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嫡明 > 第427章 母子团聚,师生重逢

第427章 母子团聚,师生重逢

“一旦叛乱被定义为延续两百年前的大统之争,那么这性子就变了。那些同情建文的贼子,就会支持朱寅。朝廷镇压起叛乱,也就少了几分大义名分。甚至很多人会认为这是因果循环。”

“若是如此,朱寅会更容易成气候。毕竟,他占据的的地方是南京。南京,对建文一脉的意义,不同。”

“退一万步说,他也可以不承认啊。他完全可以说,这是朝廷的离间之计,子虚乌有。朝廷又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他的身份?”

“如此一来,他仍然能利用信王的名义。说他是建文后裔又有多大作用?宣扬此事,他固然有风险,可朝廷风险更大。就像一柄双刃剑,虽然能伤他,可朝廷伤的更深。”

郑贵妃总算听明白了。

原来,说朱寅是建文后裔,虽然有可能让他更快失败,但也有可能让他更容易成势。会让叛乱演化为因果循环的大统之争。

两种可能都有,可朝廷不敢赌。因为赌输了代价更大!

就算真对朱寅不利,他也可以不承认。这是两败俱伤的打法,朝廷还伤的更重,当然不能轻易泄露此事。

说白了,还是当年的靖难之役名不正言不顺,道义上立不住。

万历努力平息心中的怒意,说道:“朱寅可能是建文后裔,此事暂时保密,不得泄露!”

“趁着乱臣贼子只有南京城,立刻派兵镇压。朕就不信,朱寅那点兵马能坚持多久!传旨!”

司礼监太监和内阁阁臣一起拱手聆听。

却听皇帝干巴巴的说道:“起复戚继光,恢复太保、左都督之职,授予讨逆大将军,郑国望为监军,南下平叛!快马去山东,让戚继光即刻领兵出征!”

“传旨的人暗示戚继光,只要他收复南京,平定叛乱,朕就封他为伯!”

张鲸问道:“敢问陛下,调哪里的兵?”

大明精锐七八成都在九边。朱寅可不是善茬,知兵善战之名天下皆知,要镇压他,固然需要戚继光这样的名将出马,却也要精兵强将。

万历看着石星,“兵部的事你最清楚,你说!”

“遵旨!”石星拱手,“不算杨镐在嘉峪关的五万残兵,九边加起来还有披甲战兵二十七万余,可最近也在蓟州。抽调去南方打仗,不但距离遥远,而且蒙古诸部也不安稳,不宜轻调。”

“臣以为,九边只可抽调蓟州兵一万。再选调京营一万、昌平兵五千、天津营兵五千人、保定营兵五千、山东备倭卫所军五千、山东营兵一万、顺德兵五千、真定兵五千、凤阳兵八千、漕军五千、徐州兵五千、开封兵五千,共计八万余人。”

“这八万余人都是披甲兵,战力不差,是除了九边之外,朝廷能抽调的大半精兵了。若有宿将统帅,收复南京不难。”

万历说道:“那就这么办理。八万多甲兵,再征调五万山东、河南民夫随军,号称二十万大军。严令戚继光限期三月务必剿灭荡平!”

“遵旨!”王锡爵等人领命。

皇帝狠狠抽了一口福寿膏,喷出烟雾继续道:

“削朱常洛信王爵位、朱寅江宁侯爵位,革除朱寅所有功名,俱废为庶人。改称朱常洛为信逆,改称朱寅为寅逆,改称朱帅锌为庆逆。”

“寅逆的所有神童庙,全部焚毁!”

“废王恭妃为庶人,捉拿归案。沈一贯革职,捉拿归案!”

“传旨给湖广、江西、浙江等省,让他们整兵进剿,合围南京,不可让寅逆和信逆逃出南京。”

“西北之事,杨镐、孙暹锁拿入京,着李如松接管西军兵权,不可让朱帅锌进嘉峪关一步。李如松也不可出境浪战,先守住嘉峪关即可。”

“传旨给郑国望,令他立即接洽海明月,让海明月的舰队牵制叛军水师。”

“再传旨,九边抽调十万兵马南下,驻扎中原、淮北。”

石星皱眉道:“陛下,九边数千里防线,兵力其实很是吃紧,若是再调十万兵马南下,蒙古人叩关怎么办?若是防卫不足,蒙古骑兵一个昼夜就能杀入京畿啊。”

万历冷声道:“可若是不调九边精兵,万一戚继光南征失败,叛军士气大涨之下过江,朝廷用什么抵挡?难道让叛军杀到北京?”

众人闻言,都很是为难。

皇上担心的不是没有道理,毕竟朱寅也是名将了,万一戚继光马失前蹄,南征失败,叛军过江怎么办?不提前抽调九边精兵南下设防,不保险啊。

可抽调了九边的兵马,蒙古骑兵就难以应付了。塞外蒙古诸部,加起来最少还有二十万骑兵,仍是大明的劲敌啊。

忽然张鲸说道:“爷爷,奴婢忽然想起一个好主意。倒是有两支兵可用啊。”

“一是京畿各大家族的家丁私兵,加起来足有几万人。只要聚齐起来稍加整顿操练,就是一支虎狼之师。比如奴婢,在宫外就有几百家丁,愿意出三百人为国效力。”

高淮道:“奴婢出两百家丁。”

王锡爵很是赞成,他本来就反感勋贵和权阉们养太多家丁,巴不得都拿出来为朝廷打仗。

据他所知,光是郑氏就有上千的家丁私兵,还有武清侯家,家丁也上千。养这么多私兵作甚?本就不合法度。

他赶紧说道:“这个法子好。家丁们都是精挑细选,上阵能打硬仗。可以组建三万人,分为五个营头,在中原布防。”

皇帝神色好看了些,点头道:“好。那就传旨吧。张鲸,你还有一个法子呢?”

