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嫡明 > 第439章 这一个字,就能换一个侯!

第439章 这一个字,就能换一个侯!

第439章 这一个字,就能换一个侯!

朱寅给海瑞重定谥号,又给张居正平反,当然不仅是出自个人感观,更是布局深远的舆情准备。

到了朱寅这个位置,任何政令都会深思熟虑,绝不会感情用事。

做大事之前,先要宣传挂帅,做足了舆论准备,潜移暗化的影响人心、引导思想。

礼尊海瑞,是为了吏治大政,给将来的肃清吏治做准备。

给海瑞重定谥号,只是其礼尊计划的开始,以后会逐渐抬高,直到神格化,进入道宫祭祀,成为新的神明!

给张居正平反,是为了改革大政。同样,张居正的礼尊也不仅是平反那么简单,也会逐渐抬高,最后定位为革新大贤,从祭孔庙,配享太庙!

礼尊张居正,肯定他的历史功绩,不但能为将来的改革大政准备思想舆论,还能批判万历皇帝,让拜金帝被同情张居正的人更加唾弃。

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步步为营。

所以这一次,朱寅对平反张居正的指示十分明确坚决,不但要对张居正的评价完全扭转,还要拔高!

无论是礼尊海瑞,还是平反张氏,都有宣社和虎牙配合宣传、造势,要形成整个南国的舆论风暴,蔓延到北朝!

他的计划就是三年之内,海瑞要成为神明,张居正要成为圣贤!

经过和采薇、徐渭的多次秘议,朱寅变得更加谨慎,更加清醒。

志得意满、权欲熏心这个八个字,从来就不在他的字典里。

如今的南朝,仍然是保守势力主导意识形态领域,中央的六部、都察院、翰林院…地方上的三使司、州府县,几乎都是守旧势力的堡垒。

就算是朱党成员,大多也只是支持朱寅这个人,视朱寅为党魁,并非都会支持朱寅将来的变法政策。

真到了朱寅推行变法的时刻,如今对他鼎力支持的朱党成员,必然会有反对、倒戈之人。

他要做的,不是一般的改革,不是一般的反腐,而是具有颠覆性的剧变。

很多既得利益者都会被触及。朱党成员,其实也是大明现行体制的既得利益者。

他们可以支持朱寅靖难拥护朱常洛,甚至支持朱寅夺回长房帝位,却未必会继续支持朱寅改变“祖宗大法”!

在颠覆性的改革面前,朱党成员也可能会加入反动势力。

到那时,他岂不是孤家寡人?

所以,最能依靠的力量,不仅是一支忠心可靠的军队,也要一个支持改革大政的新兴势力。

这两者都具备了,他才能镇压顽固强大的旧势力,挡住旧势力的反攻倒算。

否则他注定会失败,最好的结局就是带着家人心腹逃往海外,多年的努力前功尽弃,化为流水。

他不能错。一子错,满盘皆输。做大事最忌心浮气躁,要慢慢来。

礼部和吏部接到摄政太傅的钧旨,大多人都是黑了脸。

他们不想给张居正平反。因为他们既然能身居高位,当年就不是张居正一党。

很多人,还是当年被张居正打压、排挤的人。

可是,摄政太傅不是在和他们商量,而是霸道的直接下令平反。

如今,摄政太傅的钧旨,就是代表皇帝圣旨的存在,他们怎么反驳?

按理说,内阁可以象征性的封驳,可问题是,朱寅自己就是内阁首辅,另一个新入阁的辅臣徐渭,还是他的党羽。

司礼监的宗钦,也是朱寅的心腹。

怎么反驳?

无奈之下,礼部和吏部只好忍气吞声的拟定了好的谥号和追封方案,然后象征性的廷推。

八月十二,廷推结果就出来了,立刻颁布明诏。

露布、邸报一出来,朝野顿时议论纷纷,各怀心思。原本就错综复杂的南京朝堂,变得更加波诡云谲。

张居正被谥为忠武,这是诸葛亮的谥号,和文正、武忠并列第一!

