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如淡墨在天际晕染。
眾人见到刘方本欲行礼,刘方摆了摆手:
“不必管某。”
说罢,他回首见徐奉模样,不由嘴角一咧,又把头扭了回去。
徐奉看刘方不搭理他,鼓著腮帮,就在后面嘀咕:
“两个……两个……四个……拔个……”
蹇硕不知道什么时候凑了过来,低声问:
“什么叫拔个?”
“诚彼其娘之……”
徐奉横眉一立,正愁没人撒气呢,提剑就冲向蹇硕。
两人一追一躲也跑到了场中,加入混战。
刘方望著这幕忍俊不禁,袍袖一甩坐在了石案前。
他扭头唤来左丰,后者正缩著脖子偷瞧,见状,忙不迭跑近。
低声吩咐了两句,便见左丰一溜烟跑开,不多时就抱著个七弦琴回来。
刘方指尖抚过琴额,恍若与千载春秋相接……
古籍有载,伏羲制琴以通神明,神农作琴以和阴阳。
舜帝定五弦以象五行,文王增一弦以合君臣,武王伐紂再添一弦以表民志。
至此七弦成韵,其音宽广深沉,余音裊裊如绕樑之丝,被誉为“太古之音”或“天地之音”。
所谓“君子之居,必设琴瑟”,司马迁更言“琴音调而天下治”。
就算为了附庸风雅,士人哪怕不精通,也多少都会有所涉猎。
而刘方,前世便常有人称他“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
倡为乐人,优为伎人。
不过倡优不是重点,好音乐才是重点。
更有人赞他“与桓谭、蔡邕埒能”,埒能也就是能力相当的意思。
不认识桓谭无所谓,蔡邕的琴技是什么水平不用多说吧?
反正,刘方不认为,前世说这个话的人是在刻意奉承他。
……
转念,指尖在琴弦上翻飞,琴音裊裊而起。
在场眾人大多沉醉其中,叫好之声此起彼伏。
许劭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古怪,恰好被封諝收入眼底。
封諝暗中狠狠捏了一下许劭,许劭面上神情才恢復如常。
幸好,刘方沉浸在琴韵之中……
目光在琴弦与场內眾人间流转,並未察觉这小小的插曲。
……
话说回场中刀光剑影间。
桥兰执令旗立於中庭,虽为桥竹之姐却无半分偏私。
令旗挥处如惊鸿掠水,双方进退有度、拆招换式。
待徐奉仗剑加入战团,桥竹一方忽现合围之势。
道道青锋映著月光劈落,竟將虎賁少年郎的阵型压得微晃。
蹇硕凭著健壮,辅以高览左右策应,才勉强的牵制住徐奉。
荀彧与桥竹双剑合璧,与史阿倒是有来有回。
刘岱虽略逊顏良,却以巧劲周旋,剑刃磕在大刀上时火星四溅。
刘繇与文丑则战得难解难分,两枪相交声如龙吟,倒有几分棋逢对手的意味。
听起来,似乎有些玄幻是么?
实则不然……
自周礼定下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射御之术本就是士人必修课。
而大汉……
自太祖以武立国。
有霍去病,“封狼居胥”。
有卫青征漠北,“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有陈汤诛单于,“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至世祖以武中兴。
有竇伯度,“勒石燕然”。
有马援平岭南,“立铜柱,以为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