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痛斥
江南三省诸生,万万没想到,妖术和白莲教祸事未起,巡抚衙门竟先催逼去年与今年的奏销之粮。
一石激起千层浪!
相比于妖术之事的无端风起、白莲教之事的无中生有,奏销之事可谓牵涉广大。
江南风云变色,纵然李显穆待在巡抚衙门中,那些飘荡于江南之上的狂风骤雨亦缓缓落进他的耳中。
“急了。”
李显穆随手掸了掸绯色袖口并不存在的灰尘,同众人洒然笑道:“急了好啊,说明抓到他们的痛点了,接下来便看看他们手段,我很期待。”
话落尾音,透着森寒,恍若金铁刮过冰面。
不多时,江南头面上的人物便登入了巡抚衙门,他们有些人提前就知道李显穆要为南征大军筹集粮草,可也没想到是逼着大族交。
“抚台,奏销乃是朝廷国策,既已成册,再行催逼实为不妥。”
“是啊抚台,这等催逼岂非置民心于不顾,朝廷于江南之地,民心尽失啊。”
“抚台,若要催粮,自可一道令下,江南三千万生民总能为大军筹集,又何必要盯着良善之民催征呢?”
眼前这些江南大员,省府大员、六部尚书,个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此刻却黑压压一片齐聚于巡抚衙门。
语气虽然还算平和,可这就是赤裸裸的施压。
毕竟这么多二三四品的官员,一起说一件事,就算是皇帝也要考虑一下影响。
碰到性格弱一点的皇帝,可能就直接收回成命了。
“呵……”
一声清晰而略带嘲讽的轻嗤,打破了凝滞的空气,李显穆并未起身,依旧端坐主位,指尖漫不经心地摩挲着温润的玉带板。
“真是好大的阵势!”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整个厅堂,李显穆这份态度让众人已然心觉有些不妙,“换作其他人,谁能面对诸官生而不畏惧呢?
诸位可知陛下为何派本官来江南了吗?”
果不其然,李显穆张口便是诛心之言!
简直与当初接风宴上,说江南大搞独立王国,如出一辙。
不待众人细想辩驳,李显穆已然猛地抬起眼,扫过堂下每一张脸,喝然道:“因为我叫李显穆!
太祖高帝的外孙!皇帝的外甥!长公主的嫡子!大明第一勋贵英国公的女婿!”
江南一众人联袂而至,要携手以成势,于汪洋之上掀起滔天巨浪,让李显穆这一叶扁舟知难而退,李显穆便堂而皇之的告诉所有人,他不是一叶扁舟,而是一座足以镇海填洋的高山!
我有背景,而且时刻准备着用!
李显穆朗声大笑起来,震得堂中烛火都为之摇曳,可众人却听的分明,那笑声里没有半分暖意,只有刺骨的凛冽。
堂中众人脸色早已是煞白一片,一般背景是用来保命的,越是有背景的人,越是不愿意用,因为用了背景就证明你能力不行,于仕途有碍,可李显穆几次三番不按常理出牌。
只听见李显穆的声音依旧响彻,“好叫你们知道,我李显穆三岁的时候,先帝就带着我在奉天殿观政了。
本官见过的、听过的、经历过的,你们加起来都比不上,还以为一起来这里逼宫,就能震慑的住我吗?”
“你们错了!”他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大错特错!”
说罢最后一句,李显穆猛地站起身,绯色官袍的下摆,因剧烈的动作而荡起一道凌厉的弧度,如同翻涌的血浪,这是皇帝御赐!
李显穆一手按在腰间同样御赐的玉带之上,身形挺拔如松,带着一股睥睨天下的气势,指着众人厉声喝道:“这大明的天下,还轮不到你们说了算。
堂堂二品的堂官、藩台,州府的父母官。
哪一个不是天子的门生?
哪一个不是读圣贤书的饱学之士?
如今竟胆敢坐在本官当面,将本官当作稚童蒙骗,说这些狗屁的通融之语。
看来接风宴上,本官还是太仁慈了。
尔等这等人,头顶的乌纱便摘了吧,妖术之事怕也不是偶然,再敢多言一句,本官也只能禀明陛下,把你们送去交趾了!”
赤裸裸的威胁一出,堂中众人脸色顿时一变,以妖术之事血洗江南自然不行,可拿下几个乌纱,却轻而易举,李显穆纵然不愿以子虚乌有之事杀人,但贬谪却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