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我妹真可爱!(6k二合一)
按照周砚原本的计划,肯定是推倒重建,只要这块地基,然后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建一座新楼房,兼顾开饭店和生活所需。
但邱老太给的实在太多了,那一柜子的古籍价值不可估量,黄梨木的八仙桌后世可是称斤卖的,满螺鈿的大衣柜和一整套的红木椅子,价值也不菲。
这座老宅对於她而言,应该有著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以当邱老太看著他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周砚有点犹豫了,迟疑道:“我可能需要一点时间来做规划,这座老宅对您来说应该有著比较重要的意义,这些家具这样摆放也挺和谐的,如果能够保留的话……”
“你错了。”邱老太闻言却笑了,“从我答应把这座老宅送给你的时候,它对我便已经没有意义了。”
“啊?”周砚愣住。
“你的心思很细腻,也很善良,如果说让我和汪遇重逢是机缘巧合,那帮华侨寻亲成功,靠的是你敏锐的嗅觉与细心。”邱老太面带微笑道:
“我会选择住在这里,除了想等一等他,其次是因为这里出门吃东西和打牌比较方便。
如今我已经见到他了,也准备去香江住一段时间,这座老宅对我已经没有任何牵掛和意义。
我认死理,却也是一个生性洒脱之人,身外之物我向来看的很淡,只有人能让我记掛。
语嫣跟我说过,你买这个房子是看上了这个地段,想把饭店开到嘉州来。”
邱老太的话,让周砚恍惚间又看到了那个苦守三年之约后,决然投入与段兴邦的婚姻之中的邱小姐,確实是洒脱而清醒的人。
周砚想了想,点头道:“是的,我是看中了这里毗邻码头,来往客商、游人较多,想等存够了钱,把这院子改建,把饭店搬到这里来开,谋求更好的发展。”
“这想法挺好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嘉州纺织厂效益好,但终究只有三千名工人,上限是可以预见的,且很难打破。而嘉州城里人多,这两年天南地北来参观大佛的游客也渐渐多起来了,你只要把口碑做起来,生意肯定能再上一层楼。”邱老太看著他,笑吟吟道:
“这些事,想来你自己也看得很清楚,在城里开饭店,你需要更大的店面,更体面的厅堂和包厢,所以这老房子必须拆掉重建。
那你又在犹豫什么呢?如果留在这里的这些家具给你造成了负担,明天我会让人把他们全部拉走。”
“您说的对,我原本的计划是这样的,只是今天跟著您看了这院子,推翻不免觉得有些可惜。”周砚点头,有些汗顏。
“一万块钱不是一个小数目,你们一家人每天起早贪黑,要耗费多少力气才能存够。如果只是来城里买个旧院子,又何必这个钱买这小破院子?
当年邱家建这宅院,是在蓉城待不下去了,卖了蓉城的宅子退守嘉州,地基不过三四百平,也就门楼修的气派些。嘉州有更大更好的大户老宅,你儘管去挑去选,还用不著一万块。”邱老太笑著摇头。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周砚:……
老太太实在坦率了,让他一时间都不知该如何回应。
邱老太接著道:“你瞧瞧这布局,阴沉沉的,围著小院子一圈的房间,怎么改,都满足不了你既要住又要开店的需求,就得推翻了重建。
再说了,现在这样住著也不舒服,拉个电线都怕把房子给点了,嘉州城里在改造下水管道了,你重建的时候把旱厕改了,店里也能干净卫生。
现在大家比较平等,口袋里都摸不出多少钱,你开饭店想挣钱,还是得走薄利多销的路子,走群眾路线。
飞燕酒楼和乐明饭店,以前专做大户的买卖,现在一份回锅肉也只能卖三块钱。你要想搞几个包厢,就把钱给挣了,没赶上时候。”
周砚听得连连点头,看得出来,邱老太对这老房子的居住体验確实没那么满意,笑著说道:“您说的对,其实这段时间我也想过推翻重建的事情,全部推翻后建成楼房,一楼拉通一个大厅,能摆三十张桌子,还能修个大厨房。二楼修房间拿来居住,这样商业和居住区就能完全分隔开来。”
“这安排也挺好。”邱老太点头,想了想道:“你要是能建三层,二楼弄几个包间用来安排包席和宴请,还能满足更多的客人需求,走飞燕酒楼的路子。”
周砚闻言认真想了想,点头道:“我再考虑考虑。”
具体规划肯定要按饭店的需求来,不过邱老太的建议確实值得考虑,二楼安排包厢,可以吃下一部分的高端宴请。
到时候还可以出一份包席菜单,一些不適合隨到隨点的菜,可以作为包厢宴席的招牌菜,比如雪鸡淖。
