王抚须道:“南明北明,都是大明。本府身为皇叔,同为朱家人,都不好掺和,更何况你们了。顺其自然就好。告诉众将士,南朝王师来援,成都有救了。”

蜀王教令一下,算是正式宣布喜讯。

“真是王师哟!”守军大喜过望,人人犹如绝处逢生一般

“哦?那肯定噻!就是大明的日月星斗旗嘛!”

“麻卖皮!看色崇明个龟儿子玛格再嚣张嘛!格老子的棺材板板!”

“稚虎先森亲自来喽!稚虎先森战无不神,杀脑壳的色崇明要遭洗白喽!”

就算是战力羸弱的守军,此时也再次士气大振,斗志昂扬。

猓猡大军潮水般退下回营归阵,另外一支大军,则是同样铺天盖地的从东南而来。但见旌旗漫卷,甲衣铿锵,足有好几万人,气势更加惊人。

等到数万大军簇拥着一辆高大的巢车蔓延而来,众人才看清援军的阵势,感受到南朝王师的兵威。

“南朝竟有如此精锐!”蜀王讶然道,“传闻朱稚虎在海外藏有精兵强将,号称虎贲之师,今日一见,当真不简单啊。”

王继光居高临下看着在城外扎营的明军,也点头道:“最少四五万兵马,骑兵、车兵、火器兵样样齐备,一看就是能征惯战的精锐之师啊。”

众人居高临下的观摩南朝大军,看到这兵强马壮的雄浑气势,扬眉吐气之余,都是弹冠相庆!

却说南朝摄政太傅朱寅,亲率大军来到成都城下,眼见成都还在坚守,不禁如释重负。

好悬呐。

紧赶晚赶,总算赶到了。川南守军真是无能啊,一个多月就被叛军杀到成都城下。

若是他们稍微争气些,就不会这么悬乎了。

朱寅风尘仆仆,整个人明显瘦了一圈,但仍然神采奕奕,风姿卓然。

杨应龙、秦良玉、熊廷弼、毛文龙、曹文诏等将领,也都是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杨应龙的神色,更是有些复杂。

原本,他也有反叛的心思。可是大明居然在高丽歼灭倭寇二十余万,导致倭寇再次陷入分裂,就连倭国国王,都被抓到北京当了俘虏。

次子杨可栋从高丽回来之后,言之凿凿的告诉自己说,杨氏造反必败无疑,万不可有反明之心!

次子从高丽带回来的生还将士,也都告诉自己,绝对不能反抗大明,播州绝不可能是朝廷敌手。

于是,他只能打消了造反的念头,暂时掐灭了心头的野心之火。

不久之前,南京居然发生第二次靖难,大明一分为二,他以为机会来了,而且是千载难逢的起兵良机。

可是谁知,朱寅给他写了一封信,说泰昌皇帝有意让他嫡女当皇后!

只要他同意,就是国丈!

而且,朱寅的信言辞恳切,说只要忠于大明,可与自己约为异姓兄弟,交换庚帖。

他立刻打消起兵冒险的念头,在次子的劝说下,决定效忠朝廷,一边谢恩聘嫡女为皇后,一边亲自挑选一万播州精兵,去白帝城等候朱寅。

见到朱寅之后,那摄政太傅十分平易近人,对他十分亲和。于是,他就和朱寅交换庚帖,约为异姓兄弟。

等到他见到朱寅的治军御下之能,尤其是见到朱寅带来的一万靖海军,他才庆幸自己的决定有多么正确。

他平时自恃播州兵强马壮,可是和那一万靖海军相比,他带来的一万最精锐的播州苗兵,气势上居然被压得死死的。麾下那些凶悍的苗家硬手,在那号称靖海八旗的汉兵面前,一反常态的老实起来。

兵和兵,就怕比较!

他还听说,这样的精兵,朱寅在海外还有好几万!只是因为朱寅在海外有很多领地要守,没有都调过来而已。

可见和朱寅这种人为敌,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朱寅是那种夙慧天成、深不可测之人,万不可欺其年少。民间说其是星君下凡,应该不虚!

