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嫡明 > 第428章 “什么?伪朝已有一京五省!”(盟

第428章 “什么?伪朝已有一京五省!”(盟

第428章 “什么?伪朝已有一京五省!”(盟主加更大章节)

师生三年未见,一见面却是如此情景,也是令人唏嘘。

沈一贯很有几分悲愤。

朱寅拱手道:“先生,我们一别数年,所幸今日又相逢南京,弟子分外欢喜。”

“先生放心,先生一家已经派人保护,在宁波老家安然无恙。”

沈一贯看着丰神俊朗、已经十九岁的朱寅,忍不住长叹一声,意气萧然的说道:

“稚虎,为师知道你志向远大,可老夫万万没想到,你居然能走到这一步。”

他站在江边,白的胡须在江风中飘舞,语气犹如江水般苍凉:

“靖难,靖难,好个靖难啊。你做出这等事情,后世史书该如何写你,又如何写老夫?”

“稚虎,你以为派人将老夫挟持出京,就是救了老夫?老夫晚节不保,一副残躯苟活在世,又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啊。老夫居然教出来一个乱臣贼子!”

朱寅上前,目光平和的看着自己的老师,温言道:

“先生志虑忠纯,弟子由衷敬重。只是弟子以为,忠终究有大忠小忠,弟子只能先忠于大明,忠于华夏,最后才能忠于君父。”

“太上皇若真是明君,大明江山若真是太平盛世,弟子又怎会铤而走险,行此悖逆之举,废此君臣之义?”

沈一贯眯着一双历尽沧桑的眼眸,用只有两人听到的声音道:

“稚虎,老夫若是没有猜错,你是建文的后裔吧?好啊,你瞒的老夫好苦,时至今日,老夫才想通。你是一开始就想造反。”

朱寅看着滚滚长江,毫无愧色的说道:“弟子知道,先生迟早会想到这一点。我也不否认,弟子正是建文后裔,出自南洋吴氏。”

沈一贯神色悲凉的摇摇头,苦笑不已。

朱寅继续说道:“无论先生是否相信,我都想表明我的心迹,我是为了华夏文明,为了汉家江山。先生,我在海外待过,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以北平朝廷的做派,以太上皇的为人,只会将国家带入不可测之地,他们那一套不行。就算挡住了北方的夷狄,也挡不住渡海而来的洋人…”

沈一贯苦笑一声,“华夏文明?好大的说头!却也大有道理。”

朱寅的目光有点寂寥,“对,就是华夏文明。弟子以为,未来数百年才是真正的大争之世!若是败了,那就不仅仅是亡国之虞,而是真正的亡天下。如今改变还完全来得及,弟子没的选。”

良久,沈一贯才说道:“稚虎,或许这真是你的苦心。老夫也相信,你是大公之心。可是天下人会理解你么?斑斑史书会理解你么?建文帝虽然令人同情,可成祖一系传承近两百年,早就是正统。你就算夺回皇位,这个篡字也不能完全洗刷啊。”

朱寅也叹息一声,“先生,道之所在,虽万千人吾往矣。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沈一贯转过身,背影很是萧瑟。

“稚虎,老夫不想进南京城,也不会拜见泰昌皇帝。老夫可否回到宁波养老?”

这是商量的语气。

朱寅心中黯然,说道:“先生来去自由,先生哪里都去得。先生若想回宁波,弟子就这派人护送。”

沈一贯转过头,看着南京城阙,目光有点空茫。

“那,我们师徒…就此别过了。”

朱寅心中有些不舍,却又只能拱手道:“弟子恭送先生还乡!等到局势安稳,弟子再去探望先生。”

沈一贯摆摆手,“稚虎,老夫希望你是对的。老夫还能活几年,就在宁波老家…看着你的所作所为吧。”

朱寅语气关情的说道:“但愿吾师长命百岁,看到弟子开创的时代。想必到那时,先生会原谅弟子。”

他希望沈师留在南京,可沈一贯态度坚决,他也不可强留,只能派人送沈一贯回乡。

沈一贯都没有进城,就乘船回浙江老家。朱寅目送他的船离开,这才怅然若失的回城。

太后来到南京,群臣都在城门口迎接,然后一起奉太后入宫。王氏做梦也没有想到,之前还是被软禁在景阳宫如同囚徒,今日就成了皇太后。

人生际遇之奇,莫过于此。

母子两人入宫,朱常洛说起这段时间的际遇,王太后不禁唏嘘万分。

她是个吃过很多年苦的人,这么大的富贵尊荣突然从天而降,不是让她惊喜,而是让她担忧。

“洛儿,太傅是我们母子的恩人,你一定要知足。皇位实在太过不祥,你当这个皇帝,未必真是好事。太傅是你先生,待你如子,这些年也多亏他暗中照顾,我们在冷宫才能平安无事。”

“娘也恨通了那个皇宫。这次娘被救出那个不见天日的地方,咱们母子得以团聚,也是你先生的恩惠。我们要懂得惜福,才能享这个福啊。”

她虽然是个女子,可毕竟在宫里十几年了,当年还是李太后的随身侍女,岂能是一般女流的见识?