要把饭店从纺织厂门口搬到嘉州城里来,那肯定不能再走完全一样的路子。
飞燕酒楼和乐明饭店百年经营的经验,值得借鑑。
“你若是重建,可有大概日期?”邱老太看著他问道。
周砚道:“我大概算了一下,按照我的想法重建需要不少钱,至少也要等三个月后再做考虑。”
邱老太微微点头,看著院角的腊梅树道:“好,那等你准备开始重建的时候,去段家老宅通知一声,会有人过来把院里这几株腊梅挖走。今年冬天,就让它们在这小院里再开放一回吧。”
“好。”周砚点头应下。
邱老太看著他,笑盈盈道:“我期待等我再一次见到这座宅院的时候,它已经焕发新生。”
“希望不会让您失望。”周砚点头。
大门响起了敲门声。
保姆快步去开门,迎进门来的是汪大爷,他今天穿的那身新的中山装,一头银髮一丝不苟地梳起,看起来颇为精神。
“来了。”邱老太微笑道。
汪大爷点头:“图书馆一早就来了几个小读者,帮他们把书找了才过来,耽搁了一会。”
“汪大爷。”周砚打了个招呼。
“你娃娃上来都不等我啊?”汪大爷笑道。
“我今天是来当厨师的,不能迟到,实在不敢来等你。”周砚笑著说道:“二位慢慢聊,时间差不多,我就先去做准备了,先把牛肉和排骨烧在锅里。”
“你去忙你的嘛。”汪大爷笑著点头。
周砚笑著转身,隱约听见汪遇的声音:“这么多年,我还是第一回来你家吃饭呢……”
邱家的厨房不小,三孔灶,两口大锅,中间那个眼还能放一口小锅,用来烧水或者煲汤都很合適。
“需要帮忙不?”邱家的保姆是个四十出头的嬢嬢,姓李,领著周砚进了厨房,笑著问道。
“不用,一桌菜,小场面。”周砚笑著摇头。
“这样啊,好……”李嬢嬢的手有些拘谨的垂在面前,“那我在门外,你有事喊我就可以。”
周砚看了她一眼,突然道:“嬢嬢,那你帮我烧个火嘛,我先把牛肉切出来。”
“要得。”李嬢嬢应了一声,转到灶台后边开始烧火。
周砚切著牛肉,隨口问道:“嬢嬢哪里人?是老太太的亲戚吗?”
“不是亲戚,老太太说她用人不用亲戚,免得扯皮伤了感情。”李嬢嬢笑著应道:“我老家苏稽李家湾的,也是经人介绍来给老太太做饭和打扫卫生,干了三年了。”
“苏稽啊,那还有点巧哦,我也是苏稽的,周村你晓得噻。”周砚笑道。
“周村!我晓得,杀牛出了名的嘛。”李嬢嬢抬头看著周砚,“都说你们周村人杀牛挣了大钱,你们家没有杀牛啊?”
周砚笑著说道:“我们家就是世代杀牛的,我老汉儿还是周村杀牛杀的最好的,不过我杀不来牛,改行当厨师了。”
“能让老太太请你到家里做饭,你这厨艺肯定好的不行。”李嬢嬢跟著笑:“我以前还在饭店干过两三年打荷和墩子,后来才到了老太太这里,我做饭就是家常味,老太太应该不是很喜欢,三天两头都在外边下馆子。他心善,都没把我辞了。”
“那老太太要去香江,你啷个整呢?”周砚看著她问道,段家老宅那边是有人看著的,邱家老宅现在卖给他了,他可不需要单独请个人帮他看房子。
李嬢嬢闻言神情一黯,嘆了口气道:“只能回去种地了噻,我又没得啥子技术,工厂也进不去。”
周砚闻言心头一动,打量了一下这位嬢嬢。
中等身材,穿著一身靛蓝色的衣服,洗乾乾净净,头髮扎起,看著清爽利落。
一位正面临失业的嬢嬢。
而且刚好还是苏稽人。
这倒是挺符合他想要招个服务员的需求的。
不过他没急著开口,一会先找邱老太问问情况。
老太太活的通透,一个保姆能用三年不换,想来应该不差。
周砚烧菜,有一句没一句的跟她閒聊著,基本把户口本给查了一遍。
李嬢嬢名为李丽华,老公是农民,在家种种地,无不良嗜好。
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女儿已经嫁人,嫁到了蓉城,过年才会回家一趟。
儿子今年十八岁,在嘉州一家工厂上班当学徒。
她和她男人的目標是攒钱给她儿子娶老婆。
家底挺乾净的,而且从对话中不难看出这位李嬢嬢,性格比较淳朴,有啥说啥,没什么心眼子。
他有密集恐惧症,啥都不怕,就怕心眼子多的人。
周砚嘴角一扬,开始使唤人:“李嬢嬢,你帮我把这个蒜苗洗一下唄,还有这个冬笋帮我把壳剥了,鯽鱼会杀不?能帮我杀一下鯽鱼就更好了……”
“要得!”
“鯽鱼我会杀,交给我你放心。”
李丽华应了一声,三两下把锅里的火烧燃,往里塞了两根柴火,起身干活。
周砚把牛肉和排骨烧在锅里,一边观察著李丽华干活。
还別说,手脚挺麻利的,冬笋壳剥好,壳顺手就进了簸箕,杀鯽鱼也是手起刀落,鳞片刮的乾乾净净,鱼皮依旧完好。
她说在饭店后厨干过两年墩子和打荷,还真有两把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