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天幕画面出现,一位年纪稍大如同讲师一样的人物。
他虽然头发白,但气度不凡,颇有学者气质。
在喝了一口盖碗茶之后。
up主对着镜头缓缓的开始讲述:
【它吞噬数十万生灵,令汉武帝晚年陷入无人可用的绝境。】
【它成为西汉,由极盛陡然滑向衰败的直接推手。】
【迫使一代雄主在《轮台罪己诏》中痛陈悔恨。】
【这场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宫庭浩劫与政治迷局,史称“巫蛊之祸”。】
【“巫蛊”,亦称“厌胜”。】
【根植于古人“疾病灾祸皆由鬼神作祟”的原始信仰。】
【它既被视为疗愈之术,更是害人邪法。】
【至汉武帝一朝,其形式已趋体系化:祝诅、埋设人偶、秘密祭祀……皆成宫闱倾轧的利器。】
【武帝后宫佳丽如云,帝王恩宠却如流水。】
【失宠妃嫔为复得垂青,竞相引入女巫施法。】
【而妒火中烧者,则频频借巫蛊之术暗害对手。】
【一时间,宫廷迷瘴四起,巫蛊之风由深宫弥漫至朝堂,牵连大臣之事屡见不鲜。】
【皇后卫子夫色衰爱弛。】
【其身后,卫氏外戚势力却日益膨胀。】
【太子刘据,作为卫氏权力核心,与父皇汉武帝的关系亦在权力阴影下变得微妙难测。】
【公元前92年,汉武帝遭遇行刺,震怒之下严令搜查宫禁。】
【大量巫蛊之物被起获。】
【血腥清洗随之展开。】
【丞相公孙贺父子首当其冲,惨死狱中。】
【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卫青之子卫伉等皇亲贵胄亦遭诛戮。】
【显赫一时的卫氏家族,势力几被连根拔起。】
……
天幕外。
秦朝,嬴政看到天幕上的血腥清洗。
陷入思考。
“汉武帝刘彻,按天幕所说也是雄才大略之帝王。”
“但却如此迷信巫蛊?”
“朕虽然也会供养一些方士、巫师,但他们只是纯粹的为朕服务,而不可能左右朕的决策。”
“刘彻为何犯下这种低级错误?”
“还是说?”
嬴政注意到了,天幕上说卫氏家族势力强大。
等汉武帝去世,刘据即位,卫子夫成为太后,那卫氏只会更加繁盛。
“难道说……刘彻已经对刘据十分的忌惮,甚至畏惧了?”
……
【然而这只是风暴前奏。】
【长安城内,方士神巫聚集,以左道邪术蛊惑人心。】
【女巫潜入深宫,教授妃嫔埋设木偶以“避灾”。】
【这反成相互构陷的罪证。】
【妒忌争吵之际,彼此告发诅咒天子的恶行便层出不穷。】
【武帝盛怒之下,数百妃嫔、宫女及牵连大臣人头落地。】
【疑惧深重的武帝,甚至白日惊梦“数千木人持棒袭己”。】
【自此身心交瘁,精神恍惚。】
【武帝宠臣江充,素与太子刘据、卫皇后不睦。】
【他恐惧武帝驾崩后太子清算,遂生毒计。】
【断言皇帝沉疴,乃巫蛊未绝之故。】
【武帝授其彻查之权,江充率胡巫掘地索偶,严刑逼供,构陷无辜。】
【他命人洒血污于地,诬指为施术现场。】
【动辄施以“铁钳烧灼”酷刑。】
【从长安三辅至各郡国,数万生灵在这场诬告狂潮中湮灭。】
【江充深知与太子势同水火,为绝后患,他精心策划了致命一击。】
【搜查直指太子宫禁。】
【搜查过程中,预先埋设的木偶与诅咒帛书被“起获”。】
【江充宣称:“太子宫木偶最多,更有大逆帛书,当奏陛下!”】
【太子惊惧,欲亲赴甘泉宫面圣辩诬。】
【然甘泉宫路远,江充逼迫日亟。】
【太子少傅石德惧祸,力劝太子效仿扶苏旧事,先发制人:】
【“奸臣猖獗至此,陛下安危难测!当收斩江充,穷治其奸!”】
【太子初尚犹豫:“子岂擅诛大臣?”】
【终在江充步步紧逼下,采纳石德之计,诛杀江充,发兵欲“清君侧”。】
【太子起兵,震动长安。】
【流言如野火燎原,皆称“太子造反”。】
【宦官苏文遁逃甘泉宫告变。】
【武帝初尚存疑虑:“太子特惧,又忿充等,故有此变。”】
【遂遣使召太子。】
【使者怯懦,未入长安即返,谎报太子反状。】
【武帝震怒,下令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