她很清楚,这个南京朝廷就是朱寅一手张罗起来的,和儿子没有多大关系,儿子就是一杆旗。说是天子,其实不是真正的当家人。

但她也能看出,朱寅对儿子也是真的好。

她担心儿子被皇位迷惑了心智,和先生反目,最后难以收场,师徒无法善始善终。

朱常洛笑道:“娘亲就放心吧。娘也知道,儿不喜欢当皇帝,当皇帝有什么好?皇宫就像个大牢房,那么多的繁文缛节,就像一道道绳索。先生答应我,过几年就让我出宫,想干嘛就干嘛。先生说,自由,尊严,智慧,健康,快乐,都是人最应该拥有的东西,他希望我都有。”

“以孩儿看,先生才是最适合当皇帝的人。先生如果当这个皇帝,孩儿不但不用再当皇帝,天下百姓也能过得好一些。可是孩儿又担心,先生当了皇帝也不自由,不欢乐。”

太后松了口气,“洛儿,你长大了。这才是最聪明的。你先生是个想干大事的人,他和别人不一样。他能做到这一步,真就是星君下凡。只要你一直拿他当先生敬爱,知道感恩图报,咱们母子才能真正活的像个人。千万不能被皇位、权势迷了眼睛啊。”

“以后,一定会有居心叵测的人,为了一己之私,在你面前出言挑拨你和先生,说太傅是权臣,甚至蛊惑怂恿你铲除太傅亲掌大权,这种人…一定会出现的!”

朱常洛瞳孔一寒,“若非娘亲提醒,孩儿都没想到这一点。孩儿知道了,以后遇见这种人,孩儿一定会禀报先生。”

太后道:“不仅仅要禀报先生,还要暗自禀报,要不动声色,引蛇出洞,主动帮先生揪出那些人。让先生相信,你始终和他站在一起。等到你将来不当这个皇帝了,就是个身份超然的白衣天子,要富贵有富贵,要自由有自由,不比什么亲王首辅,都要尊贵自在的多?”

她深知宫中的残酷和黑暗,不想待在宫里,也想在宫外生活,自由自在的和儿孙享受天伦之乐,就像当年没有入宫之前,在父母膝下一样。

想到父母,太后就心中悲哀。这些年,郑氏为了打击自己,故意指使爪牙迫害自己的父母,以至于双亲早早撒手人寰,如今想孝敬都不得。

权位之争,真是太可怕了。

她不希望自己母子再次陷入权位之争,只想远离皇家的无情倾轧。

“洛儿,你如今是皇帝,你父皇再也奈何不得你。”太后很是解气的说道,“再也奈何不得娘。咱们以后啊,起码能过的像个人了。”

朱常洛笑道:“娘亲说的对。这南京宫里,要什么都有,先生对孩儿很是大方。孩儿想出宫也行,就是不能随便出城。不过先生说了,真想出城也不是不可以,比如清明、上巳节等节日,还是可以出去踏青祓禊的。虽然眼下当皇帝,不是太自由,但比在景阳宫时,却是一个天一个地。”

太后嫣然一笑,冷不丁问道:“洛儿已经十五了,明年就十六了,按规矩也要大婚了吧?”

朱常洛道:“此事先生今天还提到过。说孩儿明年就应该大婚,今年底,就要选定人家了。先生说,此事等娘亲到了南京,让娘亲来选。不过,孩儿如今只想看书,研究天文地理,却是不想这么早大婚。”

太后摇头道:“那可不行呢。天子大婚,天下都看着,这是礼仪,礼不可废啊。不然的话,百官和百姓会有所非议,不利于新朝稳定。先生让你明年大婚,也是这个意思,娶皇后可是大事。”

太后正说到这里,宁采薇选派的女官前来禀报道:“启禀太后,宁国公夫人,刚才递了牌子,请求三日后入宫给太后请安。请太后示下。”

“宁国公夫人?”太后一怔,随即明白了,“是摄政太傅的夫人啊,告诉夫人,三日后的上午、下午,夫人皆可入宫相见。”

“是!”女官领命退下。

太后对儿子笑道:“你师娘入宫见我,多半是为了你大婚之事。”

……

不说太后母子在宫中叙话,只说国公府的摄政太傅,此时正有些气恼。

刚才虎牙密报,之前给浙江、江西各地官军补发积欠的军饷,共计八十余万银子,谁知还没有发到士卒手里,就只剩下四十万!