和朱寅当朋友最好。就算不是,也绝对不能与其为敌。这是认识朱寅以来,他对朱寅的认识。

奢崇明得罪了朱寅,命运堪忧了。

就算这一仗接下来打的波折反复,最后赢的也一定是朱寅。

杨应龙想到这里,看着叛军大营的黑虎旗,心中不禁有点感慨。

就在不久前,奢崇明还派人送信,约自己一起反明,请自己攻打长沙。

杨应龙收回目光,抚摸着浓密整齐的胡须,对朱寅笑道:“稚虎兄,我们如此威势,叛军必然不堪一击啊。”

朱寅神色淡漠的望着收拢的叛军大阵,语气带着一丝不屑:“奢崇明拒绝我的招抚好意,一心造反求死,那就成全他。不过,叛军不可小视,我军也不可大意。”

“汝霖兄,奢崇明在明面上,如已发之矢,实不足虑也,我军可一战而破。我所虑者,已非奢氏…”

杨应龙不愧是一方诸侯,历史上曾经起兵反明的狠人,他立刻就明白了朱寅的意思。

“稚虎兄担忧的,可是南边的安氏、宋氏?”

朱寅点点头,手中马鞭往南一指,“知我者,汝霖兄也!探子汇报,水西安氏、水东宋氏,都可能响应奢崇明。他们距离成都,只有半个月的路程,若是已经起兵,那么就更快了。”

虽然虎牙在密切监视安氏、宋氏,但情报说两家高层一直在犹豫不决。主张起兵叛乱的人占了上风,可两家族中反对叛乱的势力也不弱。

所以,虎牙也不能断定两家一定会造反。虎牙的报告是,安氏、宋氏有六成的可能,会突然通过起兵叛乱、响应奢崇明的决议。

杨应龙忽然想到了什么,眉头一皱的说道:“安氏、宋氏等家,若是真的造反,肯定已经知道稚虎兄入川了。那么他们最好的战策就是,北上入川,和奢崇明联手,共击稚虎兄!”

“只要打败稚虎兄,灭了朝廷在四川的几万精兵,他们就能席卷西南,一劳永逸!”

“不错!”朱寅不禁赞许的看了杨应龙一眼,“汝霖兄言之有理,英雄所见略同啊。”

“他们不反则已,只要一反,那必然北上!这是他们最好的策略。合兵一处灭了我这个摄政帝师,接下来就能势如破竹。”

杨应龙神色凝重,“所以必须速战速决,尽快击败奢崇明的大军。不能拖延,一旦拖延日久,叛军的援军就可能到了。”

朱寅抬头望着天空,眸子渐渐铅灰,“看天色,接下来可能会下雨啊。蜀中秋雨一下,几天都难以消停。算起来,也该是秋雨季节了。”

杨应龙也看看天色,神色更加凝重,“的确像是要下雨的架势,可我军劳师远征,疲惫不堪,人困马乏,必须要休整两日才可主动出战。”

他向来善战,也是老军务了,当然是老成之言。

“传令!就地扎营,看住叛军!”朱寅当即下令道,“大军休整两日,再和叛军开战。”

数万大军迢迢而来,行军一个月之久,一路十分疲惫,当然要稍事休整,未战先稳。叛军可不是软柿子。一旦这支兵马被叛军击败,整个南朝都可能倾覆。

杨应龙说的对,就算他再急着打,也要先休整两天。

朱寅军令一下,明军当即以毛文龙、熊廷弼、曹文诏三将的所属战车、楯车,集中起来环绕四周,形成六里多长的战车围墙。

最外面一圈是拒马,战车和楯车后面,又是用来驮运辎重的驼骡。

这是学自戚继光的战车为城安营术,行军扎营十分方便。

转眼之间,明军的战车城墙就布置完毕,数万明军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光看这种配合协调、调度有方的架势,就知道绝对就是天下有数的精兵。

无论是城头的四川文武,还是不远处的叛军,看到这一幕都是开了眼界。

蜀王等人是喜,奢崇明等人是惊。

下令停止攻城的奢崇明,此时脸色一片铁青!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就在他要攻下成都的前一天,朱寅居然亲率大军赶到。

这是怎么回事?