张鲸斟酌着说道:“几年前的高丽抗倭,王师不是俘虏了八万多倭寇俘虏么?他们这几年修建山陵、殿宇,屯田开荒,很是吃苦耐劳,倒是老实的很。可是他们当年,也是凶悍的倭寇。如今,最少还能编为七万大军。”

万历顿时明白了,“好,那就编练七万倭寇,三万留在中原、淮北。四万交给戚继光统带,一起南下平叛!反正这些倭寇死就死了,抚恤烧埋银子都省了,朝廷少一大笔开支。”

石星赶紧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啊!非我族类其心必。倭寇好不容易俘虏缴械,怎么能让他们再次披坚执锐?好几万倭寇,若是反噬怎么办?”

“他们不敢。”张鲸很笃定的说道,“倭寇也真是古怪,没有投降前很是凶悍,可一旦战败投降,却又老老实实。只要各级将领不是倭寇,他们就会乖乖听命。”

“有了家丁和倭寇,就多了十万精兵,足以应付万一了。”

石星和王锡爵等人只能同意。和不计后果的抽调九边精兵相比,这两个法子的风险小得多。

王锡爵当然没有忘记钱粮,终于提出了这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皇上,太仓库等各库加起来,眼下也剩一百八十万两存银,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如今南边和西边都要平叛,起码还要四百万两,缺口二百多万……”

“朕没钱。”万历冷冷说道,大胖脸又浮现起那种诡异的潮红,“平定了寅逆和庆逆,就能缴获很多银子。”

王锡爵十分为难,“皇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眼下朝廷粮饷不足,户部兵部和内阁,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是内帑不拨银子,这差事实在难办呐…”

皇帝忽然又怒了,“朕方才差点气死!你们内阁又来气朕!是你们管着国库,不是朕!国库缺银子,却又惦记朕那点内帑!合着没人孝敬君父,还要君父接济你们!”

“下面的事,你们打量朕真不知道!拿永乐年的黄册糊弄朕!你们以为,朕真的相信大明朝只有六千万人口么!多少人自称我大明百姓,可他们不在黄册上!不但不纳皇粮,甚至吃着皇粮!”

“朕估计大明朝的人口两个六千万都不止!可是这么多人,你们才收了多少银子?一年才几百万两!年年都说没银子,可你们连国家多少人丁都统计不上来,又如何能收上来银子!”

“朕没钱!你们自己去想办法!”

王锡爵等人郁闷至极,想辩解却又怕皇帝发怒之下中风瘫痪,只能悻悻告退,暂时不再提银子的事。

当下,一道道圣旨发出,接着整个北京朝廷都因为南边和西边的大事忙碌起来。

很快,朱寅和信王在南京另立朝廷的事情,就传遍了整个北方。

天下人心,顿时被这第二次靖难之变,搅的风起云涌!

不知道多少人心生期待,希望南朝胜出。

……

七月十七大早,两艘北方来的船一前一后来到南京仪凤门。

第一艘船上,下来一个三旬出头的美丽少妇。

第二艘船上,是一个年约六旬的儒雅老者。

更奇的是,泰昌帝和摄政太傅,竟然亲自来到江边迎接。

泰昌帝看到被扶下船的少妇,顿时喜极而泣。

是娘亲!真的是娘亲!

那女子,正是已经被南朝尊为皇太后的王恭妃!

“洛儿!”王氏看到熟悉的儿子身穿龙袍站在岸上,忍不住惊喜交集!

“娘亲!”朱常洛也顾不得皇帝的矜持,欢呼一声就上前迎接。此时此刻,他心中的喜悦和轻松,简直难以描述。

“洛儿!”王氏也喜极而泣的上前,抱着自己的儿子,“没想到,咱们母子还能在南京相见!娘真以为是做梦。”

朱常洛泪目道:“不是梦!是先生救了我们!娘,以后儿就在身边孝敬你,没人再欺辱娘亲了。”

与此同时,朱寅也笑吟吟的看着负手下船的儒雅老者。

那边母子团聚,欢喜无限。这边师生重逢,气氛却又不同了。

“先生,此次南下受惊了。”朱寅拱手道,“特给先生赔罪。”

沈一贯冷哼一声,神色有点悲愤起来。

“稚虎啊稚虎,你干的好大事!”

“你这是乱臣贼子啊!”

“你如今让我怎么办?老夫一身清名,被你毁于一旦!”

ps:万历没有立刻被气倒,是不是失望了?不急哦。蟹蟹,求票,书评!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种道飞仙 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 天道图书馆2天命永恆 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 神豪:财富即为真理 我在地下城无限叠Q 这个女帝大有问题 海贼:不是幻兽,是幻神噠! 寒门箭神:射出一个太平盛世 从莽荒纪开始,肝出个天道至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