好嘛,四十多万两银子,都是宁采薇借给国库的钱,半个月就被贪墨了!

这种黑洞,多少钱能填的满?媳妇儿的银子再多,也经不起这么糟践啊!

更无语的是,这四十多万两银子,不是少数几个人贪墨的,而是两省官员,从巡抚、巡按、三司、兵备道、各级将领、州府官员,甚至书办、文吏、师爷等人一起贪墨的。

最少也有两百多人参与分润,层层雁过拔毛。多的贪墨万两,少的贪墨几十两,大家都有份!

而且这些人,都是归附南京有功的。让两省拥戴泰昌帝的,也是这些人。

“这还得了!”朱寅看到情报,心情顿时恶劣起来,“真想全部抓起来,该杀的杀,该流的流!”

徐渭苦笑道:“主公,大明有《问刑条例》在,主公很难对他们明正典刑啊。除非,修订律法。”

徐渭是老师爷了,朱寅也当了三年知县,对其中道理当然门清。

从法律的角度,还真不好杀!

“好个《问刑条例》!”朱寅手中的折扇重重一拍,“可惜眼下天下未定,不能废此恶法!”

提到《问刑条例》,朱寅就气不打一处来。

穿越者知道,弘治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500年,华夏法制史上发生了一件鲜为人知、却又影响深远的大事件:孝宗下诏颁布《问刑条例》。

《问刑条例》是对《大明律》的重大修订,推翻、颠覆了很多太祖钦定的律法,礼法上其实也是违反祖制,而且是严重违反祖制。

可是这一次,百官没有反对,反而很高兴。完全没有抨击孝宗违反祖制。

《问刑条例》一颁布,贪官污吏就不用死了。

不管贪污多少,都可以“纳粮赎罪”。也就是交纳赎罪粮,可以活命。

从此,贪污罪就极少被判处死刑了。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恶法”,影响极其深远。

《问刑条例》虽然有进步价值,改进了《大明律》,也废除了很多应该废除的死刑。可是它所有的正面意义,加起来都抵不过贪污赎死这一条带来的负面影响!

《问刑条例》的颁布,是官商利益集团的重大胜利。

徐渭熟知典律,说道:“国初贪污八十贯,依法就要处死。可《问刑条例》颁布后,别说贪污八十贯,就是贪污八十万,也可以交纳赎罪粮,有命和全家继续安享富贵啊。如此一来,无官不贪。贪墨再多也能赎死,不过就是粮食。像海刚峰这样的,万中无一。”

宁采薇忍不住问道:“就算能赎死罪,可为何是赎罪粮,不是赎罪银?难道孝宗时期,都是实物税?”

徐渭笑道:“倒也不是因为这个,这些事情老朽还算清楚,试为夫人言之。因为这粮食,必须贪官自己负责运输到九边塞上,充作军粮的。”

“只要输粮到塞上补充军粮,拿到输粮劵,贪官污吏就能活命。但运输成本要翻好几倍。而且,运粮不仅是成本高,路上也有风险。”

“按说,这法子虽然让贪官活命,但起码还能补充九边军粮。可是就连这个赎罪粮制度,也都废了。后来变成了折银!”

“可以不输粮到边塞,交一笔银子就能换取粮券,同样活命!更要命的是,虽然粮食没有到运到九边,可是同样记帐了,粮券也发了。于在是账目上,九边“不缺粮”,可实际上缺军粮。”

宁采薇摇头道:“原来如此。那这么干,迟早会出大事。”

徐渭点头道:“夫人明鉴,可不就是这样么?嘉靖时军备大废,九边军士大量逃亡,甚至逃往蒙古,导致俺答汗迅速强大,南下围困北京,也导致倭寇肆虐,无力剿灭。这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九边缺粮。”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种道飞仙 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 天道图书馆2天命永恆 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 神豪:财富即为真理 我在地下城无限叠Q 这个女帝大有问题 海贼:不是幻兽,是幻神噠! 寒门箭神:射出一个太平盛世 从莽荒纪开始,肝出个天道至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