不是说戚继光要率北方明军南下,南明北明要自相残杀么?这个节骨眼上,朱寅怎么可能不顾南京老巢,不顾名将戚继光的虎威,率军来救成都?这不是舍本求末,笨人下棋死不顾家?

他想不通!

本来,明军前后镇压宁夏叛乱、高丽倭寇,军威震慑四海,他还不敢心生异志。

可是这几年,朝廷加征剿饷,又四派税监,四川、云贵等地俱受太监荼毒,大明皇帝民心大丧,他的野心也日渐滋生。

父亲反对他的计划,说起兵造反必败,会给爨家带来灭顶之灾。他数次劝说无果,眼见父亲拒绝筹备造反,他只能毒死了自己的父亲,提前继位!

父亲,你太懦弱了,咱们族人英勇善战,爨家六部足有十几万精兵啊,为何不能赌一次?为什么?

爨家六部的祖先汉朝起就为诸葛亮卖命,结果又能如何?还不是代代被汉家权贵利用、抽调、打压,最后老老实实的蜷缩在偏僻的西南,被视为蛮夷、猓猡、獠僰?

爨家的近亲僰人,是被谁剿灭的?不就是明廷?

我要带着勇士们赌一次!

继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丧妻的水西贵族安邦彦,结为姻亲,约为奥援。

从去年开始,他暗中联络安氏、宋氏、杨氏等西南诸侯,意图结盟反明,约定共同瓜分两广、云贵、湖广、四川六省。

计划之中,他奢氏要吃下整个四川、半个湖广、半个云南。然后趁着大胜之威,先整合凉山爨人,继而统一爨家六部,就能再得数万爨家精兵!

数年之后,再北伐关中,定都长安,建立爨人自己的大梁王朝。

关中可是王霸之基,等到定都长安,再东征北明,南征南明,攻灭割据西南的其他土司,一统天下!

为此,一年来他厉兵秣马,整军经武,积蓄兵器、战马,打算五年后起兵。

然而七月中旬,他突然听到朱寅奉信王在南京靖难,大明父子内斗,南北分裂。

天赐良机!

他决定改变计划,不再筹办五年,而是立即起兵,趁其病、要其命!

因为狂妄自大,看不起明军,也不把已经南北分裂的大明再放在眼里,所以起兵之后,他没想到自顾不暇的南明,居然会来救援四川。

而且,还是朱寅亲自来!

奢崇明看着明军大营,越看越是神色凝重。

这支明军的气势,比成都守军强的太多,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劲敌,绝对是大大的劲敌。

真是人的名树的影啊。朱寅能有如此大名,果然不是浪得虚名。只看他统带的大军,就知道其人之能。

顿时,原本信心满怀的奢崇明,心中不由蒙上了一层阴影里,感到有点不安了。

……

很快,城中所有人都知道,朱寅率领王师来救援成都,叛军已经停止攻城。

振奋人心的好消息,风一般传遍全城,人人惊喜交集,真如劫后余生一般。

“稚虎先森亲自救我每来喽!”

“南京来嘞也是王师!也是朝廷嘞天兵!”

“好嘛好嘛!稚虎先森一到,我每蜀人有救喽!”

“哈哈哈!色崇明这个哈皮,要背万年时喽!他哪里搞得过稚虎先森嘛!稚虎先森是哪个嘛?哦?人家是星君下凡!”

整个成都城,都爆发出欢呼声。很多准备城破自尽的女子,无不喜极而泣。

稚虎先生到了!

大明摄政太傅已至!王师大军来援!