张居正是文臣,并无军功,按理说不应该谥为忠武。

可是在朱寅看来,张居正是有军功的,而且军功不小。

张居正执政期间,加强军备,改革军制,优化火器,整顿边防,补充军饷,重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大明军力大振,对打赢万历三大征功不可没。

若非张居正提升了明军的战力,让明军又雄起了一次,明朝怕是很难坚持到崇祯年。

所以,朱寅老实不客气的为张居正选择了“忠武”谥号。

同时,恢复张居正太师的头衔,按照礼仪重修坟墓。

接着,又下令寻访张居正的子孙,结束流放远戍,送到国子监读书。还赏赐田地一千亩,赏银一万两,重修张氏祖宅。

万历对老师很是冷酷无情。张居正一家饿死十七口,几个儿子自杀的自杀,下狱的下狱,流放的流放。就是他自己,也坟墓被毁,差点被开棺戮尸。

经此大难,张家也不剩几口人了。

朱寅又令地方官修建功德牌坊,褒奖张居正。还亲自写了四个大字:功耀隆万。

然后送给张家作为匾额。

还让国子监、翰林院联合组织人手,编写《江陵政要》,辑录张居正秉政期间的为政措施,要求一年之内完成,然后刊印天下。

短短两天工夫,张居正就从被抄家的奸臣逆党,变成国家功臣,张忠武公,太师。

散落各地的张家幸存者,也在惨烈的政治清算中,迎来了命运的改变!

……

八月十五大早,朱寅带着宁采薇、宁清尘等人,还有小黑、飞虎,回青桥里老家过节。

朱寅乘坐摄政的金辂车,打着全副仪仗,在全城百姓的瞩目之中,从熟悉的聚贤门出城,经雨台,过外城凤台门,一路上煊赫无比,声势浩大。

光是扈从的卫士,就有千人之多,可谓浩浩荡荡。

眼下身份不同,朱寅出行的保卫和仪仗当然不能马虎。不是他想显摆,而是不能再随便了。

想要他死的人很多。

青桥里,宁采薇这些年回来过多次,因为南京生意重要,她几乎每年都要来一次南京,回来就住在老宅。

宁清尘也回来过一次,看望奶娘赵婵儿。

唯独朱寅,自从去北京参加会试,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算起来已经八年了。

八年前离开青桥里,他还是个举人。可八年后,他是摄政太傅、宁国公。

不仅仅是朱寅,就是随行的兰察、梅赫、尼玛这三个女真护卫,也都是神色感慨。

终于又回来了啊。

时值中秋,朱寅站在溧水之阳远眺。青桥里稻香扑鼻、溪水潺潺,一派秋高气爽、岁月静好的风情。

似乎,还是当初一般模样。

然而朱寅却敏锐的发现,乡亲们的日子,明显不如八年前了。

记得第一次来青桥里时,孩子们的衣服很少有补丁,农夫农妇的脸色也很红润。

可是现在,他发现不少孩子的衣服上都有补丁,不少村民已经面带菜色了。

仅仅八年时间,哪怕是南京城外的郊区乡村,百姓的生活水平也下降很多。

朱寅不问也知道原因。

加征剿饷!大派税监!

这些年,朝廷为了镇压哱拜、援朝抗倭、镇压西明,总共加征一千多万两白银。但因为吏治的腐败,实际征收却是层层加码,最终收的银子起码三四千万两。入国库的最多三成,大头都被层层贪墨了。

这么重的负担,富裕的江南地区都难以承受。加上税监的勒索,百姓的苛捐杂税何止翻倍。

八年时间,世道竟是大不同,隐隐已有末世之相了。

连青桥里都开始民生凋敝,何况其他地方?

一身素缎襦裙、怀中抱着婴宁的宁采薇,站在朱寅身边,语气感慨的说道:

“这几年,乡亲们的日子都难过起来。我之前回来,每次都送点银子给他们,还在乡村里办了福利救济院。有我帮忙,张家、刘家也不敢再欺压他们。”

“青桥里的日子还算好的,毕竟有不少人是我们工厂的工人。但我们也雇不了那么多人。”

“天下需要帮助的人到处都是,光靠我们,就是散尽家财也帮不过来,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变革。”

朱寅伸出手,摸摸婴宁的小脸,闻着女儿的奶香味,又挠挠她的小脚丫,笑道:

“但愿等到婴宁像清尘这么大,她看到的就是一个新的大明。”

“咯咯…”婴宁忽然笑起来,嘴里直冒泡泡,两只小手抓住朱寅,往死里掐。

“嗳…”宁采薇有点无语,“你这名字取得好,婴宁,竟是一语成谶一般,就是喜欢傻笑。”

“咯咯咯…”婴宁再次吃吃笑起来,小东西也不知道为何而笑,似乎也不是被挠痒痒。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种道飞仙 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 天道图书馆2天命永恆 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 神豪:财富即为真理 我在地下城无限叠Q 这个女帝大有问题 海贼:不是幻兽,是幻神噠! 寒门箭神:射出一个太平盛世 从莽荒纪开始,肝出个天道至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