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祁连雪山
得知对方的身份之后,青臂这才带着进入了家中。
这位大匠的家其实不算大,住着这里的还有一对夫妻。
男子上前询问,“这位是?”
青臂解释道:“他是陈平,矩的朋友。”
这位壮年男子看着陈平又道:“我是矩的大哥。”
陈平又是礼貌行礼。
而后,陈平与对方的交谈中说起了矩在西北河西走廊时的事,青臂道:“那一次,他回来之后,说起了你,他还说陈平大哥是个很厉害的人。”
陈平又与对方交谈了一番。
直到陈平离开后的第二天,青臂才知原来到访的人,是如今的御史。
那位反秦犯人屈甦离开之后,就只等消息就可以了。
要等这个消息可能需要一年,也可能只需要半年。
用计谋要有耐心,这是陈平回禀廷尉冯劫的话。
皇帝西巡已有半年,这半年间关中依旧忙碌,公子扶苏命关中各县,又进行了一次迁民。
这一次迁民让关中的人口更加集中,让耕地更加集中。
当人口集中之后,人们的生产力与政令能够行使的更有效。
当耕地更集中之后,能够让灌溉的效率更高,能够将旱田与水田分开,种植的作物也可以进行分类。
河西走廊,祁连山下,皇帝的车驾行至此地,在这里暂住了下来。
李斯正在准备与皇帝登祁连山,但看到关中送来的书信时,才知道公子扶苏本就不是一个会与民休息的人。
在公子看来,不仅不能与民休息,反而要调动更多的民力。
身为掌权者,要更加的集权。
民力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商颜山与渭南的成功证明了能够创造富足生活的从来不是掌权者的幻想与美梦,而是靠万千庶民汗水与双手。
这个天下,从来不是掌权者一句与民休息,就可以坐享其成。
如果公子扶苏真的相信与民休息,那公子或者是丞相府的群臣,就真的可以不建长城,不抵御匈奴,让六国旧贵族继续兴风作浪,不用治水,不用垦荒,不用养大军,不用打匈奴人。
而后在那种环境下,去幻想这个国家会越来越好?
自打成为丞相开始,李斯就很讨厌那些人说停止徭役,减少赋税,停下军役。
他们不在其位,他们也不是治理国家的人。
李斯也很庆幸,当初他没有听从那些人的建议。
看到弟子吴公的来信,也知道如今关中的变化,李斯很是欣慰,公子扶苏一直在做他认为正确的事。
至于以后的人们会怎么说,那也无关紧要了。
皇帝完成了一统六国,完成了一统南方,北伐大胜,让天下书同文,车同轨。
至于那些齐鲁博士非要论个对错,非要论一个孰是孰非,没有对错他们就活不下去了,那也就由着他们吧。
正如皇帝与公子扶苏说过的,这天下反秦的人是抓不完的,也杀不完的。
至少这个天下有了一个大秦,这么一个大一统的国家。
至少,他李斯从少年时期苦读,到中年时期的落寞,再到入秦为相。
与当年那些稷下学宫的学子们相比,他李斯此生足矣。
这些天,李斯试着改变自己,开始努力适应不再理会国事的状态,并开始与同龄人一起说着家常话,还与章邯大将军一起钓鱼。
须发皆白的李斯常常站在河边,看着一群水鸟栖息在河边,他总是想着为何自己钓不到鱼,甚至一度怀疑过,这河底根本没有鱼。
但若没有鱼,水鸟如何栖息,当李斯看到水鸟叼着一条白亮亮的鱼,总是很迷茫,一度觉得手里的鱼竿无用。
放弃了钓鱼这个爱好之后,李斯还常与武威县的县令娄敬下棋。
娄敬是一个很无趣的人,他的棋也一样很臭。
之后,李斯甚至常常与涉间大将军一起讨论西域美人,西域人常常会将最美丽的西域美人送到河西走廊。
“丞相,可以登山了。”
李斯收起手中的书信,也收起了先前的心思,快步走到屋外,见到了章邯已安排好大队兵马,将山脚下牢牢围了起来了,并且山道两侧已站满了秦军,就算是一只鸟想要打扰皇帝登山,都会被秦军无情地射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