城中到处都在高呼太傅已到、王师来援。很多富户和商铺,更是直接点燃鞭炮,噼里啪啦的犹如过节。

前一刻,整个成都城笼罩在被屠城的恐怖气氛中,末日即将临近。后一刻,就绝地逢生的逃过一劫。

之前已经被官府捣毁的神童庙,很快就来了一群衙役,紧急修理恢复。神像还没有归位,周围就被赶来烧香的百姓围的水泄不通,顿时烟雾弥漫。

捧着神童像的衙役班头,摇着头上的野鸡羽毛,笑呵呵的说道:

“还是老子有先见之明哦!先头,老爷每说稚虎先森是叛逆噻,神童庙封嘞!神像也要烧喽!”

“你每晓得老子怎么干?老子可不敢烧!老子来了一出阴奉阳违!把神童像藏起来喽!要不是老子脑壳灵光,神童像真烧了,看你每今天拜哪个嘛!”

一个三十来岁的童生笑道:“范班头你脑壳灵光噻!我每谢谢你哟!不过,不是阴奉阳违,是阳奉阴违!你说错喽!”

范班头先是瞪了童生一眼,将神童像归位,这才仰着鼻孔说道:

“你个宝器!方脑壳的哈儿!老子不晓得?要你嗦!你若真绷尖,为么这么大年纪,连个秀才也考不中?圣贤鼠读瓜喽!”

俗话说骂人不揭短,可张童生闻言也生气,笑呵呵大说道:

“老子不爱读圣贤鼠,不爱靠科举嘛。什么圣贤鼠,屁用没得!老子只爱数学!”

“是滴是滴!”范班头冷笑,“圣贤鼠没得用?数学却有多大用?能当老倌儿么?老子看你是不务正业!”

“张文熙,你给神童像磕个头,说不定就能中秀才、当老倌儿喽!”

张文熙还是笑嘻嘻的,“神童像倒是可以拜拜,但老子拜的是稚虎先森的德望,不是为了科举噻。老子一读圣贤鼠就脑壳痛,也不稀罕当老倌儿。”

“你懂数学么?秦九韶说:数学之道,大则通神明、顺性命,小则经世务、类万物。”

“那是道!你晓得嘛?没得用?你懂个锤子。”

众人闻言,都是轰的一声笑了。

又有人道:“我每要把城里搞的利利落落,抻抻展展!好迎接太傅相公入城喽!”

……

蜀王府的蜀王妃得到消息,看着整个大堂中身穿素服、准备投缳的女子,泪流满面的说道:

“听到了吗?是朱寅到了!南朝派来了援军!成都有救了!王师一到,我们就不用死了!”

在场的人无不泪目,口中皆念叨稚虎先生,大恩大德。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忍不住问道:“母妃,不是说南京是逆贼伪朝吗?”

“什么逆贼伪朝!”王妃厉声喝道,“不管南京北京,谁来救我们,谁就是王师,谁就是正统!”

“传令,从今天起,谁也不能说南京是伪朝!”

……

南朝王师一扎营,成都转危为安,蜀王和王继光立刻派人出城入营,宣布归附南京,听从号令。

朱寅接到易帜归附的表文,虽然毫不意外,也感到很是高兴。在大帐中对诸将说道:

“一战未打,我军又得四川归附。南方诸省,只剩云南、贵州二省还没有归附了。不过算起来,云贵二省的归附表文,多半已经送到了南京。若是如此,那整个南方八省,就全部归附南朝了啊。”

诸将一起笑道:“恭贺太傅,再定四川!”

朱寅又对使者道:“回城禀报蜀府和王总督,请他们维护城中秩序,严守粮仓、藩库。再请补充军粮三万石、灯油五千斤即可。”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种道飞仙 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 天道图书馆2天命永恆 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 神豪:财富即为真理 我在地下城无限叠Q 这个女帝大有问题 海贼:不是幻兽,是幻神噠! 寒门箭神:射出一个太平盛世 从莽荒纪开始,肝出个天道至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