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红楼兵圣 > 第287章 推广

第287章 推广

第287章 推广

河套地区是广泛的概念,称之为河套平原,属于阴山山脉与鄂尔多斯高原间的断陷冲积湖积平原。

平原被山脉和沙漠分为了三块。

以中原的视角,取名为前套平原、后套平原、西套平原。

前套平原位于大同口外。

后套平原位于陕北关外。

西套平原位于甘肃地区。

前套平原面积是大同的三倍有余。

大同属于山区。

所以大同山区一直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必争之地。

谁控制了大同,谁就掌握了主动。

自己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来扭转了局面。

原本已经陷入被动,屡次遭受胡人入侵的大同,如今彻底稳固,并且开始深入河套,在河套地区站稳脚跟。

只不过打仗获得胜利是关键。

后期的治理与发展也要跟得上。

不然犹如前明的交趾,费尽千辛万苦收复,因为后期的治理和发展没有跟上,导致前功尽弃,费不可计数的代价打了水漂。

王信不相信官员。

历史已经证明了古代封建官员的反动性。

不相信历史的人,终归会被历史教训。

王信是个很吸取教训的人。

所以改用商人。

历史又证明了。

商贸推动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带来工业革命。

大周要煤矿有煤矿,要人口有人口,要市场有市场,有技术有技术,得天独厚的条件,还有廉价到令人发指,效率不输于早期铁道的运河运输

之所以没有发生工业革命,进入工业社会。

因为官员对社会的禁锢。

打压商人,以权谋私,这是官员必然的终点。

最终导致市场不能健康发展,从而需求受限,只在远离京城的江南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很快又被庞大的官绅阶级扑灭。

在官绅们的观念里,是地主养活了百姓,而不是百姓养活了地主。

简而言之。

百姓能活着,全靠官员们的德政。

所以宋明这两个上亿人口的国家,最后都被几十万人口的部落给灭掉。

“你们都说我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其实我并没有。”

大板升地区的战争已经到了尾声。

王信带着自己的亲卫回到云川城,已经着手大板升的建设准备,亲自邀请了一些商人。

云川城已经彻底建成。

名字取得再好,也不过是一座土城,但并不妨碍云川城的繁华。

不可计数的商品。

大到帐篷、推车、小到针线、头绳。

陶瓷、陶罐、铜镜、皂角、毛笔、布、丝绸、麻布、梳子、茶叶.

云川城一座座的仓库里,堆满了各类的货物。

前来的商人都得承认一个事实,云川城的繁华,是眼前人一手促成的,没有此人,就不会有云川城,也不会有今日的繁华。

王信并没有得意,而是一脸认真。

古人许多观点是错误的。

“很多人下意识的认为,做生意就会有输赢,谁挣钱多了,那么必然有人亏钱,所以鄙视商人,越是生意做大的商人,越是遭受鄙视。”

众人愣住了。

有些人虽然不认可这个观点,可这个观点的确是主流,哪怕心里不认同,也只能默默忍受,甚至受到影响,陷入自我怀疑。

王信不管有几个商人能接受自己的理念,首先是把自己的观点说出去。

在自己打造的模式下,让更多人的接受,并且从心底里有新的认知,这样的话,大同模式才能真正在关外生根发芽。

氛围变得严肃,王信嘴角笑了笑,缓和下气氛。

一名商人见状,趁机问道:“将军的本事,在下极为认可,并不是不相信将军,只是将军刚才所言可是真的?”

王信点了点头。

“生意分很多种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有的生意越做越凋零,有的生意越做越兴盛,前者就是不良的循环,既然是不良的,必然最后走向凋零,而越做越兴盛,必然是良性的循环。”

众人一头雾水。

大多数没有听懂。

王信知道大家很难想通,不过他做足了准备,现在有的是时间。

打天下要快。

治天下要细。

“人吃的饭是固定的,就算他有多大的权力,多大的财富,他的肚子也只有这么大,吃不了更多的食物。”

王信画了画自己的肚子。

商人们忍不住露出笑容,气氛变得越发融洽。

“那么财富是什么呢?”

“劳动价值。”

“比如一万亩土地,五百个人去种,这五百个人的劳动价值,可以让四千人吃饱。如果是一千个人去种,那么同样的劳动价值,用了更多的劳动力,每个人的劳动价值就变少了。”

“所以我们要让每个人的劳动价值提高。”

“怎么提高呢?”

“内地二十亩可以养活一户人,草原不行,需要上千亩甚至更多的牧地,才能养活一户牧民,这就是为什么要控制牧民的原因。”

周世明恍然大悟。

难怪当初王信坚持。

有人提出自己的反对,也是知道王信的性格,“可养活更多的人不好吗?”

他明白王信的意思。

但是他认为四千亩的牧地让一户人家过得富足,但是灾民多,可以让四千亩的目的分给三户牧民,这样就养活了更多的人口。

王信摇了摇头。

“你这是错误的想法。”

不等别人疑问,王信耐心解释。

“四千亩的牧地分给了一户牧民,他养活牛羊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生活,维持了生活之外,又有了其余的需求,如好看的衣服,更清晰的镜子等等。”

“那么他需要把多余的牛羊,每年自己的劳动价值拿出去交换。”

“这就是市场需求。”

“有了市场需求,那么就会促进更多的人去生产。”

“如果三户人家,每人分一千亩的牧地,那么这三户人家都没有剩余的劳动价值拿出去交换,过得贫穷且麻木,没有任何的需求,也满足不了任何的需求,只能活着而已。”

“但是一户人家分了四千亩的牧地,他们有了剩余的劳动价值,那么就会拿出去交换,这个时候,另外的两户人家就能去制作铜镜、陶器等等商品,这也是他们的劳动剩余价值。”

“如此一来,同样的粮食数量,因为三户人家的分工不同,每户人家都有自己的劳动价值,可以互相交换贸易,那么财富也就越来越多了。”

“需求是无限的,财富也就是无限的,除非全天下的煤铁等矿产都挖完了。”

王信缓缓的说道。

许多商人沉思,有些人欲言又止。

王信再次举例。

“江南有了很多白话小说的出版,在民间广受欢迎,请问以前没有白话小说,为何就有了呢?”

“因为需求?”

“需求是一方面,江南因为水道密集,运输成本低,贸易发达,社会分工更多,带来了更多的剩余劳动价值,光有了剩余的劳动价值不行,这个时候就需要商业来刺激需求。”

“商业贸易刺激了市场需求,于是人们才会拿出自己的剩余劳动价值来进行交换,这种是良性的循环。”

“既然如此,请问将军,恶性的循环是什么呢?”

有商人感兴趣的问道。

“朝廷的派饷。”

王信毫不犹豫道。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也有很多人兴奋了起来。

好嘛。

上千年来都是朝廷按着商人折辱,如今竟有人折辱起朝廷来了。

“将军所言有所欠缺吧。”

周世明皱眉道。

王信理解。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当你将一切做到极致 大明:实习也算工龄 天元玄仙 开箱吧,导演! 继承人小姐对我不太友善 华娱之软饭王 第一次世界妖法大战 从生死簿开始修仙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