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举盏浅啜间,有一句没一句的就开始试探起来这两个少年。
不想几番对答下来……
竟发现这两个少年腹中学问扎实,谈及排兵布阵时眼底生光,举手投足间更有习武之人的利落。
平原王看似不太靠谱,倒把孩子教得这般出色。
不知孤这位三兄,是真就放浪形骸,还是在刻意藏拙呢?
前世刘岱便是以孝悌仁恕,虚己受人为名。
而刘繇,在未及冠之时,就单闯贼营,救出被劫持的从父,从而名声显著。
后来也都是各为一方诸侯……
虽然刘岱徘徊於袁绍和公孙瓚之间,最后亡於黄巾余孽。
刘繇与袁术周缠许久,最后败於孙策之勇。
但若是此二人不为诸侯,为他所用的话,也是两个俊才。
而且就算別有用心,孤又有何惧,还收不了两个少年的心了?
还真是谢这平原王送来如此大礼。
念及此处,刘方掛上了一丝笑意,举起酒盏向身旁刘硕示意。
刘硕轻佻的笑容之下,眼神中却毫无波澜,甚至回了刘方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这刘硕能在乱世中活到建安年间,果然不是池中物。
倒是身旁两个少年,浑然未觉,还沉浸在“父子重逢”的热络里。
刘岱甚至扒著案沿,小声向他请教著经学。
而刘繇看到刘方和刘硕两人其乐融融的模样。
忽然执盏起身,脊背挺得笔直:
“阿父,儿已通览《六韜》,兄长精於算学,粮草调度……”
话未说完便被刘岱扯了扯衣袖,刘繇歪著头不解的看向刘岱。
刘岱见状,也赶忙执盏起身:
“这些年吾兄弟二人未能承欢膝下,实有不孝……”
他的面上带了几分郑重,忽然抬高声音:
“儿与弟虽年幼,也知晓阿父所为之大义,愿作阿父臂膀,亦执戈为盾,护吾河山。”
刘方闻言,也不由认真打量起来这两个少年。
刘繇目若朗星,隱隱有武人锋芒。
刘岱眉峰微蹙,眼底藏著几分同龄人少有的机谋。
到底是將来能割据一方的人物,成败暂且不论……
纵是年少,可哪个不是人中龙凤?
见此情形,满座皆投以注目。
汉室向以孝义为纲,今日兄弟二人在夜宴明志……
待得青史留笔时,怕也要记上这一段父慈子孝的佳话。
刘方望著席上眾人或真或假的笑靨,举盏一一回应。
主位之上,刘宏忽然抚著玉案笑出声来,醉眼微眯。
“今日这酒喝得畅快!明日早朝,朕定要昭告天下,汉室尚有皇叔这般的人物!”
话音未落,殿中暖气似乎都凝了凝。
这话看似醉语,实则已將“皇叔”送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该来的总会来,听到刘宏言语,刘方心里反倒是落了个轻鬆。
他垂眸掩去眼底翻涌,再抬头时已是坦然神色:
“陛下但凭圣心裁决,臣唯有鞠躬尽瘁,以报汉室。”
满座宗亲,皆长揖称善。
刘宏却突然离席,亲手为刘方斟酒,酒液入盏时激起细响:
“皇叔不必多礼,这天下早就该知朕与皇叔手足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