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能考武举的,基本只有这些大族子弟,要不然一般人可没钱吃肉练武。
对了,杨芳之前的恩师,广东悍将杨遇春,便是武举人出身。
杨芳的许多打仗习惯,实际就是杨遇春潜移默化给他带出来的。
杨芳敢几个骑兵,强冲上万贼军,杨遇春也敢,甚至还能只带少量骑兵,长途奔袭撵着几万贼军打。
可惜,这么厉害的大将,之前被和琳排挤调去了广东,错过了跟汉军在湖南的决战。
要不然,杨遇春高低得给聂宇和汉军上上强度,看看猛将杨芳到底是怎么来的。
却说当下的这些庐州营清兵,眼看知府大人有危险,连忙沿着城墙马道就要冲上来。
庐州营把总官欺身上前,拔出腰刀就要砍杀了李铭义这个叛乱逆贼。
一刀下去,砍空了。
李铭义只是灵巧的一个闪身,避开了砍刀,而后看准时机回手一剑,正中这把总咽喉。
“咳……咳……”
这把总捂着冒血的喉咙,想要开口说话,但身上的生机正在迅速消逝,血液渗入喉管,发出咳咳声。
噗通!
一具穿甲披挂的尸体倒在了马道上,后面跟上来的清兵全都看愣住了。
他们的把总大人,只是一个照面就被杀了,这让他们这些小兵顿时都有些不知所措。
不过很快,他们不用担心了,因为李铭义觉得手里的文士剑不好用,索性把那把总的好刀也拎了起来,而后朝着对面的清兵就抢了过去。
长期吃肉练武练出来的强健体魄,对上对面的这帮疏于操练,还时常吃不饱饭的绿营清兵,简直不要强太多。
被抢的清兵匆忙举刀抵挡,但刀直接被砍出了豁口(没有包钢的铁刀),手上也是被震的发疼,一不小心就脱手了。
战场上刀脱手了,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噗呲!”
另一只手的文士剑刺了过去,直接给那清兵捅了对穿。
这么两波下来,那些迎上来的清兵哪还敢再打,瞬间全都吓到仓皇逃窜。
刚刚冲的有多积极,现在跑的就有多快。
后方还在挥剑指挥的鲁铨,一看自己手下最后的这支清兵也崩了。
这货终于害怕了,守城也顾不上守,趁着李铭义等“叛军”被逃窜的庐州营清军堵住,扭头扔了手中剑就跑。
边逃跑还不忘边脱官服,跑的实在太急,连靴子都跑掉了一只。
知府大人跑路了,剩下的庐州众官吏也跟着四散而逃。
已经没人再管什么品秩尊卑,大难临头赶紧各自飞吧!
投降的话没人敢,大汉不喜贪官污吏,抓到了基本都要公审。
之前的舒城县令不投,就是他觉得自己贪的太过分,公审的话很有可能会被愤怒的舒城百姓给活撕了。
当然,他拒绝投降也还是没活下来,舒城县的大户和衙役文吏联手把他给宰了,作为献城的投名状。
庐江县令敢投,还是新来没几年,贪的不太明显,所以才赌一把立功免罪。
白楠确实没清算他,这倒不是白楠自作主张,而是聂宇这边对伪清官绅的政策已经有所松动。
真要是愿意投降立功的话,只要做的不是太过分,都可以从轻发落。
这也是为了降低伪清地方的抵抗,减少汉军的伤亡,也减少百姓人口的伤亡损失。
庐州府城墙的战斗结束很快,不仅是李铭义在内的几家大户乡勇纷纷站队倒戈,还有庐州知府鲁铨的逃跑,成为压垮庐州城防的最后一根稻草。
汉军推着壕桥、云车攻城的时候,城墙已经大半没人,要么就是正在倒(菜)戈(鸡)激(互)战(啄)。
汉军攻城打上来,正好奠定了胜局。
前后攻城大战,只过了半天时间,庐州府所有城门、城墙就被全部拿下。
城墙一下,庐州府城就是砧板上的鱼肉,完全占下至多就是费些时间。
庐州同知朱孝纯,听闻庐州城破的消息,什么也没说,准备好了绳子上吊自尽。
不自尽不行了,他年纪太大了,家眷妻儿都不在庐州府,再加上又是汉八旗,饶了谁都饶不了他。
只能一死,好让万岁爷给他的家眷妻儿,留一份恩荫。
呵呵。
想的倒是挺美的,真以为死了就没事了?
不说他的尸首都得悬挂起来示众,就凭这货是汉八旗,他的家眷妻儿可是都在江苏,还是在镇江府,正好就是聂宇亲征要打的地方。
聂宇已经很仁慈,虽然还是见到八旗就杀,但八旗的女人、孩子倒是可以留下。
这可都是人口,杀了还是太可惜了,留下来婚配给百姓,孩子送到济养院养成汉人多好。
翌日,庐州府城已经被全部占下。
府衙、县衙及府库等都保存完好,城中街道上还残留有没洗干净的血迹,都是昨日趁乱奸淫掳掠的混混地痞留下。
白楠坐镇庐州府衙,这里暂时作为他的临时指挥部,指挥另外三路汉军的作战,同时商定下一步的战略计划。
实际也没什么好商定的,庐州府都打完了,接下来继续往淮河推进猛攻就是了。
当天,白楠再度分兵,庐州府城只留了一千兵,剩下的三千军队、两千民夫全都分散出去,沿着东南方向继续去打巢县(巢湖)、含山、和州、无为州,跟滁州连成一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