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一天破庐州
两天以后,汉军主力进抵庐州府城。
庐州知府鲁铨得到消息,匆忙带着庐州府众官吏来到城墙查看敌情。
就见城外的汉军,汉字旌旗招展,好不威风。
汉军兵力倒是没有十万大军那么恐怖,经过分兵以后的汉军主力,只剩下了六千大军。
其中,正兵四千人,民夫两千人。
就这还是白楠觉得庐州府战略地位重要,关乎到了淮河防线的中心,所以为防万一才留下了这么多部队。
鲁铨强压下心中恐惧,故作云淡风轻说道:“汉贼当真可笑至极,只有区区数千人的大军,就敢嚣张妄称有十万大军。汉贼如此心虚,我等只需坚守府城,等待援军到来,届时汉贼大军,必然不战自退!”
“对对,大人所言极是!”
身边一众庐州府官吏,闻言纷纷拱手恭维道。
呵,说汉军心虚,这货也是真能自己骗自己。
明明城外只有“区区”数千汉军,却偏偏不敢出城迎战,反而龟缩府城死守,甚至守军士卒都不敢对汉军上来的骑兵放箭。
这特么到底谁才心虚?
不等鲁铨继续开口鼓舞军心士气,同时也是自我安慰,城外的汉军就已经先动手攻城了。
白楠率军来到庐州城,他连扎营都没扎,显然是准备要速战速决,不浪费一点时间。
粮草辎重问题,破了城以后都能解决。
“轰轰轰!”
没有任何前戏,上来就是直接开炮狂轰庐州城墙。
庐州府城作为纯内陆城池,又不是建在大江大河边上,只是战略地位在特定情况下比较重要,曾经三国时期的魏吴两国反复拉锯争夺过。
所以,庐州府城墙并没有足够的城防大炮,红衣大炮都是奢望,那种简单守城的中型火炮,也只有寥寥几门。
而且都快上百年没用过庐州府城墙上的守军,除了驻扎在此的庐州营绿营军三百来人,再算上府衙、县衙的几班衙役们,剩下的全是大户豪族们出的家丁乡勇。
因为时间太紧凑,这些家丁乡勇凑得都不是很多,只有不过数千人,满打满算跟城外围城的汉军兵力半斤对八两。
而且,汉军战力的明显更强大,作战经验也更丰富,清军这边不能说战力奇差,只能说一言难尽!
几千守军里面,只有三百多绿营兵有点军事常识,那些大户乡勇们全是上岗一天的新兵蛋子。
汉军大炮轰上来,鲁铨身边的亲兵反应迅速将其扑倒,头都一不小心磕在地上,流出汩汩鲜血。
等鲁铨好不容易挣扎起身,顾不得责怪亲兵不小心,连忙趴上城墙去看汉军动向。
白楠放下望远镜,抬手一挥:“攻城!”
“嘟嘟嘟嘟呜呜呜呜~~~~”
汉军这边军号吹响,上千民夫扛着沙包就冲上去填埋护城河。
又有早就打造好,之前在舒城县没用上的壕桥推了出来。这玩意推到护城河上就可以直接代替护城桥,还有层层厚木板结构保护士卒不会被守城一方的流矢射到。
清军守军吓坏了,到处都是手忙脚乱,就连开炮反击都没人知道去,城墙防御的指挥系统完全就是一团乱麻。
“轰轰轰!”
第二轮大炮轰下来,城墙的守军终于顶不住。
汉军炮弹两轮下来,实际就中了三发,还有一发只是命中了城楼,并未命中城墙任一段,但依旧还是击溃了庐州守军的心理防线。
这些守军的主力,那可都是大户们的家丁乡勇,他们是被官府摊派着过来帮忙守城,钱粮都要自己来掏。
出工不出力才是正常的,谁拼命谁傻逼!
现在,汉军一上来就用大炮开轰,两轮炮轰下来,人都给他们轰懵了,而自己这边的大炮,连响都没响一下。
这还打个什么?
“汉贼杀过来了,快逃!”
“快跑啊!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几声呼喊下来,刚刚还缩在女墙下的守军乡勇,纷纷起身就要逃跑。
鲁铨一脸惊惶,才意识到怎么回事,连忙大喊道:“都不许逃,给我回来杀贼!杀贼!”
“谁敢逃跑,全家连坐!”
声嘶力竭的喊骂下,还真有点效果。
离得比较近的一家大户乡勇,带队的李铭义听到喊骂顿时眼前一亮,拔剑喊道:“儿郎们,庐州知府就在前头,快随本少爷我一起抓了这狗官,立下大功了!”说完又补一句:“凡跟随少爷我立功的,全部发还卖身契,还有赏银拿!”
后一句才是重点,听到说有银子拿,还能发还卖身契,这些李家家奴出身的乡勇立马振奋起来。
“杀啊!活捉狗官!”
一大波李家乡勇喊杀着,跟随自家少爷冲向鲁铨所在城墙处。
鲁铨身边并没有没有亲军,那三百多庐州营的清兵,几乎都被他直接控制安插在附近城墙。
这也是为啥汉军才两轮大炮打下来,清军就能崩的这么快的原因。
懂打仗的正规军都被鲁铨怕死的带在身边,那剩下不就都是啥也不会的新兵蛋子了。
怎么守城全靠自己想办法,能把各自防守的城墙搞明白,都算这些大户乡勇战场经验丰富了。
三百庐州营清军,见到杀过来的李家乡勇,居然还很尽职的跑过来拦阻。
李铭义带头冲前,这货虽是城中大户李家的长子,但从小不喜读书,反而喜好舞枪弄棒,志向也是未来去考朝廷的武举,搏一个生死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